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对射旋流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63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动力对射旋流混合器,包括两个进口窄缝通道、封盖、筒体、锥体、出口管道,筒体的顶部用封盖封住,筒体的下部与锥体连接成一体,锥体连接出口管道,由封盖、筒体、锥体及出口管道组成密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安装在筒体上沿内边壁的切线方向上,第二个进口窄缝通道紧挨着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并与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成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对射旋流混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不用机械搅拌而实现流体混合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无动力流体旋流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需要流体混合均匀的场合,都使用机械搅拌装置,但几十上百立方的流体混合需要大型的机械搅拌和功率才能完成,设备运行及维护消耗高;当需要保护流体混合后的絮凝状态不受机械剪切力破坏,从而过滤分离顺畅等操作时,不能使用机械搅拌装置。这种状况下需要一种无动力流体混合器,解决上述流体的混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消耗动力而实现不管流体量多少都可以混合均匀的混合器,特别是一种需要保护混合后流体絮凝状态不受破坏的无动力流体旋流混合器。本技术的混合器既能让流体混合均匀又能保护流体混合后絮凝状态不受机械剪切力破坏。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无动力对射旋流混合器,包括两个进口窄缝通道、封盖、筒体、锥体、出口管道,筒体的顶部用封盖封住,筒体的下部与锥体连接成一体,锥体连接出口管道,由封盖、筒体、锥体及出口管道组成密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安装在筒体上沿内边壁的切线方向上,第二个进口窄缝通道紧挨着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并与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成60
°
~90
°
对射角度,泵送的两种流体进入各自的进口窄缝通道获得较快速度形成对射状态进行混流,在密封通道的筒体内快速旋转混合均匀后从出口管道流出。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7]本技术是一种无动力对射旋流混合器,适用于没有机械搅拌而使流体混合均匀的场合,特别是需要保护流体混合后絮凝状态不受机械剪切力影响的工作状况;本技术结构简单小巧,不需要动力而使流体快速旋流混合均匀,成本极低。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

第一进口窄缝通道;2

第二进口窄缝通道;3

圆形封盖;4

筒体;5

锥体;6

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
[001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无动力对射旋流混合器,包括两个进口窄缝通道(1,
2)、圆形封盖3、筒体4、锥体5、出口管道6,筒体1的顶部用圆形封盖3封住,筒体1的下部与锥体5连接成一体,锥体5连接出口管道6,由圆形封盖3、筒体4、锥体5及出口管道6组成密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1安装在筒体上沿内边壁的切线方向上,第二个进口窄缝通道2紧挨着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1并与第一个进口窄缝通道1成60
°
~90
°
对射角度。泵送的流体A进入第一进口窄缝通道1,泵送的流体B进入第二进口窄缝通道2,流体A和流体B进入各自的进口窄缝通道获得较快速度形成对射状态进行混流后,在密封通道的筒体4内快速旋转混合均匀后从出口管道6流出。
[0012]本技术结构简单小巧,无动力快速混合流体,成本极低。
[0013]上述的说明书及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是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或工程人员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对射旋流混合器,包括两个进口窄缝通道、封盖、筒体、锥体、出口管道,筒体的顶部用封盖封住,筒体的下部与锥体连接成一体,锥体连接出口管道,由封盖、筒体、锥体及出口管道组成密封通道,其特征在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安余松王益强
申请(专利权)人:湘渝生物科技岳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