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组合物、应用其的光学膜、制备方法及偏光板技术

技术编号:366508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眩组合物及应用其制备而成的光学膜、偏光板,防眩组合物中应用了硅溶胶,硅溶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通过特定的滴加方式,活性小分子可以吸附到硅溶胶颗粒表面上,使粒径增大到1μm~3μm,通过增大的硅溶胶颗粒起到漫反射作用,雾度可达到3%以下。将本申请制备而成的光学膜应用于偏光板上,可做内保护层使用,具有低雾度、透过率高、硬度高、耐划伤等优异特点,且光学膜中的颗粒细腻、分散均一,防眩光、防反射效果好,该偏光板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画面色彩还原度高,清晰度高。清晰度高。清晰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组合物、应用其的光学膜、制备方法及偏光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膜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防眩组合物、应用其的光学膜、制备方法及偏光板。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的智能电视、手机、平板PC等各种电子光学膜广泛应用由偏光板为基础零件制备而成的液晶、OLED等显示装置,然而这种移动设备在使用时,位于人眼观察侧的显示装置中的偏光板容易发生眩光污染。眩光的来源之一是环境中亮度极高的光源照射到偏光板上,经偏光板反射而形成的反射光。显示装置自身发出的光与环境中光源在显示装置上形成的反射光相互叠加共同形成眩光。长期使用这种带眩光的电子光学膜不但会造成视觉上的不适应感,而且还会损害视觉甚至引起失明。因此,市场上各类显示装置的表面均贴合有防眩光膜。
[0003]现有的贴在显示装置表面的防眩光学膜一般是通过在涂布液中添加防眩粒子,当光源照射到光学膜表面经过防眩粒子会发生漫反射,降低眩光。但此种方法透过率低,雾度高,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防眩组合物及应用其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为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3~8的聚氨酯丙烯酸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改性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官能度2~6的丙烯酸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为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1.4

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小分子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或聚醚改性含丙烯酸类官能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若娜张均铭严兵华施明志张良宝陈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恒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