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20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扬声器和至少一个第二扬声器。壳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邻的第二表面、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出声孔、设置于第二表面的第二和第三出声孔、分别与第一、第二及第三出声孔连通的第一、第二出声通道及第三出声通道;第一扬声器对应第一出声通道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扬声器对应第二、第三出声通道设置,第二和第三出声孔的声波相位相同且与第一出声孔的声波相位相反,第二出声孔的声波的声能量与第三出声孔的声波的声能量之和等于第一出声孔的声波的声能量。第二和第三出声孔的声波分别与第一出声孔的声波形成偶极声场,具有较大的声场抵消区,可提升电子设备的通话私密性。密性。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扬声器结构设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如手机等)在全面屏的发展趋势下,受话器的出声孔不断地向边框移动,通话漏音较非全面屏电子设备更为严重,且随着用户对通话隐私的关注,私密性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用户痛点。为减少通话漏音,满足通话私密性的要求,行业普遍的做法是减小受话器的最大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其声学品质。具有更多创新和品质保证的解决办法是构建具有指向性的声场(即受话器声场),这也是行业普遍认可的思路。但受到声波波长的影响,其实现难度较大。
[0003]一种相关技术中采用了分频补偿的思路减少通话漏音,即动圈式SPK(中低频,听感补偿)+压电SPK(中高频,主人声)的组合形式,这种设计一方面,压电驱动单元居于屏幕下方,推动屏幕振动发声,声源相对居中且产生具有一定指向性的声场;另一方面,通过动圈SPK弥补压电SPK低频缺失,从而达到相对均衡的听感。这种方案兼顾了全面屏的视觉需求和减少通话漏音的功能需求,但这种多类型器件组合的方案成本较高,且对用户握持手机的姿势有一定的要求。另一些相关技术采用偶极声场的方案提升手机通话私密性,其主要是通过一对偶极子声源形成单一的偶极声场,但声场抵消区域较窄(即私密性保护区域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可在兼固成本的同时具有较佳的通话私密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第二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出声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出声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出声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的第一出声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连通的第二出声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三出声孔连通的第三出声通道。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对应所述第一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出声孔的一端。至少一个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对应所述第二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二出声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三出声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声孔发出的声波与所述第三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相位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相位相反,且所述第二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与所述第三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出声通道的第一出声孔、连通所述第二出声通道的第二出声孔、连通所述第三出声通道的第三出声孔,所述第二出声孔发出的声波与所述第三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相位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
出的声波相位相反,且所述第二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与所述第三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所述第二出声孔发出的声波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出的声波可以形成一个偶极声场,所述第三出声孔发出的声波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出的声波可以形成另一个偶极声场,不仅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两个偶极声场具有较大的声场抵消区,可提高私密性保护区面积,进而提升电子设备的通话私密性。此外,所述第一扬声器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布局除了满足通话私密性功能的需求,还能同时满足多扬声器(立体声)外放的硬件需求,使得一颗器件多种用途,成本进一步降低,而声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较高。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沿线II

II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沿线III

III的剖面示意图;
[0011]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一种变更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5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与一种相关技术电子设备的偶极声场的空间声压级分布比对示意图。
[0013]图6是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是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沿线VIII

VIII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9是是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沿线IX

IX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10是是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沿线X

X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
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10可以为手机、平板或具有扬声器的其他移动终端,也可以为车载音响设备、会议室音响设备或博物馆音响设备等,可实现定向声场,兼顾隐私性和隔音降噪的需求。具体地,电子设备10包括壳体20、第一扬声器30以及第二扬声器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第二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出声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出声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出声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的第一出声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连通的第二出声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三出声孔连通的第三出声通道;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对应所述第一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出声孔的一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对应所述第二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二出声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出声通道的远离所述第三出声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声孔发出的声波与所述第三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相位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相位相反,且所述第二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与所述第三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出的声波的声能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数量两个,一个所述第二扬声器对应所述第二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二出声孔的一端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二扬声器对应所述第三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三出声孔的一端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数量一个,所述第二扬声器对应所述第二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二出声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出声通道远离所述第三出声孔的一端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为显示表面,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为连接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三表面、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的第二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且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沿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出声孔和所述第三出声孔均错开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陆化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