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连接结构、电驱动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93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塑封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连接结构、电驱动总成及车辆,塑封功率模块包括基板和塑封在所述基板外的塑封外壳;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三个功率接口区,所述塑封外壳上设有至少三个接口槽,每个所述接口槽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功率接口区上方,所述功率接口区在所述接口槽中露出。本申请通过在塑封外壳上开设接口槽,使基板上的功率接口区裸露在接口槽中,连接铜排可以直接焊接在基板上的功率接口区,减少了铜引线的设置,降低了功率回路中的寄生电感,同时也减少了塑封功率模块的占用空间,利于电控系统的结构优化。利于电控系统的结构优化。利于电控系统的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封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连接结构、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功率模块
,尤其涉及一种塑封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连接结构、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的电驱动总成中,为将蓄电池所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驱动电机供电的交流电,通过设置功率模块以实现直流到交流的转换,其设有三类功率接口,包括直流正极接口DC+、直流负极接口DC

和交流接口AC。现有的功率模块,如半桥塑封功率,其采用铜引线框架作为功率接口,这样导致DC+到DC

功率回路的寄生电感大,并且功率接口采用平铺式布置,占用空间较多,限制了电控系统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功率接口采用铜引线框架平铺式布置导致功率回路寄生电感大和占用空间多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寄生电感,同时减少空间占用的塑封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连接结构、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塑封功率模块,包括基板和塑封在所述基板外的塑封外壳;
[0005]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三个功率接口区,所述塑封外壳上设有至少三个接口槽,每个所述接口槽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功率接口区上方,所述功率接口区在所述接口槽中露出。
[0006]进一步地,所有所述接口槽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侧表面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接口槽的边缘设有从所述基板的表面朝向所述塑封外壳的表面延伸的弧形过渡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接口槽设置为圆角方形槽口,包括四条直线边和两条弧形边,相邻的两条所述直角边通过一条所述弧形边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接口区至少包括一个直流正极接口区、一个直流负极接口区和一个交流接口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接口区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直线设置的直流正极接口区、至少两个沿第二直线设置的直流负极接口区和至少两个沿第三直线设置的交流接口区,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相互平行,并沿所述塑封外壳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设置。
[0011]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功率模块连接结构,包括如前所述的塑封功率模块和至少三个连接铜排,每个所述连接铜排与其中一个所述功率接口区连接;
[0012]所述连接铜排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接口槽中焊接在所述功率接口区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铜排还包括铜排主体,所述连接部从所述铜排主体上延伸出,
所述铜排主体平行于所述塑封功率模块;
[0014]至少两个所述连接铜排层叠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铜排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接口区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直线设置的直流正极接口区、至少两个沿第二直线设置的直流负极接口区和至少两个沿第三直线设置的交流接口区,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相互平行;
[0016]所述连接铜排包括第一连接铜排、第二连接铜排和第三连接铜排,每个所述连接铜排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连接部;
[0017]所述第一连接铜排的每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直流正极接口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铜排的每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直流负极接口区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铜排的每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一个所述交流接口区连接。
[0018]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包括蓄电池、驱动电机和三个如前所述的功率模块连接结构;
[0019]所述驱动电机的三相电源分别通过三个所述功率模块连接结构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0020]每个所述功率模块连接结构中,所述塑封功率模块至少包括一个直流正极接口区、一个直流负极接口区和一个交流接口区,所述连接铜排包括第一连接铜排、第二连接铜排和第三连接铜排;
[0021]所述直流正极接口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铜排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直流负极接口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铜排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交流接口区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铜排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相电源电连接。
[002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电驱动总成。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申请通过在塑封外壳上开设接口槽,使基板上的功率接口区裸露在接口槽中,连接铜排可以直接焊接在基板上的功率接口区,减少了铜引线的设置,降低了功率回路中的寄生电感,同时也减少了塑封功率模块的占用空间,利于电控系统的结构优化。
附图说明
[0025]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26]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塑封功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塑封功率模块的其中一个功率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功率模块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对照表:
[0030]塑封功率模块100:
[0031]基板1:功率接口区01、直流正极接口区01a、两个直流负极接口区01b、三个交流接口区01c;
[0032]塑封外壳2:接口槽02、弧形过渡面21、直线边22、弧形边23;
[0033]第一连接铜排200a、第二连接铜排200b和第三连接铜排200c
[0034]连接部3、铜排主体4、绝缘层5、弧形过渡段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7]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9]塑封功率模块:
[004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塑封功率模块,如图1、2所示,包括基板1和塑封在基板1外的塑封外壳2;
[0041]基板1上设有至少三个功率接口区01,塑封外壳2上设有至少三个接口槽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封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塑封在所述基板外的塑封外壳;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三个功率接口区,所述塑封外壳上设有至少三个接口槽,每个所述接口槽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功率接口区上方,所述功率接口区在所述接口槽中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接口槽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槽的边缘设有从所述基板的表面朝向所述塑封外壳的表面延伸的弧形过渡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槽设置为圆角方形槽口,包括四条直线边和两条弧形边,相邻的两条所述直线边通过一条所述弧形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塑封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接口区至少包括一个直流正极接口区、一个直流负极接口区和一个交流接口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封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接口区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直线设置的直流正极接口区、至少两个沿第二直线设置的直流负极接口区和至少两个沿第三直线设置的交流接口区,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相互平行,并沿所述塑封外壳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设置。7.一种功率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塑封功率模块和至少三个连接铜排,每个所述连接铜排与其中一个所述功率接口区连接;所述连接铜排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接口槽中焊接在所述功率接口区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鑫宇靳满智袁宝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