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511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行走装置、抓取工装、物流线体、暂存料车、翻转台和拼装工作台,所述的抓取工装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用于抓取散热器片;物流线体将散热器片从片式散热器生产线上运输至行走装置的抓取位置;翻转台用于散热器片的正反面换向;暂存料车用于片式散热生产线的散热片无法向拼装工作台插片时,进行临时储存;控制单元分别与抓取工装和翻转台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本独立的前段片式散热器合片生产线和后段的焊接拼装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串联成连续生产线,取消这两段工位的人工干预环节,以机代人,完成该段工序;生产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隐患低。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隐患低。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隐患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输变电行业中片式散热器的专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输变电行业中,散热器片用于大型变压器箱体散热使用。散热器片由两片薄钢板拼焊而成,长度从1000

4000mm,重量最大约40kg。
[0003]目前,散热器片经过生产设备得到合片后,由人工搬运至物料托盘,待托盘堆满后,由车间行车将托盘吊运至车间暂存库房。当后续工艺的拼装工作台需要散热器合片时,由工人再次使用行车将装有散热器片的托盘吊运至拼装工作台旁边,再由两名工人合作将合片,逐片插入焊接拼装工作台内。该工艺方式导致人工需要完成卸片、装片的工作,每天搬运不低于100片左右的合片,需要2名工人完成该工作,这就造成该工序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由于运输采用行车空中运输,这就导致具有随时掉落脱钩的风险,此处存在安全隐患。
[0004]在散热器片的转运过程需要一段暂存库房,这就需要浪费一定的厂房空间用于库房,浪费一定的生产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人工输送存在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本技术中减少了该工位人工数量及人工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行走装置、抓取工装、物流线体、暂存料车、翻转台和拼装工作台,所述的抓取工装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用于抓取散热器片;物流线体将散热器片从片式散热器生产线上运输至行走装置的抓取位置;翻转台用于散热器片的正反面换向;暂存料车用于片式散热生产线的散热片无法向拼装工作台插片时,进行临时储存;控制单元分别与抓取工装和翻转台电信号连接;行走装置分布在物流线体和拼装工作台之间,物流线体尾端的两侧分别为翻转台和暂存料车。
[0008]所述的行走装置为带有行走第七轴的六轴机器人。
[0009]所述的抓取工装包括电磁铁、桁架和定位器,所述的桁架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与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的定位器设在桁架内,且位于行走装置与桁架连接点的正下方;桁架的下端设有电磁铁安装支架,电磁铁设在电磁铁安装支架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定位器、电磁铁分别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
[0010]所述的电磁铁布置成双排长条列形式布置在电磁铁安装支架上,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器控制电磁铁的打开与闭合,所述的电磁铁控制器设在桁架内,并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
[0011]所述的电磁铁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对称设在底板的两端,形成U形框,两个侧板卡在桁架的外侧壁上并进行固定,底板与桁架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侧板上开有减重孔。
[0012]所述的翻转台包括翻转气缸、夹持气缸和机架,所述的翻转气缸和夹持气缸均设在机架上,所述的翻转气缸和夹持气缸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所述的翻转台的机架内部布置有多排梳齿板。
[0013]所述的暂存料车包括导轨底座、导轮料车、驱动装置、定位机构和梳齿托盘,所述的导轮料车设在导轨底座上,驱动装置与导轮料车连接,所述的定位机构设在导轮料车上,所述的导轮料车内设有梳齿托盘。
[0014]所述的物流线体为链条式辊筒传输机构,具有正反向运动的功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提供的该系统用于将片式散热器前段的生产线制造的散热器合片,通过本技术直接搬运插片(散热器片)至后段的焊接拼装工作台中。
[0017]本技术中,电磁铁安装支架一方面起到固定电磁铁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电磁铁支架采用碳钢件制成,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对称设在底板的两端,形成U形框,两个侧板卡在桁架的外侧壁上并进行固定,底板与桁架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侧板上开有减重孔。其中,减重孔可减轻电磁铁支架的整体重量。电磁铁安装支架的底板与桁架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机器人在抓取时,机器人的下压压力大,会产生反作用力,这个间隙保证机器人抓取时,反弹的作用力不会直接顶到桁架上,电磁铁安装支架的底板与桁架的下表面不接触,且存在间隙,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证不对桁架及机器人产生大的反作用力,不会破坏机器人的行程稳定性。
[0018]本技术中机器人上连接的抓取工装通过机器人实现多角度旋转,保证抓取工装可以够得到物流线体末端、暂存料车、翻转台和拼装工作台,然后进行后续的一系列作业。
[0019]本技术通过物流线体传输至机器人抓取位置并定位后,由机器人将其吸取并插入拼装工作台内。对于需要换向的散热片,机器人从物流线体上抓取后,将其放置翻转台上,并换向抓取再插入拼装台内。当拼装台正在人工焊接时,机器人可将散热片插入暂存料车,保证前端生产线不停止生产时,本技术不存在堵料问题。当拼装台可以再次插入时,机器人分别从传输线和暂存料车上取料,按照上述过程插入拼装台,完成拼装插入工作。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生产,无需人工介入,同时,减少了该工位的工人数量,节省人力成本;节省了库存面积,优化了车间布局。
[0020]本技术通过机器人游走在物流线体、暂存料车、翻转台和拼装工作台之间,以机代人,将散热器片从物流线体抓取并插入拼装工作台内。本技术生产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隐患低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中行走装置与物流线体分布的主视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暂存料车与行走装置分布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结构分布俯视图。
[0025]图中,附图标记为:1、行走装置;2、抓取工装;3、物流线体;4、暂存料车;5、翻转台;6、拼装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为了克服现有人工输送存在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图1

3所示的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本技术中减少了该工位人工数量及人工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0028]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行走装置1、抓取工装2、物流线体3、暂存料车4、翻转台5和拼装工作台6,所述的抓取工装2安装在行走装置1上,用于抓取散热器片;物流线体3将散热器片从片式散热器生产线上运输至行走装置1的抓取位置;翻转台5用于散热器片的正反面换向;暂存料车4用于片式散热生产线的散热片无法向拼装工作台6插片时,进行临时储存;控制单元分别与抓取工装2和翻转台5电信号连接;行走装置1分布在物流线体3和拼装工作台6之间,物流线体3尾端的两侧分别为翻转台5和暂存料车4。
[0029]本技术中,如图2所示,行走装置1为机器人,物流线体3将散热器片从片式散热器生产线上运输至物流线体3的末端,使得机器人可以抓取到;机器人及其行走轴是在各个设备之间转运散热器片的行走机构。本技术中,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行走装置(1)、抓取工装(2)、物流线体(3)、暂存料车(4)、翻转台(5)和拼装工作台(6),所述的抓取工装(2)安装在行走装置(1)上,用于抓取散热器片;物流线体(3)将散热器片从片式散热器生产线上运输至行走装置(1)的抓取位置;翻转台(5)用于散热器片的正反面换向;暂存料车(4)用于片式散热生产线的散热片无法向拼装工作台(6)插片时,进行临时储存;控制单元分别与抓取工装(2)和翻转台(5)电信号连接;行走装置(1)分布在物流线体(3)和拼装工作台(6)之间,物流线体(3)尾端的两侧分别为翻转台(5)和暂存料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1)为带有行走第七轴的六轴机器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散热器自动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取工装(2)包括电磁铁、桁架和定位器,所述的桁架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与行走装置(1)连接,所述的定位器设在桁架内,且位于行走装置(1)与桁架连接点的正下方;桁架的下端设有电磁铁安装支架,电磁铁设在电磁铁安装支架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定位器、电磁铁分别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豪刘晶董涛刘利军胡礼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