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及等离子体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及等离子体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发热雾化装置通常是利用工作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自由电子与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将电场能转化为自身动能,并最终转化为等离子体内能进行电发热的雾化装置。
[0003]根据气体放电伏安特性,在放电间隙内的气体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之前,需要在放电间隙上加上强电场以使中性气体转变为等离子体。而一旦产生了等离子体,维持加热所需要的电场强度则会显著下降。前者需要电源输出端必须提供高的开路电压,而后者需要电源维持加热的时候的输出电压显著低于开路电压(相差可达10倍以上)。这两种差异很大的工况会导致电源体积较大,发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等离子体发热雾化装置,提供一种能减小电源体积,以提升发热效率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及等离子体雾化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包括至少一电极对及引弧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电极对及引弧件,所述引弧件被配置为包括具有正投影位于所述电极对的两个电极之间的引弧状态,以使所述电极对的两个所述电极之间具有击穿导通距离及工作导通距离,所述击穿导通距离小于所述工作导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的两个所述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与处于所述引弧状态的所述引弧件之间形成引弧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与所述电极对能够彼此靠近或者远离,以具有所述引弧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与所述电极对之间能够相对平移,以具有所述引弧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与所述电极对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以具有所述引弧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固定,所述引弧件能够相对运动,以使彼此靠近或者远离。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引弧件处于能够使所述电极对的两个所述电极之间具有击穿导通距离的所述引弧状态时;所述引弧件位于所述电极对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极对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不大于4毫米;和/或所述引弧件朝向所述电极对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极对的所述两个电极中的至少一者的间距不小于0.5毫米且不大于3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喜,鲜于斌,周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