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82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包括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MOSFET管Q1A、MOSFET管Q1B、MOSFET管Q1C、第一滤波电路以及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设置于MOSFET管Q1A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之间,MOSFET管Q1A的源极与MOSFET管Q1B的漏极连接,并形成一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B的源极与MOSFET管Q1C的源极连接,MOSFET管Q1C的漏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为第一供电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的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C的漏极为第二供电端。两个滤波电路经过滤波处理后,对串联电流影响较小,同时对电池产生的纹波较小。同时对电池产生的纹波较小。同时对电池产生的纹波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多个电池串联进行恒流充电时,当某个或几个达到设定工步电压值时需转恒压充电,未到达设定工步电压值的电池仍需进行恒流充电,否则会影响其他的电池的化成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串联电路保证电池电流一致性的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MOSFET管Q1A、MOSFET管Q1B、MOSFET管Q1C、第一滤波电路以及第二滤波电路;
[0005]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设置于MOSFET管Q1A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之间,MOSFET管Q1A的源极与MOSFET管Q1B的漏极连接,并形成一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B的源极与MOSFET管Q1C的源极连接,MOSFET管Q1C的漏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0006]所述的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为第一供电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的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C的漏极为第二供电端。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吸收电路,两个吸收电路分别与第一MOSFET管Q1A和第二MOSFET管Q1B相并联,用于减小MOSFET管关断时的电压尖峰,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1,电阻R3和电阻R4相并联后连接MOSFET管的源极和电容C1,电容C1一端与并联后的电阻R3和电阻R4连接,另一端连接于MOSFET管的漏极。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1A和电容C1A,电感线圈L1A的一端连接至公共端,另一端即为第一供电端;所述电容C1A的正极与第一供电端连接,负极与MOSFET管Q1B的源极连接。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1B和电容C1B,电感线圈L1B连接在电池正极与MOSFET管Q1A的漏极之间;电容C1B的正极与MOSFET管Q1A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MOSFET管Q1C的源极连接。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其中电池模组的第二供电端与相邻的电池模组的第一供电端相连接,形成多个电池模组相串联的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对于串联电路中流经电池的电流一致性较好,两个滤波电路经过滤波处理后,对串联电流影响较小,同时对电池产生的纹波较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6]参照图1,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包括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MOSFET管Q1A、MOSFET管Q1B、MOSFET管Q1C、第一滤波电路1以及第二滤波电路2;
[0017]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1设置于MOSFET管Q1A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之间,MOSFET管Q1A的源极与MOSFET管Q1B的漏极连接,并形成一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B的源极与MOSFET管Q1C的源极连接,MOSFET管Q1C的漏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0018]所述的第二滤波电路2的一端为第一供电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的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C的漏极为第二供电端。
[0019]本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包括三个电池模组,分别为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和第三电池模组,第一电池模组的第二供电端与第第二电池模组的第一供电端相连接,第二电池模组的第二供电端与第三电池模组的第一供电端相连接,最后,第一电池模组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三电池模组的第二供电端,即分别为正极供电端口和负极供电端口,通过串联双向充放恒流源对三个电池模组进行供电。
[0020]所述所述第二滤波电路2包括电感线圈L1A和电容C1A,电感线圈L1A的一端连接至公共端,另一端即为第一供电端;所述电容C1A的正极与第一供电端连接,负极与MOSFET管Q1B的源极连接,可减小半桥开关时的电压变化对串联回路电流的影响,这样在恒压过程期间,会在电容C16、C17、C18、C19上产生一个恒定的电压,从而保持串联电流不变,因而不会影响其他的电池的化成工艺,所述第一滤波电路1包括电感线圈L1B和电容C1B,电感线圈L1B连接在电池正极与MOSFET管Q1A的漏极之间;电容C1B的正极与MOSFET管Q1A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MOSFET管Q1C的源极连接,吸收电池的纹波电流。技术方案中所提及的电容均为电解电容。
[0021]第一MOSFET管Q1A及第二MOSFET管Q1B组成半桥电路,不能同时导通,第一MOSFET管Q1A导通时,给电池充放电,第二MOSFET管Q1B导通时,旁路充放电电流,通过对第一MOSFET管Q1A和第二MOSFET管Q1B的PWM占空比控制,可以控制充放电电流的时间,可以得到电池周期平均值的稳定电压。两个滤波电路的连接,减小半桥开关时的电压变化对串联回路电流的影响,这样在恒压过程期间产生一个恒定的电压,从而保持串联电流不变,因而不
会影响其他的电池的化成工艺,同时可以吸收电池的纹波电流。
[0022]参照图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图,所述的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吸收电路,第一吸收电路3和第二吸收电路4,两个吸收电路分别与第一MOSFET管Q1A和第二MOSFET管Q1B相并联,用于减小MOSFET管关断时的电压尖峰,所述第一吸收3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1,电阻R3和电阻R4相并联后连接MOSFET管的源极和电容C1,电容C1一端与并联后的电阻R3和电阻R4连接,另一端连接于MOSFET管的漏极,第二吸收电路4与其他MOSFET管的连接方式和第一吸收电路3一致。两个吸收电路可减小MOSFET管关断时的电压尖峰。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MOSFET管Q1A、MOSFET管Q1B、MOSFET管Q1C、第一滤波电路以及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设置于MOSFET管Q1A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之间,MOSFET管Q1A的源极与MOSFET管Q1B的漏极连接,并形成一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B的源极与MOSFET管Q1C的源极连接,MOSFET管Q1C的漏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为第一供电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的公共端,所述MOSFET管Q1C的漏极为第二供电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吸收电路,两个吸收电路分别与第一MOSFET管Q1A和第二MOSFET管Q1B相并联,用于减小MOSFET管关断时的电压尖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联化成分容恒压电流纹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关村嘉拓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