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行侠专利>正文

一种称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57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包括壳体,以及压设于壳体上方的一对活动块;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对用于灌装液体的腔室,外侧端连接有与一对所述腔室连通的连接器,与腔室相对的上端面具有内凹设置的受力面;一对所述活动块上端面呈平面状,下端面呈弧面型,并压设于受力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活动块与内凹状结构的受力面的组合方式,既使得活动块与受力面全接触受力更均匀,又实现活动块适配于钢板弹簧的弧面型结构;前者避免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结构撕裂破损及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问题,后者避免传感器因整体结构发生变形而引发测量精确度及稳定度的问题。定度的问题。定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称重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运输领域,基于精细化的管理要求,需要对车载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一般监测包括货物是否遗失、货物是否出现偏载超载等情况,因此需要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一般采集方法是将传感器安装于车辆的前后钢板弹簧悬架上。
[0003]申请号为CN202111580457.0的技术专利中提到了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其受力面为平面型,上方的板体也为平面状,无法与钢板弹簧做到完全适配,长时间后板体会产生变形,呈现弯曲状,进而无法与受力面完全贴合,仍然存在受力面局部受压的情况,使得结构上容易撕裂破损,测量数据不精准、不稳定、误差大,因此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研制了一种称重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称重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在结构上容易撕裂破损,在测量上数据不精准、不稳定、误差大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称重传感器,包括壳体,以及压设于壳体上方的一对活动块;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对用于灌装液体的腔室,外侧端连接有与一对所述腔室连通的连接器,与腔室相对的上端面具有内凹设置的受力面;一对所述活动块上端面呈平面状,下端面呈弧面型,并压设于受力面上。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基础构件及密封件,一对所述腔室对称开设于基础构件内,并通过一通腔实现连通;所述连接器内置压力测试元件,安装于基础构件外壁上,并与通腔连通;所述密封件密封盖设于腔室上端,上端面中部区域为受力面。
[0007]优选的,所述受力面及活动块下端面均呈局部球面型结构,且对应的球面半径相同,所述受力面上还具有若干槽体。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上端面任意点的高度均高于基础构件及密封件上端面的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基础构件四周顶角处具有贯穿设置的安装孔,中部具有贯穿设置的中心孔,所述腔室分设在中心孔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基础构件外壁上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注油孔及真空孔,所述腔室内通过注油孔灌装的液体为硅油,腔室内充满硅油后,通过柱塞和密封圈对注油孔及真空孔进行密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2](1)本技术采用活动块与内凹状结构的受力面的组合方式,既使得活动块与受力面全接触受力更均匀,又实现活动块适配于钢板弹簧的弧面型结构;前者避免应力集
中而引起的结构撕裂破损及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问题,后者避免传感器因整体结构发生变形而引发测量精确度及稳定度的问题。
[0013](2)本技术直接与钢板弹簧悬架连接安装,稳定性强,避免行进过程中,尤其是起步、刹车阶段,因发生颠簸而引起数据不稳定的问题;且运动过程中,钢板弹簧发生的微量变形也能传递给活动块,使得活动块能够始终高效稳定的作用于受力面。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包含局部结构爆炸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基础构件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的主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应用于钢板弹簧悬架上的主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与钢板弹簧贴合设置时的主视图。
[0021]其中:1、壳体,11、基础构件,12、密封件,13、腔室,14、受力面,15、槽体,16、连接器,17、通腔;
[0022]2、活动块;
[0023]31、安装孔,32、中心孔,33、注油孔,34、真空孔;
[0024]41、钢板弹簧,42、穿心丝,43、车桥,44、U型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如图1、图2所示,一种称重传感器,包括壳体1,以及压设于壳体1上方的一对活动块2。
[0027]壳体1内具有一对用于灌装液体的腔室13,外侧端连接有与一对腔室13连通的连接器16,与腔室13相对的上端面具有内凹设置的受力面14;具体的,壳体1包括基础构件11及密封件12,一对腔室13对称开设于基础构件11内,如图3所示,并通过一通腔17实现连通;连接器16内置压力测试元件,安装于基础构件11外壁上,并与通腔17连通;密封件12密封盖设于腔室13上端,一般采用过盈配合实现密封,且密封件12上端面中部区域为受力面14。
[0028]结合图4所示,一对活动块2上端面呈平面状,下端面呈弧面型,并压设于受力面14上;受力面14及活动块2下端面均呈局部球面型结构,且对应的球面半径相同,保证受力面14与活动块2能够全面接触使得受力更均匀;受力面14上还具有若干槽体15,该槽体15的设计可用于添加少量润滑油,防止活动块2与受力面14之间摩擦过大,同时由于活动块2与受力面14之间无固定连接方式,因此若有细小沙石进入,可直接排入槽体15内,防止影响两者之间的接触及受力;基于整体结构安装后,活动块2会出现转动,因此需保证在任意状态下,活动块2上端面任意点的高度均高于基础构件11及密封件12上端面的高度,进而才能与钢板弹簧下端面贴合。
[0029]基础构件11外壁上设置有与腔室13连通的注油孔33及真空孔34,腔室13内通过注
油孔33灌装的液体为硅油,腔室13内充满硅油后,通过柱塞和密封圈对注油孔33及真空孔34进行密封。
[0030]本技术用于安装在钢板弹簧悬架上,因此基础构件11四周顶角处具有贯穿设置的安装孔31,中部具有贯穿设置的中心孔32,腔室13分设在中心孔32两侧;具体安装方式如下:
[0031]如图5、图6所示,钢板弹簧悬架包括若干钢板弹簧41,连接若干钢板弹簧41的穿心丝42,以及连接钢板弹簧41与车桥43的一对U型丝44;本实施例中,基础构件11上的安装孔31供U型丝44贯穿,中心孔32供穿心丝42下端容纳,称重传感器则安装于最下层的钢板弹簧41与车桥43之间,由于钢板弹簧41呈弧线形结构,因此活动块2受压后会出现转动,上端面呈倾斜状,但始终保持下端面与受力面14贴合,避免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结构撕裂破损及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问题;同时,整体结构设计的灵活性,避免长时间工作后发生变形,数据测量的精确度及稳定度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0032]当称重传感器安装完成后,结合数据采集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实现采集的数据与车载重量的匹配,即:数据x=车载重量(kg)y,因此实时监测数据x之后,也能实时显示车载重量y,若出现超载、偏载、盗窃等异常情况,车辆立即发出警报。
[0033]本技术得以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称重传感器,与车辆的钢板弹簧悬架适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压设于壳体上方的一对活动块;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对用于灌装液体的腔室,外侧端连接有与一对所述腔室连通的连接器,与腔室相对的上端面具有内凹设置的受力面;一对所述活动块上端面呈平面状,下端面呈弧面型,并压设于受力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基础构件及密封件,一对所述腔室对称开设于基础构件内,并通过一通腔实现连通;所述连接器内置压力测试元件,安装于基础构件外壁上,并与通腔连通;所述密封件密封盖设于腔室上端,上端面中部区域为受力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称重传感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行侠
申请(专利权)人:张行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