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04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包括底脚,底脚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体,第一柱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柱体,第二柱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平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中部外侧均设置有连接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连接杆上的标线,可以使在浇筑扎钢筋的过程中进行参考定位,使钢筋分布更加均匀,另外可以限定边界,防止浇筑之后有钢筋裸露的现象发生,从避免浇筑之后的柱体出现强度不均匀的现象。之后的柱体出现强度不均匀的现象。之后的柱体出现强度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


[0001]本技术属于预制柱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即高层钢架结构,是以梁和柱组成的多层多跨刚架,用来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这种结构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既有作为悬臂梁的整体侧向位移,又有层间剪力引起的局部侧向位移,所以变形较大,所以对梁柱的要求较高,现有常见的钢结构支撑柱,一般是内部工字钢外部浇筑混凝土,也有其他的内部钢结构模型,一般通过工厂加工预制钢结构模型,到施工现场后现场浇筑成型。
[0003]现有的钢结构预用柱在施工现场浇筑前,还需要在外部扎上钢筋,但是由于人工扎制,钢筋在扎制的过程中会有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从而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局部强度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解决钢筋在扎制的过程中会有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从而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局部强度变低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包括底脚,所述底脚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上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脚(1),所述底脚(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体(3),所述第一柱体(3)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柱体(9),所述第二柱体(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平台(10),所述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9)的中部外侧均设置有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的外侧等距环绕式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制块(6),所述连接杆(5)的侧面等距设置有标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3)的内侧壁上侧等距环绕式固定连接有插接块(13),所述第二柱体(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接体(11),所述插接体(11)的外侧等距环绕状开设有插接槽(12),所述插接槽(12)与插接块(13)一一对应,所述插接体(11)通过插接槽(12)与插接块(13)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预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3)的上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耀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安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