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装置、照明组件及内窥镜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70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装置,通过使照明光束的至少部分光线的传输方向发生改变,使照明光束的至少部分光线在出射端重新分布,以在照明光束的入射光斑小于导光装置的入射端的端面时,照明光束的出射光斑的形态与导光装置的出射端的形态相对应,能够免除照明光束的入射光斑的形态的影响,始终出射与出射端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的出射光斑。进而,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光装置用于传输多色照明光束时,即便入射到导光装置的入射端的各色光斑不完全重叠,亦可输出混色均匀的照明光斑,从而可以纠正偏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照明组件和一种内窥镜系统。件和一种内窥镜系统。件和一种内窥镜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装置、照明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装置、一种照明组件以及一种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检查设备,内窥镜可以经孔道或者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腔体内,可直接窥视体内相关部位的情况,医生借助内窥镜可以观察腔体内病变情况以及进行疾病诊断。
[0003]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内窥镜系统至少包括光源10和镜体。其中,光源10可以为多波长光源,用于输出多色照明光,以满足各种成像模式的照明要求。镜体用于执行内窥镜检查,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光部11、操作部14和插入部13,导光部11、操作部14和插入部13内贯穿设置有导光光纤12。导光部11与光源10连接之后,光源10输出的照明光耦合入导光光纤12,通过导光光纤12传输至插入部13的远端并射出,以照射到腔体内,从而通过内窥镜可以窥视腔体内情况。
[0004]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置于镜体内的导光光纤12较长,在传导光过程中光能量损耗较多,因此为了保证镜体的出光量,光源10通常需选用大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装置,应用于光源,用于导出光源出射的照明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具有入射端和出射端,所述入射端用于与所述光源耦合,以接收所述照明光束,所述照明光束经所述导光装置传输后从所述出射端出射;其中,所述导光装置还用于改变所述照明光束中的至少部分光线的传输方向,使所述至少部分光线在所述出射端重新分布,以在所述照明光束的入射光斑小于所述入射端的端面时,所述照明光束的出射光斑的形态与所述出射端的形态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包括:光纤束,其用于传输所述照明光束;混光部件,其与所述光纤束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照明光束的至少部分光线的传输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部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匀光棒,用于使所述照明光束发生多次反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部件包括双折射匀光棒,用于使所述照明光束发生多次全反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部件包括透光镜片,用于使所述照明光束发生散射。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部件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光纤束之间光路上,或/和,所述混光部件设置于所述光纤束的出光光路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为混编光纤束,所述混编光纤束包括多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庆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