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20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包括第一顶板,还包括第二顶板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顶板卡接在第一顶板一侧,且第二顶板相当于第一顶板可拆卸,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顶端下表面,所述连接机构由第一连接板、卡接块、卡接孔、第二连接板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二顶板顶端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顶端下表面,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内侧,所述卡接孔开设在第二连接板内侧。使用时不便于进行组装和拆卸,便于进行运输,便于适应不同使用范围,有效满足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屋面构造
,尤其涉及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土建中屋面层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较大的部分,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女儿墙及避雷措施等,特殊工程时还有瓦面的施工。
[0003]专利号CN202020614800.3的公布了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涉及建筑结构
,包括:隔汽层,设置于屋面板的上侧;复合保温防水层,设置于隔汽层的上侧,包括:硬泡聚氨酯层,设置于隔汽层上方,硬泡聚氨酯层设置有找坡坡度;抗裂聚合物水泥砂浆层,设置于硬泡聚氨酯层上方;面层防水层,设置于复合保温防水层的上侧;保护层,设置于面层防水层的上侧;通过科学合理的构造层次设计、合理的选材和便捷的施工方式,配合组成耐久性好、保温性能优异、施工工法合理、操作简便快捷的近零能耗建筑屋面工程系统,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降低综合造价成本,提高整个屋面系统的性价比和应用推广度。
[0004]现有的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存在以下弊端: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组装和拆卸,便于进行运输,不能很好适应不同使用范围,不能有效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包括第一顶板,还包括第二顶板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顶板卡接在第一顶板一侧,且第二顶板相当于第一顶板可拆卸,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顶端下表面,所述连接机构由第一连接板、卡接块、卡接孔、第二连接板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二顶板顶端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顶端下表面,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内侧,所述卡接孔开设在第二连接板内侧,且卡接块与卡接孔相互卡接,所述固定螺栓啮合连接在第二连接板表面,且固定螺栓贯穿卡接块延伸至第二连接板另一侧。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卡接槽和卡接板,所述卡接槽开设在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表面,所述卡接板卡接在卡接槽内部;通过卡接槽便于卡接卡接板,从而进一步对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进行卡接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均由防水板、保温内板和隔音板组成,所述保温内板设置在防水板内侧,所述隔音板设置在保温内板内侧壁;在顶板使用时,通过第一顶板和第二板体上的保温内板能有效提高保温作用,避免热量向室内传递,从而保持室内冬
暖夏凉,通过隔音板能有效起到隔音效果,避免噪音传递向室内,不会对室内人员产生影响,有效满足使用需求,便于用于建筑屋面构造。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板一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板便于将第一顶板下端与建筑体进行连接,便于第一顶板进行安装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板一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板便于将第二顶板下端与建筑体进行连接,便于第二顶板进行安装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相互连接形成三角屋面构造,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连接机构主体由第一连接板、卡接块、卡接孔、第二连接板和固定螺栓组成,在组装时,将第二顶板下端的第一连接板上的卡接块卡接进第一顶板下表面的第二连接板的卡接孔中,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再扭动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贯穿第二连接板以及卡接孔中卡接板,有效将两者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的连接固定,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拆卸时,只需向外扭动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与板体分离即可将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分来开来,便于快速拆卸开来,从而便于进行运输,有效适应不同使用范围,有效满足使用需求;2、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主体均由防水板、保温内板和隔音板组成,保温内板和隔音板一侧固定在防水板内侧,在顶板使用时,通过保温内板能有效提高保温作用,避免热量向室内传递,从而保持室内冬暖夏凉,通过隔音板能有效起到隔音效果,避免噪音传递向室内,不会对室内人员产生影响,有效满足使用需求,便于用于建筑屋面构造。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一顶板;3、连接机构;4、卡接槽;5、卡接板;6、第二顶板;7、第二固定板;201、防水板;202、保温内板;203、隔音板;301、第一连接板;302、卡接块;303、卡接孔;304、第二连接板;30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包括第一顶板2,还包括第二顶板6和连接机构3,所述第二顶板6卡接在第一顶板2一侧,且第二顶板6相当于第一顶板2可拆卸,所述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2和第二顶板6顶端下表面,所述连接机构3由第一连接板301、卡接块302、卡接孔303、第二连接板304和固定螺栓305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301固定连接在第二顶板6顶端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304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2顶端下表面,所述卡接块30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内侧,所述卡接孔303开设在第二连接板304内侧,且卡接块302与卡接孔303相互卡接,所述固定螺栓305啮合连接在第二连接板304表面,且固定螺栓305贯穿卡接块302延伸至第二连接板304另一侧。
[0019]其中,还包括卡接槽4和卡接板5,所述卡接槽4开设在第一顶板2和第二顶板6上表
面,所述卡接板5卡接在卡接槽4内部,所述第一顶板2和第二顶板6均由防水板201、保温内板202和隔音板203组成,所述保温内板202设置在防水板201内侧,所述隔音板203设置在保温内板202内侧壁;在顶板使用时,通过第一顶板2和第二板体上的保温内板202能有效提高保温作用,避免热量向室内传递,从而保持室内冬暖夏凉,通过隔音板203能有效起到隔音效果,避免噪音传递向室内,不会对室内人员产生影响,有效满足使用需求,便于用于建筑屋面构造。
[0020]其中,所述第一顶板2一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二顶板6一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7;通过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7便于将第一顶板2和第二顶板6下端与建筑体进行连接,便于第一顶板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零能耗建筑屋面构造,包括第一顶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顶板(6)和连接机构(3),所述第二顶板(6)卡接在第一顶板(2)一侧,且第二顶板(6)相当于第一顶板(2)可拆卸,所述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2)和第二顶板(6)顶端下表面,所述连接机构(3)由第一连接板(301)、卡接块(302)、卡接孔(303)、第二连接板(304)和固定螺栓(305)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301)固定连接在第二顶板(6)顶端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304)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2)顶端下表面,所述卡接块(30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内侧,所述卡接孔(303)开设在第二连接板(304)内侧,且卡接块(302)与卡接孔(303)相互卡接,所述固定螺栓(305)啮合连接在第二连接板(304)表面,且固定螺栓(305)贯穿卡接块(302)延伸至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泰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