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79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托,金属托的上侧设置有底壳,底壳包括有底壳体,底壳体与金属托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使用时通过晃动和风力带动灯片晃动,通过灯片遮挡和反射亮光,不断的晃动,产生不规则的投影,从而模仿出蜡烛燃烧时的真实感,且不会消耗电能,不会影响照明的续航。不会影响照明的续航。不会影响照明的续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灯
,具体涉及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灯,可广泛用于草地、广场、公园等场合的点缀装饰,属于灯具
其主要采用灯罩连接底托,电池板置于电池盒上内置于灯罩内,电池盒安装在底托上,发光二极管安装在电池板上,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导线连接可充蓄电池及控制电路。
[0003]太阳能灯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涵盖各种LED灯,其中有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现有的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基本上只是外形酷似蜡烛,而灯珠发射灯光是均匀发散的,无法仿照真实蜡烛燃烧时那种影影绰绰的真实感觉,有的能通过电机带动投影板转动,模仿珠光晃动时的阴影,但是并不适用于太阳能灯,电机持续转动会消耗大量电能,反而会降低照明的续航,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解决现有的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基本上只是外形酷似蜡烛,而灯珠发射灯光是均匀发散的,无法仿照真实蜡烛燃烧时那种影影绰绰的真实感觉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托,所述金属托的上侧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包括有底壳体,所述底壳体与金属托相接,所述底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太阳能板一,所述底壳体的上侧面开设有插接槽一,所述插接槽一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面一侧连接有接线一,所述接线一贯穿底壳体到连接槽,所述底壳体的上侧设置有驱蚊液壳,所述驱蚊液壳的下侧面中部开设有中心槽,所述中心槽贯穿到主壳体的上侧,所述接线一与中心槽插接,所述主壳体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包括有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下侧开设有插接槽二,所述插接槽二贯穿连接壳体到上侧,所述插接槽二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壳,所述插接壳的上侧开设有插接槽三,所述插接槽三的底部开设有通线孔,所述连接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太阳能板二,所述太阳能板二设置在插接槽三的外侧,所述太阳能板二的下侧面一侧连接有接线二,所述接线二的另一端与接线一连接,所述连接壳体的上侧设置有灯杆,所述灯杆包括有杆壳,所述杆壳的内侧面一侧设置有电池,所述接线一的上端与电池连接,所述杆壳的内侧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内侧连接有控制板,所述电池的上侧设置有灯珠板,所述灯珠板的上侧设置有灯珠,所述杆壳的上侧开设有插接槽四,所述灯珠设置在插接槽四内侧,所述杆壳的上侧设置有灯头罩,所述灯头罩包括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罩壳,所述罩壳的侧面环绕式均匀开设有风口,所述罩壳的内侧设置有灯片,所述灯片与罩壳之间连接有细线,所述灯片设置在灯珠的正上侧。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使用时通过晃动和风力带动灯
片晃动,通过灯片遮挡和反射亮光,不断的晃动,产生不规则的投影,从而模仿出蜡烛燃烧时的真实感,且不会消耗电能,不会影响照明的续航。
[0007]为了便于拆卸维护;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环通过插接槽四与杆壳插接,所述杆壳通过插接槽三与插接壳插接,所述主壳体通过插接槽二与连接壳体插接,所述主壳体通过插接槽一与底壳体插接。
[000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迅速进行拆卸,便于维护和更换零部件。
[0010]为了便于放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壳体的下侧设置有磁铁片,所述磁铁片的下侧面与底壳体的下侧面齐平。
[00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磁铁片可以将底壳牢牢吸附在金属物件表面,在放置时更加稳定。
[0013]为了具有驱除蚊虫的效果;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开设有液体腔,所述主壳体的上侧为开口,所述连接环的上侧面等距环绕式开设有挥发孔。
[00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添加驱蚊液进行挥发驱虫。
[0016]为了增加挥发效果;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壳体的内侧上侧设置有挥发棉,所述挥发棉的下侧均匀设置有吸液棉,所述吸液棉的下端延伸到液体腔的底部。
[00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驱虫液吸附到挥发棉上,便于驱虫液挥发。
[0019]为了便于观察驱虫液使用量;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壳体的外侧等距环绕式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在底壳和连接壳之间。
[00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观察窗能够实时观察驱虫液的使用情况。
[00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底壳的结构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驱虫液壳的结构剖视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壳的结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中驱蚊液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中灯头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安装座;2、连接架;3、金属托;4、底壳;41、底壳体;42、磁铁片;43、太阳能板一;44、接线一;45、插接槽一;46、连接槽;5、驱蚊液壳;51、主壳体;52、中心槽;53、液体腔;54、观察窗;55、挥发棉; 56、吸液棉;6、连接壳;61、连接壳体;62、插接槽二;63、太阳能
板二; 64、连接环;65、挥发孔;66、插接壳;67、插接槽三;68、通线孔;69、接线二;7、灯杆;71、杆壳;72、控制按钮;73、控制板;74、电池;75、灯条;76、灯珠板;77、灯珠;78、插接槽四;8、灯头罩;81、插接环;82、罩壳;83、风口;84、细线;85、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7所示: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托3,所述金属托3的上侧设置有底壳4,所述底壳4包括有底壳体41,所述底壳体41与金属托3相接,所述底壳体41的侧面设置有太阳能板一43,所述底壳体41的上侧面开设有插接槽一45,所述插接槽一45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 46,所述连接槽46的内侧面一侧连接有接线一44,所述接线一44贯穿底壳体41到连接槽46,所述底壳体41的上侧设置有驱蚊液壳5,所述驱蚊液壳5 的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托(3),所述金属托(3)的上侧设置有底壳(4),所述底壳(4)包括有底壳体(41),所述底壳体(41)与金属托(3)相接,所述底壳体(41)的侧面设置有太阳能板一(43),所述底壳体(41)的上侧面开设有插接槽一(45),所述插接槽一(45)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46),所述连接槽(46)的内侧面一侧连接有接线一(44),所述接线一(44)贯穿底壳体(41)到连接槽(46),所述底壳体(41)的上侧设置有驱蚊液壳(5),所述驱蚊液壳(5)的下侧面中部开设有中心槽(52),所述中心槽(52)贯穿到主壳体(51)的上侧,所述接线一(44)与中心槽(52)插接,所述主壳体(51)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壳(6),所述连接壳(6)包括有连接壳体(61),所述连接壳体(61)的下侧开设有插接槽二(62),所述插接槽二(62)贯穿连接壳体(61)到上侧,所述插接槽二(62)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64),所述连接环(6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壳(66),所述插接壳(66)的上侧开设有插接槽三(67),所述插接槽三(67)的底部开设有通线孔(68),所述连接壳体(61)的上侧设置有太阳能板二(63),所述太阳能板二(63)设置在插接槽三(67)的外侧,所述太阳能板二(63)的下侧面一侧连接有接线二(69),所述接线二(69)的另一端与接线一(44)连接,所述连接壳体(61)的上侧设置有灯杆(7),所述灯杆(7)包括有杆壳(71),所述杆壳(71)的内侧面一侧设置有电池(74),所述接线一(44)的上端与电池(74)连接,所述杆壳(71)的内侧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72),所述控制按钮(72)的内侧连接有控制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紫斌施雪杨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绿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