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41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其分为护理床主体和可移动器,可移动器的滚轮设置为自带刹车组件的移动部万向轮,可移动器在独立移动时移动部万向轮处于解锁状态,可移动器在组合时移动部万向轮处于锁定状态;护理床主体的设置插入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护栏定位柱,还配置有两套可分离护栏,护栏定位柱固定连接护理床主体的床架,在可移动器与护理床主体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时,两套可分离护栏分别可拆卸地插接两组护栏定位柱,在可移动器与护理床主体分离时两套可分离护栏均与护栏定位柱分离。栏定位柱分离。栏定位柱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床
,具体来说,是一种可分离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具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转运大部分是通过轮椅或者连同病床一起转运,使用轮椅转运时,在将患者从床上转移至轮椅时需要两到三人协助,且患者会感到不舒服;使用病床转运时,病床占地面积太大,转运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够轻松将病人由平躺姿态转换为坐姿的移位器,方便对病人的转运。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2111372922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护理床分为护理床主体和可移动轮椅部分,两者在组合状态下形成一个整体床,可移动轮椅部分可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移动单元。但是现有技术的缺陷很明显,对可移动轮椅部分的锁定方案较为复杂,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能便于锁定可移动器的位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其分为护理床主体和可移动器,所述可移动器在分离后经变形以形成一个可独立移动的轮椅单元,在与护理床主体组合后展平并与护理床主体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所述可移动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撑部分、移动部支架以及若干转动连接于移动部支架下侧的滚轮;
[0006]所述可移动器的滚轮设置为自带刹车组件的移动部万向轮,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床架设有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组合时容纳可移动器的移动部支架进入的插入开口,所述可移动器在独立移动时所述移动部万向轮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可移动器在组合时所述移动部万向轮处于锁定状态;
[0007]所述护理床主体的设置插入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护栏定位柱,还配置有两套可分离护栏,所述护栏定位柱固定连接护理床主体的床架,在可移动器与护理床主体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时,两套可分离护栏分别可拆卸地插接两组护栏定位柱,在可移动器与护理床主体分离时两套可分离护栏均与护栏定位柱分离。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可以方便地切换病人的平躺姿态与坐姿,并能在病人处于坐姿状态时对病人进行转移,在病人处于平躺姿态下可以对病人进行护理,在本技术作为整床使用时,能够方便地锁定可移动器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中可移动器和护理床主体相互分离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中可移动器和护理床主体合二为一的示意图。
[0012]图3是俯瞰视角的可移动器和护理床主体相互分离的示意图。
[0013]图4是可移动器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0014]图5是可移动器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0015]图6是可移动器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0016]图7是可移动器的动作关系示意图。
[0017]图8是可移动器的侧剖示意图。
[0018]图9是可移动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

9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其分为护理床主体1和可移动器2,可移动器2在分离后经变形以形成一个可独立移动的轮椅单元(如图1所示),在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后展平并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为一个整体床(如图2所示),可移动器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撑部分、移动部支架201以及若干转动连接于移动部支架201下侧的滚轮,如图2所示,可移动器2的支撑部分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后形成一个支撑人体的整体床,可移动器2的支撑部分和护理床主体1的支撑部组合成整体床的床板部分,相当于两者结合成为护理平台,供病人休息的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与家属对病人进行护理。
[0021]护理床主体1设有若干自带刹车组件的主体万向轮104,护理床主体1也能进行全向移动。
[0022]为了便于锁定、解锁可移动器2,上述可移动器2的滚轮设置为自带刹车组件的移动部万向轮202(这种自带刹车组件的万向轮是常规部件),仅需锁定移动部万向轮202即可锁定可移动器2的位置,使得锁定操作非常方便,护理床主体1的床架101设有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组合时容纳可移动器2的移动部支架201进入的插入开口101a,可移动器2在独立移动时移动部万向轮202处于解锁状态,可移动器2在组合时移动部万向轮202处于锁定状态。
[0023]上述护理床主体1的设置插入开口101a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护栏定位柱102,还配置有两套可分离护栏103,护栏定位柱102固定连接护理床主体1的床架101,在可移动器2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时,两套可分离护栏103分别可拆卸地插接两组护栏定位柱102,从而便于限定病人的位置,使用更加安全,在可移动器2与护理床主体1分离时两套可分离护栏103均与护栏定位柱102分离,从而便于驱使可移动器2与护理床主体1分离。
[0024]如图4所示,上述可移动器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升降式护栏203,升降式护栏203可升降调节地连接移动部支架201,在可移动器2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时,经过调节,升降式护栏203的位置低于可移动器2的支撑部分,在可移动器2作为轮椅进行独立移动时,升降式护栏203可以抬上来支撑病人的双臂。
[0025]如图9所示,上述移动部支架201可拆卸地插接有直立的输液杆218,输液杆218上端固定有用于悬挂输液瓶的输液瓶吊钩219,从而便于输液。
[0026]如图5

8所示,上述可移动器2的支撑部分包括设为床架部分的、具有展平结构形态和轮椅结构形态的可变形架204,以及架在可变形架204上的、由柔性垫制成的支垫205,可变形架204在展平时就是床板,可变形架204在转变为轮椅结构形态时就是轮椅。
[0027]上述可变形架204分为背部单元204a、臀部单元204b、大腿单元204c、小腿单元204d、足部单元204e,臀部单元204b固定连接移动部支架201,背部单元204a一端上下翻转地连接臀部单元204b一端,大腿单元204c一端上下翻转地连接臀部单元204b另一端,小腿单元204d一端上下翻转地连接大腿单元204c另一端,足部单元204e上下翻转地连接小腿单元204d另一端。
[0028]上述可移动器2设有驱使可变形架204在展平结构形态和轮椅结构形态进行切换的变形驱动组件,变形驱动组件整体处于支撑部分的下侧。
[0029]上述变形驱动组件包括构成上下活动的连杆机构的电动推杆206、下连杆207、顶杆208、起背杠杆209、内支杆210、联动连杆217,下连杆207倾斜布置并以其上端为准向背部单元204a倾斜。
[0030]上述电动推杆206一端转动连接移动部支架201,电动推杆206另一端转动连接下连杆207的下端,下连杆207的上端固定连接内支杆210,内支杆210两端活动连接大腿单元204c和小腿单元204d。
[0031]上述起背杠杆209杆身转动连接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其分为护理床主体(1)和可移动器(2),所述可移动器(2)在分离后经变形以形成一个可独立移动的轮椅单元,在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后展平并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所述可移动器(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撑部分、移动部支架(201)以及若干转动连接于移动部支架(201)下侧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器(2)的滚轮设置为自带刹车组件的移动部万向轮(202),所述护理床主体(1)的床架(101)设有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组合时容纳可移动器(2)的移动部支架(201)进入的插入开口(101a),所述可移动器(2)在独立移动时所述移动部万向轮(202)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可移动器(2)在组合时所述移动部万向轮(202)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护理床主体(1)的设置插入开口(101a)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护栏定位柱(102),还配置有两套可分离护栏(103),所述护栏定位柱(102)固定连接护理床主体(1)的床架(101),在可移动器(2)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时,两套可分离护栏(103)分别可拆卸地插接两组护栏定位柱(102),在可移动器(2)与护理床主体(1)分离时两套可分离护栏(103)均与护栏定位柱(102)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器(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升降式护栏(203),所述升降式护栏(203)可升降调节地连接移动部支架(201),在可移动器(2)与护理床主体(1)组合为一个整体床时,所述升降式护栏(203)的位置低于可移动器(2)的支撑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侧向分离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器(2)的支撑部分包括设为床架部分的、具有展平结构形态和轮椅结构形态的可变形架(204),以及架在可变形架(204)上的、由柔性垫制成的支垫(205);所述可变形架(204)分为背部单元(204a)、臀部单元(204b)、大腿单元(204c)、小腿单元(204d)、足部单元(204e),所述臀部单元(204b)固定连接移动部支架(201),所述背部单元(204a)一端可上下翻转调节地连接臀部单元(204b)一端,所述大腿单元(204c)一端可上下翻转调节地连接臀部单元(204b)另一端,所述小腿单元(204d)一端可上下翻转调节地连接大腿单元(204c)另一端,所述足部单元(204e)可上下翻转调节地连接小腿单元(204d)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强郝赛赛王希彤王昱晓韩亚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