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15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4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框架柱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在混凝土框架柱的顶部设置柱帽,并将叠合梁直接搁置在柱帽上,免去了叠合梁支撑架;柱帽在施工阶段能够为梁端节点竖缝抗剪提供安全储备,在使用阶段能够与叠合梁端整浇形成扩大节点,增强节点的抗震性能;将叠合梁端部伸出的钢绞线直接弯折锚固于连接节点内,在施工阶段,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直接搁置在柱帽上形成简支模型,充分利用梁底高强钢绞线承担施工阶段自重产生的弯矩,减少支座负筋;钢绞线能够轻松避让节点钢筋,施工方便,在保证节点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建造难度,减少造价。减少造价。减少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核心是预制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柱的节点连接构造形式,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该类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等。目前常见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技术主要是在叠合梁的端部设置键槽或U型凹槽,梁底配有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节点核心区内设置U型筋与梁端钢筋连接,并在节点区的后浇段采用混凝土现浇结构将叠合梁、柱形成一个整体;或者就是在梁底采用高强钢筋直接伸入节点核心区内,并在节点核心区内放置竖向钢筋,然后节点整体现浇。但在上述节点连接构造中,叠合梁均需要单独搭设支撑架,造价较大,且节点钢筋碰撞难以避让、支模复杂、施工操作不便、节点延性性能有所欠缺。
[0003]因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叠合梁需要单独搭设支撑架,且节点钢筋碰撞难以避让、支模复杂、施工操作不便、节点延性性能有所欠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包括:
[0006]混凝土框架柱,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扩大的柱帽,以及
[0007]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所述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端部搁置在所述柱帽上,并且两者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连接节点;
[0008]其中,所述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端部设有由其内部伸出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伸入所述连接节点并向上弯折锚固于连接节点内。
[0009]可选地,所述钢绞线伸入所述连接节点的核心区并至少超过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中心线。
[0010]可选地,所述钢绞线的折弯段与所述混凝土框架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mm,所述钢绞线的折弯段的弯折高度不小于300mm。
[0011]可选地,所述钢绞线设置有多层,且部分钢绞线上套设有PVC套管。
[0012]可选地,在小震条件下,所述钢绞线的强度按照360N/m2进行设计;在大震条件下,所述钢绞线的自身强度为1570N/m2。
[0013]可选地,所述柱帽与所述混凝土框架柱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柱帽内埋设有加强筋。
[0014]可选地,所述柱帽的外缘相对于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柱体外扩200

300mm。
[0015]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在混凝土框架柱的顶部设置向外延伸扩大的柱帽,在施工阶段可以将叠合梁直接搁置在柱帽上,免去了叠合梁支撑架;且柱帽在施工阶段能够为梁端节点竖缝抗剪提供安全储备,在使用阶段能够与叠合梁端整浇形成扩大节点,增强节点的抗震性能。
[0017]2、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将叠合梁端部伸出的钢绞线代替普通钢筋直接弯折锚固于连接节点内;在施工阶段,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直接搁置在柱帽上形成简支模型,充分利用梁底高强钢绞线承担施工阶段自重产生的弯矩,减少支座负筋;且钢绞线能够轻松避让节点钢筋,施工方便,在保证节点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建造难度,减少造价。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浇筑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数字表示:
[0024]1、混凝土框架柱;2、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3、柱帽;4、钢绞线;5、柱主筋;6、PVC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6]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框架柱1以及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2。其中,混凝土框架柱1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扩大的柱帽3,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2的端部搁置在柱帽3上。如图4所示,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2和柱帽3之间能够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连接节点,具体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2上部的叠合层与楼板以及连接节点一起浇筑,以增强整体性。
[0027]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2的端部设有由其内部伸出的钢绞线4,本实施例中,钢绞线4直接伸入连接节点并向上弯折锚固于连接节点内。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2采用二阶段受力模式,在施工阶段,直接搁置在柱帽3上形成简支模型,充分利用梁底高强钢绞线4承担施工阶段自重产生的弯矩,减少支座负筋。搁置时,钢绞线4能够进行适当地弯曲,从而对混凝土框架柱1的柱主筋5以及其它相干涉的钢绞线4进行避让,施工方便,在保证节点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建造难度,减少造价。
[0028]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锚固效果,钢绞线4需要伸入连接节点的核心区并至少超过混
凝土框架柱1的中心线。钢绞线4的折弯段与混凝土框架柱1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最好不小于100mm(即图1、图2中的L1大于等于100mm),钢绞线4的折弯段的弯折高度则最好不小于300mm(即图1中的H大于等于300mm)。
[0029]作为参考,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钢绞线4设置有多层,并且在部分钢绞线4上套设有PVC套管6,PVC套管6的具体数量和长度根据设计情况确定,以形成自由收缩段,该部分钢绞线4在自由收缩段区域内无预应力,能够避免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2的端部因钢绞线4放张导致的混凝土压应力过分集中而出现裂缝。
[0030]另外,在小震条件下,钢绞线的强度可以按照360N/m2进行设计计算,以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在大震条件下,则按照钢绞线的自身强度为1570N/m2进行换算,远大于360N/m2。其中,参考相关规范的具体定义,小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多遇地震;大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

3%的地震烈度,又称罕遇地震。本实施例中的钢绞线可作为裂缝开展后的塑性耗能机构,有利于塑性铰的形成,因此无需附加普通钢筋。
[0031]进一步的,柱帽3与混凝土框架柱1一体浇筑成型,柱帽3内埋设有加强筋。柱帽3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框架柱,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扩大的柱帽,以及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所述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端部搁置在所述柱帽上,并且两者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连接节点;其中,所述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端部设有由其内部伸出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伸入所述连接节点并向上弯折锚固于连接节点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伸入所述连接节点的核心区并至少超过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中心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的折弯段与所述混凝土框架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mm,所述钢绞线的折弯段的弯折高度不小于3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千军苏杨周娜娜吴平詹斌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