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565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背板以及灯条,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侧板与底板相互垂直围设在底板的四周形成一容置空间;灯条包括电路板和多个光源,多个光源设置在电路板上,灯条位于容置空间内;电路板和位于光源侧的第一侧板紧贴设置,多个光源设置在远离第一侧板的电路板上;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电路板的高度;第一侧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中框和/或前框,中框和/或前框位于第一侧板的垂直方向的投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光源侧无法实现窄边框的问题。边框的问题。边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组成,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无法自发光,只能依靠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来显示画面,所以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的设计也尤为重要。
[0003]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8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片组4、灯条5、中框6以及前框7,灯条5固定在背板1的侧板101的内壁上,背板1和中框6进行卡合连接,前框7和中框6卡合连接。由于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光源侧由灯条的灯板、背板的侧板、中框以及前框构成,使得光源侧无法实现窄边框。
[0004]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亟需设计一种新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光源侧无法实现窄边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光源侧无法实现窄边框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以及灯条,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围设在所述底板的四周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和多个光源,多个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和位于光源侧的第一侧板紧贴设置,多个所述光源间隔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电路板的高度;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中框和/或前框,所述中框和/或前框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垂直方向的投影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等于所述电路板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所述中框和所述前框,所述中框的侧壁和所述电路板相贴合,所述中框的主体部形成灯罩。
[0009]进一步地,所述前框设置在所述中框的外侧,所述前框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中框的外壁和所述前框的通孔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合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框的侧壁、所述中框的侧壁以及所述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以及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以及第三凹陷部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固定所述前框、所述中框以及所述电路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前框设置在所述中框的外侧,所述前框上设置有折弯结构和挡板,所述折弯结构设置在所述中框的侧壁和所述第一侧板相接的位置,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
一侧板和部分底板的外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前框,所述电路板包括光源承载部和反射部,所述光源承载部和反射部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光源承载部上设置有多个光源,所述反射部形成灯罩。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前框的侧壁和所述光源承载部之间采用双面胶相贴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前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光源承载部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光源承载部固定,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深度不大于所述光源承载部的厚度。
[0015]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背光模组,所述前框远离光源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表面。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背光模组的光源侧的第一侧板的高度降低,将中框和/或前框设置在第一侧板的第一表面上,从而减小光源的发光面到前框的边缘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缩短光源的发光面到前框的边缘的距离。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灯条的电路板兼做光源承载部和灯罩,从而进一步减小光源的发光面到前框的边缘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缩短光源的发光面到前框的边缘的距离。
[0017]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的剖面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的剖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的剖面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非光源侧的剖面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的剖面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背板;101,侧板;2,反射片;3,导光板;4,光学膜片组;5,灯条;6,中框;7,前框;8,液晶显示面板;
[0027]10,背板;11,第一侧板;110,第一表面;12,第二侧板;15,限位部;
[0028]20,反射片;30,导光板;40,光学膜片组;
[0029]51,光源;52/52',电路板;52",光源承载部;53,第三凹陷部;54,反射部;
[0030]60/60',中框;61,第二凹陷部;611,卡合件;
[0031]70/70'/70"/70'",前框;71,第一凹陷部;711/711',通孔;72,折弯结构;73,挡板;80,液晶显示面板;90/90',螺钉;91/92,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3]实施例一:
[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的剖面图,请参考图2,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80和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80设置在背光模组的正上方。液晶显示面板80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具体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为彩色滤光基板。
[0035]进一步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背板10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和底板相互垂直围设在底板的四周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于承载背光模组的其他光学组件。具体地,背板包括四个侧板,位于光源侧的侧板为第一侧板11。
[0036]在容置空间内依次设置有反射片20、导光板30以及光学膜片组40,这里的光学膜片组至少包含一层膜片,具体可为扩散片,棱镜片或者增亮膜层,这里不做具体的规定,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以及灯条,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围设在所述底板的四周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和多个光源,多个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和位于光源侧的第一侧板紧贴设置,多个所述光源间隔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电路板的高度;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中框和/或前框,所述中框和/或前框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垂直方向的投影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等于所述电路板的高度的二分之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所述中框和所述前框,所述中框的侧壁和所述电路板相贴合,所述中框的主体部形成灯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设置在所述中框的外侧,所述前框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中框的外壁和所述前框的通孔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合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的侧壁、所述中框的侧壁以及所述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以及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以及第三凹陷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鸽郜双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