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22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包括支架座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架座上,并对支架座进行支撑;支架座包括支撑架和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第一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加强支撑杆和第一固定件,能够使得第一加强支撑杆分别与底板和第一支撑板连接,使得支撑架和第一加强支撑杆对第一支撑板进行支撑,且通过设置的加强支撑件和第二固定件,能够将加强支撑件和底板连接,加强支撑件能够将第一加强支撑杆上的应力传递到底板上,从而对第一支撑板进行保护,避免装置被损坏之后对附近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延长了支架结构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支架结构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支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支架
,特别涉及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采煤向来是一项最艰苦的工作,当前正在花较大的力量来改善工作条件。由于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不同,一般相应的采用矿井开采(埋藏较深)和露天开采(埋藏较浅)两种方式,与露天开采相比,矿井开采技术的难度要高得多,但由于大多数煤矿都埋藏在地下,因此必须采用矿井开采方式。
[0003]支架结构是煤矿开采设备中的重要之一,也是保证矿工的安全必要设备之一,目前煤矿在井下作业时,经常会在各个巷道交界处放置支架结构,是是用来控制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结构物。
[0004]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的支架结构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支架结构在使用时,采面矿压以外载的形式作用在支架结构上,支架结构上的支撑板通常由支架座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即支撑板通常只能将部分承重力通过支架座传递到地面上,支撑板自身承受大部分的承重力,使得支撑板受到过大的应力时容易被损坏,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容易对附近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6]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支架结构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支架结构在使用时,采面矿压以外载的形式作用在支架结构上,支架结构上的支撑板通常由支架座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即支撑板通常只能将部分承重力通过支架座传递到地面上,支撑板自身承受大部分的承重力,使得支撑板受到过大的应力时容易被损坏,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容易对附近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架座和支撑机构,可以将支撑板受到的应力通过支撑机构和支架座传递到地面上,从而支撑板上的应力,延长了支架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人们的经济损失。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包括支架座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座上,并对所述支架座进行支撑,提高支架座的承重力;其中,所述支架座包括支撑架和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到90度时,能够对上面的结构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面的第一固定件和若干组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加强支撑杆,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对第一支撑板进
行支撑,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上套设有加强支撑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支撑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件,将所述加强支撑件安装到第二固定件上,能够将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受到承重力传递到加强支撑件,通过第二固定件传递到支架座,使得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对所述第一支撑板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第一加强支撑杆的承重力,且将所述第一支撑板受到的承重力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和所述加强支撑件传递到地面上,从而提高支架座的承重力。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和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转动杆,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应的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凹槽中,在不使用所述支架座时,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架上转动,方便对其进行收纳,且将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对所述第一支撑板进行支撑时,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转动杆受到应力减小。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若干组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和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到所述第一固定槽中,将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横截面均呈圆形。
[0012]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撑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若干组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圆环结构,若干组所述第二连接件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能够对称将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受到的应力传递到所述底板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底板的上端面,两组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槽,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到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直接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中,且所述第二连接件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0014]优选的,所述支架座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能够对所述支架座支撑的面积进行调节增加。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若干组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板和若干组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面的加固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组与所述加固块相匹配的连接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加固块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下两端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下两端面平齐,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配合,能够对所述支架座上的结构进行支撑。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相同结构的第二加强支撑杆和若干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面的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二加强支撑杆上同样安装有加强支撑件,所述第二加强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呈“工”字型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二加强支撑杆的底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三固定槽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到所述第一固定槽中,通过所述第二加强支撑杆对所述第二支撑板进行支撑。
[001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若干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面的加强限位件和若干组与所述加强限位件匹配的加强限位块,所述加强限位件呈“T”字型结构,若干组所述加强限位件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和若干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所
述加强限位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加强限位件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加强限位件插入所述限位槽中,使得所述加强限位件和所述加强限位块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支架座的上端面可拆卸安装有加强支撑板,所述加强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有若干组插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和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与插块贴合的插槽,所述插块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加强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能够使得所述加强支撑板和提高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支架座和支撑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一加强支撑杆和第一固定件,能够使得第一加强支撑杆分别与底板和第一支撑板连接,从而使得支撑架和若干组第一加强支撑杆对第一支撑板进行支撑,并将第一支撑板受到的应力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座(1);支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座(1)上,并对所述支架座(1)进行支撑;其中,所述支架座(1)包括支撑架(2)和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上的第一支撑板(3);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和所述第一支撑板(3)下端面的第一固定件(4)和若干组分别与第一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加强支撑杆(5),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5)上套设有加强支撑件(6),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支撑件(6)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件(7),使得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5)对所述第一支撑板(3)进行支撑,且将所述第一支撑板(3)受到的承重力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5)和所述加强支撑件(6)传递到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底板(8)和垂直安装在底板(8)上的支撑座(9),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安装有转动杆(10),所述支撑座(9)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相对应的凹槽,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3)通过所述转动杆(10)转动安装在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若干组所述第一固定件(4)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下端面和所述底板(8)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固定件(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件(4)的横截面均呈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件(6)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加强支撑杆(5)上的第一连接件(12) 和若干组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上的第二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呈圆环结构,若干组所述第二连接件(13)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承重力强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7)设置在底板(8)的上端面,两组所述第二固定件(7)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肖浪李聪茹悦宋研伟高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旬邑青岗坪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