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标的顶发光模组,所述顶发光模组包括图标显示层以及用于照亮所述图标显示层中的图标的第一光源,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显示背景的侧发光模组,所述侧发光模组叠置在所述顶发光模组上方,所述侧发光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导光层,所述导光层以其侧边接收由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以及具有背景图像的背景显示层,所述背景显示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上,其中,所述导光层和所述背景显示层在所述图标显示层中的图标所对应的区域中是至少半透明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人机交互设备和一种家用电器。器的人机交互设备和一种家用电器。器的人机交互设备和一种家用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家用电器的显示装置、人机交互设备和家用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显示装置、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及一种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家用电器中通常使用具有顶发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或者人机交互设备,在所述顶发光模组中利用LED分别点亮覆盖于其上的图标显示层中的各个图标。然而在这类成本有利的显示装置或人机交互设备中,显示内容有限且单调。如不使用价格高昂的显示屏(如TFT显示屏、OLED显示屏或点阵LED显示屏等),则难以呈现背景光效,无法提升视觉观感。
[0003]因此,如何在具有顶发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或者人机交互设备中成本有利地并且结构简单地实现背景光效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显示装置、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及一种家用电器,其能够成本有利地并且结构简单地为具有顶发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或者人机交互设备增添背景光效并且提升视觉观感,而不使用成本高昂的显示屏。
[000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标的顶发光模组,所述顶发光模组包括图标显示层以及用于照亮所述图标显示层中的图标的第一光源,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显示背景的侧发光模组,所述侧发光模组叠置在所述顶发光模组上方,所述侧发光模组包括:
[0006]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
[0007]导光层,所述导光层以其侧边接收由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以及
[0008]具有背景图像的背景显示层,所述背景显示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上,
[0009]其中,所述导光层和所述背景显示层在所述图标显示层中的图标所对应的区域中是至少半透明的。
[0010]在本技术的范畴内,所述顶发光模组指的是以第一光源朝向发光模组的顶面照亮覆盖于第一光源上方的图标显示层的发光模组。在此,所述图标显示层具有相应于图标内容的透光区或镂空区。透光区指的是在显示层的基材上构成为透光的区域,透光区特别是也可以构成为彩色的或者说带有颜色的;而镂空区则是图标显示层的基材中被镂空的区域。所述透光区或镂空区可以透射第一光源所发出的光并且呈现符合图标内容的字符和/或图案,所述字符和/或图案例如可以包括文字、数字、标志、符号等。由此,在当第一光源点亮时,通过所述图标显示层能够向用户显示所述字符和/或图案,从而向用户提供家用电器的状态和/或操作的提示。
[0011]按照本技术规定,在传统的用于显示图标的顶发光模组之上附加地设置一个
或多个用于显示背景的侧发光模组。所述侧发光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导光层以及位于导光层上方的、具有显示图像的背景显示层。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到导光层的侧边中并且借助于导光层至少局部地散射或折射到背景显示层上,从而使得背景显示层的背景图像至少局部地被照亮。示例性地,所述背景图像可以是单色或多色的。所述背景图像例如可以覆盖显示装置整个表面或仅占据显示装置整个表面的部分区域。所述背景图像特别是可以涉及装饰画,如海水、阳光、星空、云朵、草原、山川、连续纹样、人像、抽象图样、漫画元素等等,以此传达意境、提升质感或增添趣味性。不限于此地,所述背景图像还可以涉及主题画,如标牌、状态示意图、使用步骤图等;但也可以考虑纯文字版面,如标识家用电器型号、用途或介绍操作的文字,从而向家用电器的用户提供有用信息。为了不对图标显示层中的图标的显示产生不利影响,本技术还规定了:所述导光层和所述背景显示层在所述图标显示层中的图标所对应的区域中是至少半透明的,使得图标显示层中的图标仍能够良好地被用户观察。
[0012]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显示装置中通过成本有利并且结构简单的侧发光模组能够为传统的顶发光模组增添绚丽的背景光效,丰富显示内容,产生引人注目的视觉体验,从而营造出富有设计感的使用氛围。特别应提及的是,通过在侧发光模组中照亮具有显示图像的背景显示层,能够呈现出类似于价格高昂的显示屏、特别是TFT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却不显著增加制造成本以及显示装置的厚度。
[0013]还应提及,由于将侧发光模组叠加到顶发光模组上使得导光层与图标显示层彼此贴靠,在图标不点亮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导光层照亮出图标的透光区或镂空区的轮廓。由此还可以在图标不点亮的情况下观察到图标的轮廓,并且以此向用户表示相应的状态或功能未激活。
[0014]除此之外,由于顶发光模组中照亮图标的光需要穿透导光层,这还有可能引起图标显示的柔和化,使其图标外周轮廓虚化,从而呈现独特的显示效果。
[0015]按照本技术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用于显示背景的侧发光模组可以并排地设置在一个平面内和/或上下相叠地设置。这意味着如下三种情况。
[0016]在第一种情况下,所述多个侧发光模组可以划分区域地分布在一个平面内,也就是说,所述多个侧发光模组共面地布置在顶发光模组上方。优选地,所述多个侧发光模组的各个导光层的相邻的侧边彼此断开或者由不透光或反射性的材料相间隔开或相连接,从而每个侧发光模组的第二光源在点亮时仅能照亮其自身的导光层和背景显示层。在该第一种情况下能够实现背景图案分区的显示,增加背景显示的可控性。为了显示装置的表面平整度,优选的是,多个背景显示层构成为同一个背景显示膜或者印刷在同一个基膜上并且贴合在各个导光层上。
[0017]在第二种情况下,所述多个侧发光模组可以在显示装置的竖直方向上重叠地布置。在这种层叠的多个侧发光模组的情况下,一组导光层和背景显示层叠置在另一组导光层和背景显示层上。通过分别点亮配设给各个侧发光模组的第二光源实现不同背景图像的分别显示。优选地,属于不同侧发光模组的背景图像在竖直方向上优选相互错开地布置,从而在点亮不同侧发光模组时能够观察到不同的背景图像。然而也可能的是,处于上层的(即靠近显示装置表面的)侧发光模组的背景图像局部地覆盖处于下层的侧发光模组的背景图像,以呈现层叠或者说落错的背景显示效果,从而使得背景显示更加精致巧妙且富有层次
感。
[0018]在第三种情况下,在显示装置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侧发光模组,亦即在同一个平面内可能并排地存在多个侧发光模组,而在这些侧发光模组上方或下方还叠置有另外的一个或多个侧发光模组。通过本技术的该实施方式能够使得可显示的背景图像更为丰富,特别是通过对每个侧发光模组的单独控制来呈现多样化的且富有层次感的背景图像。
[0019]按照本技术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的通断、颜色和/或亮度是能调节的。首先,在一个侧发光模组仅具有一个第二光源时,通过改变该第二光源的通断来决定是否在显示装置中显示背景;而在一个侧发光模组具有布置在导光层侧边上的多个第二光源时,通过调节这些第二光源的通断可以实现不同的光照布局,从而使所显示的背景图像呈现不同的明暗状态。特别是可以动态地调节这些第二光源的通断,即以一定的顺序分别点亮这些第二光源,例如流水灯式地点亮布置在导光层的一个侧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标的顶发光模组(20),所述顶发光模组包括图标显示层(1)以及用于照亮所述图标显示层(1)中的图标(6)的第一光源(2),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显示背景的侧发光模组(30),所述侧发光模组叠置在所述顶发光模组(20)上方,所述侧发光模组(3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3);导光层(4),所述导光层以其侧边接收由所述第二光源(3)发出的光;以及具有背景图像(9)的背景显示层(5),所述背景显示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4)上,其中,所述导光层(4)和所述背景显示层(5)在所述图标显示层(1)上的图标(6)所对应的区域中是至少半透明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用于显示背景的侧发光模组(30)并排地设置在一个平面内和/或上下相叠地设置。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3)的通断、颜色和/或亮度是能调节的。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2)构成为无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或数码管;和/或所述第二光源(3)构成为无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聚合物发光二极管。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3)设置在同一个或不同的电路板上;和/或所述第一光源(2)和/或所述第二光源(3)配设有限光支架(8)。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3)设置在一个带有折弯的电路板(7')或一个柔性电路板上;或者所述第二光源借助于导光柱(13)将光引导到所述导光层(4)的侧边(S)上。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4)通过塑料片材(11)制成,所述塑料片材(11)掺入有用于散射光线的混浊料和/或所述塑料片材(11)配设有用于将从侧边入射的光线折射到顶面的微结构(12)。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浊料和/或所述微结构(12)避让开所述图标显示层(1)中的图标(6)。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科,
申请(专利权)人:代傲阿扣基金两合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