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49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效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任一改造阶段停止后的目标时间段内开采井的井底压力;根据采集的井底压力以及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点,绘制第一压降曲线;获取参考效果参数、改造阶段的施工参数以及储层的地质参数;基于参考效果参数、施工参数和地质参数,模拟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基于得到的模拟井底压力,绘制第二压降曲线,在第二压降曲线与第一压降曲线满足相似度条件的情况下,第二压降曲线对应的参考效果参数为衡量改造阶段的改造效果的参数。该方案能够准确地确定开采井的改造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提高天然气的开采效率。天然气的开采效率。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效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效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开采天然气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储层进行改造,以使储层中的天然气能够流入到开采井的井筒中,以达到开采天然气的目的。
[0003]为了提高储层的改造效果,开采更多的天然气,目前,将改造储层的改造过程划分为多个改造阶段,在每个改造阶段结束之后,根据该改造阶段的改造效果调整施工参数,以达到提高天然气的开采效率的目的。
[0004]但是上述方案中,在每个改造阶段结束之后,只能靠技术人员根据经验估计改造效果,并不能准确地确定储层的改造效果,从而不能准确地调整施工参数,影响了开采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效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能够准确地确定储层的改造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提高了天然气的开采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效果参数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采集任一改造阶段停止后的目标时间段内开采井的井底压力;
[0008]根据采集的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点,绘制第一压降曲线,所述第一压降曲线表示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情况;
[0009]获取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改造阶段的施工参数以及储层的地质参数,所述参考效果参数为用于衡量改造效果的试凑参数;
[0010]基于所述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施工参数和所述地质参数,模拟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
[0011]基于得到的模拟井底压力,绘制第二压降曲线,所述第二压降曲线表示所述开采井的、模拟的井底压力变化情况;
[0012]其中,在所述第二压降曲线与所述第一压降曲线满足相似度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压降曲线对应的参考效果参数为衡量所述改造阶段的改造效果的参数。
[001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效果参数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4]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任一改造阶段停止后的目标时间段内开采井的井底压力;
[0015]绘制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点,绘制第一压降曲线,所述第一压降曲线表示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情况;
[0016]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改造阶段的施工参数以及储层的地质参数,所述参考效果参数为用于衡量改造效果的试凑参数;
[0017]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施工参数和所述地质参数,模拟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
[0018]所述绘制模块,还用于基于得到的模拟井底压力,绘制第二压降曲线,所述第二压降曲线表示所述开采井的、模拟的井底压力变化情况;
[0019]其中,在所述第二压降曲线与所述第一压降曲线满足相似度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压降曲线对应的参考效果参数为衡量所述改造阶段的改造效果的参数。
[0020]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降曲线包括第一双对数曲线和第二双对数曲线,所述绘制模块,包括:
[0021]绘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绘制所述目标时间段内井底压力与时间的第一双对数曲线;
[0022]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井底压力导数值;
[0023]所述绘制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井底压力导数值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绘制所述目标时间段内井底压力导数值与时间的第二双对数曲线。
[0024]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显示参数获取界面,所述参数获取界面用于获取参考效果参数;基于所述参数获取界面,获取输入的参考效果参数。
[0025]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效果参数的取值范围;从所述取值范围中获取任一取值作为所述参考效果参数。
[0026]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拟模块,包括:
[0027]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建立的压降模拟模型;
[0028]模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压降模拟模型、所述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施工参数和所述地质参数,模拟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所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
[0029]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物质平衡理论,建立所述储层的基岩系统的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储层的裂缝系统的第二渗透方程;
[0030]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基于第一假设条件,建立所述开采井在所述改造阶段停止后流体在所述储层的控制方程,所述第一假设条件为假设流体从所述基岩系统窜流到所述裂缝系统的过程为拟稳态窜流过程;
[0031]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第二渗透方程,建立所述压降模拟模型。
[0032]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改造阶段中所述储层未产生人工裂缝的情况下,基于第二假设条件,对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第二渗透方程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
[0033]所述第二假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0034]假设所述储层包括所述基岩系统和所述裂缝系统,所述基岩系统和所述裂缝系统具有不同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所述基岩系统通过所述裂缝系统间接向所述开采井的井筒提供流体;
[0035]假设向所述储层注入工作液之前,所述储层中任一处基岩的压力和任一处裂缝的压力均与原始地层压力相同;
[0036]假设向所述储层注入的工作液为单相、微可压缩的流体,且在所述改造阶段停止
之前以恒定的排量注入。
[0037]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假设条件和点源函数理论,对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第二渗透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所述储层的瞬时点源函数在拉式空间的表达式;
[0038]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基于镜像反映理论和开尔文点源解理论,对所述瞬时点源函数在拉式空间的表达式进行处理,得到瞬时点源基本解;
[0039]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
[0040]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执行以下任一步骤:
[0041]在与所述开采井接触的地层均被射孔的情况下,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沿垂直井筒方向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
[0042]在与所述开采井接触的地层部分被射孔的情况下,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沿射孔段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
[0043]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利用泊松叠加原理,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化简,得到化简后的瞬时点源基本解;
[0044]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对所述化简后的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效果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任一改造阶段停止后的目标时间段内开采井的井底压力;根据采集的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点,绘制第一压降曲线,所述第一压降曲线表示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情况;获取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改造阶段的施工参数以及储层的地质参数,所述参考效果参数为用于衡量改造效果的试凑参数;基于所述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施工参数和所述地质参数,模拟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基于得到的模拟井底压力,绘制第二压降曲线,所述第二压降曲线表示所述开采井的、模拟的井底压力变化情况;其中,在所述第二压降曲线与所述第一压降曲线满足相似度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压降曲线对应的参考效果参数为衡量所述改造阶段的改造效果的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降曲线包括第一双对数曲线和第二双对数曲线,所述根据采集的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点,绘制第一压降曲线,包括:基于所述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绘制所述目标时间段内井底压力与时间的第一双对数曲线;基于所述井底压力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井底压力导数值;基于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井底压力导数值以及所述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绘制所述目标时间段内井底压力导数值与时间的第二双对数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参考效果参数的过程包括:显示参数获取界面,所述参数获取界面用于获取参考效果参数;基于所述参数获取界面,获取输入的参考效果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参考效果参数的过程包括:获取效果参数的取值范围;从所述取值范围中获取任一取值作为所述参考效果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施工参数和所述地质参数,模拟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包括:获取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建立的压降模拟模型;基于所述压降模拟模型、所述参考效果参数、所述施工参数和所述地质参数,模拟所述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所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建立的压降模拟模型,包括:基于所述物质平衡理论,建立所述储层的基岩系统的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储层的裂缝系统的第二渗透方程;基于第一假设条件,建立所述开采井在所述改造阶段停止后流体在所述储层的控制方程,所述第一假设条件为假设流体从所述基岩系统窜流到所述裂缝系统的过程为拟稳态窜
流过程;基于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第二渗透方程,建立所述压降模拟模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第二渗透方程,建立所述压降模拟模型,包括:在所述储层未产生人工裂缝的情况下,基于第二假设条件,对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第二渗透方程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所述第二假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假设所述储层包括所述基岩系统和所述裂缝系统,所述基岩系统和所述裂缝系统具有不同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所述基岩系统通过所述裂缝系统间接向所述开采井的井筒提供流体;假设向所述储层注入工作液之前,所述储层中任一处基岩的压力和任一处裂缝的压力均与原始地层压力相同;假设向所述储层注入的工作液为单相、微可压缩的流体,且在所述改造阶段停止之前以恒定的排量注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假设条件,对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第二渗透方程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包括:基于所述第二假设条件和点源函数理论,对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第二渗透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所述储层的瞬时点源函数在拉式空间的表达式;基于镜像反映理论和开尔文点源解理论,对所述瞬时点源函数在拉式空间的表达式进行处理,得到瞬时点源基本解;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包括以下任一步骤:在与所述开采井接触的地层均被射孔的情况下,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沿垂直井筒方向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在与所述开采井接触的地层部分被射孔的情况下,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沿射孔段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包括:利用泊松叠加原理,对所述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化简,得到化简后的瞬时点源基本解;对所述化简后的瞬时点源基本解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压降模拟模型。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第二渗透方程,建立所述压降模拟模型,包括:在所述储层产生了人工裂缝的情况下,基于第三假设条件,对所述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渗透方程和所述第二渗透方程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压降模拟模型;所述第三假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嵘张华礼李力周长林陈伟华刘飞曾冀官文婷王洋黄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