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18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回程端盖,壳体的内部设有冷凝管,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相适配,冷凝管的外部套设有折流板,折流板的外部分别与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蒸发质进口,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蒸发质进口和出液口分别与联动设备相适配,折流板呈半圆形,两个折流板的呈对称形分布,两个折流板均位于蒸发质进口和出液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折流板、壳体、冷凝管、增稳垫片,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通过异形折流板可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空间,以保证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兼顾了性能和尺寸,结构简单,稳定实用。稳定实用。稳定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冷凝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发电行业中,传统的水轮发电机组都是单独一个腔体放置一个绕子线圈,工作时只有绕子线圈产生热量导致线圈温度升高,冷凝器只需冷却绕子线圈即可;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水轮发电机组趋向于大型化、集成化。由于功率的增大,绕子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大,且一些传统的低温区域也开始产生大量的热量,传统的冷凝器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0003]新型水轮发电机组,对冷凝器冷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对整体空间尺寸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传统冷凝器无法更好的兼顾冷却性能和结构尺寸,为了更好的满足需求,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冷凝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冷凝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回程端盖,壳体的内部设有冷凝管,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相适配,冷凝管的外部套设有折流板,折流板的外部分别与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蒸发质进口,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蒸发质进口和出液口分别与联动设备相适配。
[0007]进一步的,折流板呈半圆形,两个折流板的呈对称形分布,两个折流板均位于蒸发质进口和出液口之间。
[0008]进一步的,进出端盖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0009]进一步的,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孔,壳体在矩形安装孔的内部设有汽包仓,汽包仓的顶部一侧设有检测器,两个折流板的顶端均与汽包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汽包仓的顶部一侧设有备用口,壳体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架。
[0011]进一步的,两个支撑架的底部均设有增稳垫片。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设置折流板、壳体、蒸发质进口、冷凝管,使用本装置时,冷却水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壳体内部的冷凝管中进行循环,然后,高温的蒸发介质一般呈气体形态从壳体一侧的蒸发质进口进入壳体内部与冷凝管接触,同时,壳体内部的折流板阻挡住蒸发介质,由于两个折流板相反的一侧均有缺口,使得介质在壳体内部形成“S”形的运动轨迹,最大程度增加介质运动范围,以使得介质与冷凝管能够进行更为充分的热交换,完成热交换的介质一般成为液态,并通过出液口排出,进入到其他设备中,然后继续循环上述步骤,完成作
业,本装置通过异形折流板可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空间,以保证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兼顾了性能和尺寸;
[0014]2、通过设置汽包仓、检测器,使用本装置时,汽包仓截面呈方形,与壳体顶部连接后可增加壳体的抗压性,并且,折流板与壳体内壁和汽包仓的内壁连接,相配合下提升了装置整体强度,同时,利用检测器对装置内部进行监测,随时警示有无泄漏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0015]3、通过设置增稳垫片,使用本装置时,增稳垫片可保证装置安装的稳定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6]通过设置折流板、壳体、蒸发质进口、冷凝管、汽包仓、检测器、增稳垫片,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通过异形折流板可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空间,以保证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兼顾了性能和尺寸,结构简单,稳定实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冷凝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冷凝器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冷凝器的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冷凝器的增稳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壳、2进出端盖、3出水口、4进水口、5检测器、6备用口、7汽包仓、8蒸发质进口、9回程端盖、10出液口、11支撑架、12冷凝管、13折流板、14增稳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冷凝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2,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回程端盖9,壳体1的内部设有冷凝管12,所述冷凝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出端盖2和所述回程端盖9相适配,冷凝管12的外部套设有折流板13,所述折流板13的外部分别与壳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蒸发质进口8,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0,所述蒸发质进口8和所述出液口10
分别与联动设备相适配,所述折流板13呈半圆形,两个折流板13的呈对称形分布,两个折流板13均位于所述蒸发质进口8和出液口10之间,所述进出端盖2的一侧设有出水口3和进水口4。
[0028]使用本装置时,冷却水通过进水口4和出水口3在壳体1内部的冷凝管12中进行循环,然后,高温的蒸发介质一般呈气体形态从壳体1一侧的蒸发质进口8进入壳体1内部与冷凝管12接触,同时,壳体1内部的折流板13阻挡住蒸发介质,由于两个折流板13相反的一侧均有缺口,使得介质在壳体1内部形成“S”形的运动轨迹,最大程度增加介质运动范围,以使得介质与冷凝管12能够进行更为充分的热交换,完成热交换的介质一般成为液态,并通过出液口10排出,进入到其他设备中,然后继续循环上述步骤,完成作业,本装置通过异形折流板12可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空间,以保证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兼顾了性能和尺寸;
[0029]实施例2
[0030]参照图2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冷凝器,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孔,壳体1在矩形安装孔的内部设有汽包仓7,所述汽包仓7的顶部一侧设有检测器5,两个所述折流板13的顶端均与所述汽包仓7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冷凝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2),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回程端盖(9),壳体(1)的内部设有冷凝管(12),所述冷凝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出端盖(2)和所述回程端盖(9)相适配,冷凝管(12)的外部套设有折流板(13),所述折流板(13)的外部分别与壳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蒸发质进口(8),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0),所述蒸发质进口(8)和所述出液口(10)分别与联动设备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13)呈半圆形,两个折流板(13)的呈对称形分布,两个折流板(13)均位于所述蒸发质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平法胡松林何春玲王燕罗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斯瑞尔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