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前后联合脊柱侧凸矫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50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科脊柱侧凸患者的矫形内固定治疗器械,它由椎体椎弓根螺栓及其连接扣、椎体螺栓和矫形棒组成,椎体椎弓根螺栓为骨螺纹螺杆结构,其头端为机械螺纹头,其尾端为台阶膨大圆柱体,该圆柱体上设有与其轴线呈一定角度的内螺纹通孔,该台阶圆柱体的端面设有定位孔;连接扣为一异形圆筒体,该圆筒体中间开有U型槽,其封口端外壁向外整体连有凸伸块,该凸伸块上设有螺孔,异形圆筒体的U型槽的槽口内径与矫形棒外径相吻合,其U型槽槽口的筒体内、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内芯和外套配接;椎体螺栓为一直杆,其前端为螺纹头,椎体螺栓的后端为膨大的圆筒体,且圆筒体向后开有U型槽,对应该U型槽在膨大圆筒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锁扣内芯和锁扣外套配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科脊柱侧凸患者的矫形内固定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脊柱侧凸治疗的器械已有很多,如CD、TSRH、Isola、USS、Moss Miami和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等。它们各有利弊。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椎骨结构多为异常,椎体旋转,骨性标记不清,给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手术带来困难。而放置钩等,矫形力量较椎弓根钉弱。目前对于重度脊柱侧凸的治疗,倾向于前路松解,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需前后路联合,一次或两次完成。目前脊柱侧凸矫形中,棍棒的放置主要有前路和后路两种,固定螺钉有椎体钉和椎弓根钉。对于目前前路矫形手术,椎体钉及矫形棍位于脊柱的前、中柱交界处附近,它的矫形作用只通过前柱和中柱来完成,不是三柱三维固定。而后路手术只是螺钉经椎弓根贯穿三柱,而矫形棍却放置于后柱,螺钉尖端为了安全而常常不能完全进入前柱,且螺钉尖端远离矫形棍,矫形力减弱,且植骨在后柱,为张力侧,术后前、中柱的生长可能引起矫形效果的丢失。至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解决重度脊柱侧凸治疗问题的前后联合内固定矫正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能有效解决重度脊柱侧凸治疗问题的经椎弓根前后联合脊柱侧凸矫正系统,它是一种更符合生物力学的三维三柱矫形器械系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经椎弓根前后联合脊柱侧凸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椎体椎弓根螺栓及其连接扣、椎体螺栓和矫形棒组成,椎体椎弓根螺栓为骨螺纹螺杆结构,其头端为机械螺纹头,其尾端为台阶膨大圆柱体,该圆柱体上设有与其轴线呈一定角度的内螺纹通孔,该台阶圆柱体的端面设有定位孔;连接扣为一异形圆筒体,该圆筒体中间开有U型槽,其封口端外壁向外整体连有凸伸块,该凸伸块上设有与椎体椎弓根螺栓机械螺纹头端相吻合的螺孔,以便与椎体椎弓根螺栓的头端配合旋接,并由锁扣螺母旋进压紧,异形圆筒体的U型槽的槽口内径与矫形棒外径相吻合,其U型槽槽口的筒体内、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内芯和具有内螺纹的外套配接;椎体螺栓为一直杆,其前端为与椎体椎弓根螺栓尾端膨大圆柱体上内螺纹通孔相吻合的螺纹头,以便相互旋接在一起,椎体螺栓的后端为膨大的圆筒体,且圆筒体向后开有与矫形棒外径相吻合的U型槽,对应该U型槽在膨大圆筒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锁扣内芯和具有内螺纹的锁扣外套配接。本技术器械系统从更安全性、更科学性出发,而推出的一种更符合生物力学的三维三柱矫形器械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内固定方法。虽然手术也是需两次完成,但与上述有所不同。椎弓根螺钉是由前路经椎体拧入椎弓根的,配备有特制的椎弓根定位器,保证了椎弓根钉拧入的安全性。本技术器械特点是通过椎体螺栓和完全贯穿前、中、后三柱的椎体-椎弓根螺栓,两者由机械螺纹连接起来,矫形时力量强大,无拔钉之忧,两根矫形棍分别放置于前中柱和后柱上,矫形力量分布均匀,生物力学合理。脊柱侧凸患者的椎体旋转常常和侧凸程度成比例,即侧凸越重旋转越大,对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侧凸越重椎弓根螺钉植入越难,危险性越大,而本技术器械特点是,前路在定位器的定位保证下进行,相对较安全,相反因椎体旋转,椎体前缘转向侧方,由前路凸侧安放椎体-椎弓根钉变的更加容易起来。本技术器械使用时,一期手术前路松解、矫形固定、植骨;二期手术只作后路切开,显露螺栓,安放矫形棍,不须打椎弓根螺钉,不用定位照相,既安全又省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矫正系统的器械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矫正系统由椎体椎弓根螺栓1及其连接扣2、椎体螺栓3和矫形棒4组成,椎体椎弓根螺栓1为骨螺纹螺杆结构,其头端为机械螺纹头5,其尾端为台阶膨大圆柱体6,该圆柱体6上设有与其轴线呈一定角度(通常在30-150度范围,优选50-90度左右)的内螺纹通孔7,该台阶圆柱体6的端面设有定位孔8;连接扣2为一异形圆筒体,该圆筒体中间开有U型槽9,其封口端外壁向外整体连有凸伸块10,该凸伸块10上设有与椎体椎弓根螺栓1机械螺纹头端5相吻合的螺孔11,以便与椎体椎弓根螺栓1的头端5配合旋接,并由锁扣螺母12旋进压紧,异形圆筒体的U型槽9的槽口内径与矫形棒4外径相吻合,其U型槽9槽口的筒体内、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内芯13和具有内螺纹的外套14配接;椎体螺栓3为一直杆,它的外壁可以是光面,但最好为磨毛面,以便与骨组织密切结合,其前端为与椎体椎弓根螺栓1尾端膨大圆柱体6上内螺纹通孔7相吻合的螺纹头15,以便相互旋接在一起,椎体螺栓3的后端为膨大的圆筒体16,且圆筒体16向后开有与矫形棒4外径相吻合的U型槽17,对应该U型槽17在膨大圆筒体16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锁扣内芯18和具有内螺纹的锁扣外套19配接。本技术矫正系统通常有各种规格的椎体椎弓根螺栓1、椎体螺栓3及矫形棒4,以满足各种尺寸需要患者的要求。使用时,先将多根椎体椎弓根螺栓1并排拧入侧凸患者的需要矫形的侧凸脊柱椎体、椎根弓内并使它们的头端穿出脊柱后部结构,再将同样数量的椎体螺栓3并排穿过患者同一椎体,使它们的前端螺纹头15旋入各自对应的椎体椎弓根螺栓1尾端台阶膨大圆柱体6上的内螺纹通孔7内,它们的方向定位通过定位器插入椎体椎弓根螺栓1尾端圆柱体6端面的定位孔8来实现。在各椎体螺栓3后端膨大圆筒体16的U型槽17内装入一根预弯好的矫形棒4,并通过工具使矫形棒4转至理想矫形位置,然后用锁扣内芯18和锁扣外套19将该矫形棒4锁紧。在各椎体椎弓根螺栓1的头端,将各连接扣2上凸伸块10的螺孔11旋接在各自对应的椎体椎弓根螺栓1的机械螺纹头端5再用锁扣螺母12压住锁紧,再将另一根预弯好的矫形棒4装入各连接扣2的U型槽9内,最后通过各自的内芯13和外套14将该矫形棒4锁紧。由于本技术的连接扣2和椎体螺栓3均采用了内芯和外套的双锁紧结构,故可大大提高矫形棒4的稳固性,可防止它们松动。权利要求1.一种经椎弓根前后联合脊柱侧凸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椎体椎弓根螺栓及其连接扣、椎体螺栓和矫形棒组成,椎体椎弓根螺栓为骨螺纹螺杆结构,其头端为机械螺纹头,其尾端为台阶膨大圆柱体,该圆柱体上设有与其轴线呈一定角度的内螺纹通孔,该台阶圆柱体的端面设有定位孔;连接扣为一异形圆筒体,该圆筒体中间开有U型槽,其封口端外壁向外整体连有凸伸块,该凸伸块上设有与椎体椎弓根螺栓机械螺纹头端相吻合的螺孔,以便与椎体椎弓根螺栓的头端配合旋接,并由锁扣螺母旋进压紧,异形圆筒体的U型槽的槽口内径与矫形棒外径相吻合,其U型槽槽口的筒体内、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内芯和具有内螺纹的外套配接;椎体螺栓为一直杆,其前端为与椎体椎弓根螺栓尾端膨大圆柱体上内螺纹通孔相吻合的螺纹头,以便相互旋接在一起,椎体螺栓的后端为膨大的圆筒体,且圆筒体向后开有与矫形棒外径相吻合的U型槽,对应该U型槽在膨大圆筒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锁扣内芯和具有内螺纹的锁扣外套配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椎弓根前后联合脊柱侧凸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椎弓根螺栓尾端膨大圆柱体上的内螺纹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椎弓根前后联合脊柱侧凸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椎体椎弓根螺栓及其连接扣、椎体螺栓和矫形棒组成,椎体椎弓根螺栓为骨螺纹螺杆结构,其头端为机械螺纹头,其尾端为台阶膨大圆柱体,该圆柱体上设有与其轴线呈一定角度的内螺纹通孔,该台阶圆柱体的端面设有定位孔;连接扣为一异形圆筒体,该圆筒体中间开有U型槽,其封口端外壁向外整体连有凸伸块,该凸伸块上设有与椎体椎弓根螺栓机械螺纹头端相吻合的螺孔,以便与椎体椎弓根螺栓的头端配合旋接,并由锁扣螺母旋进压紧,异形圆筒体的U型槽的槽口内径与矫形棒外径相吻合,其U型槽槽口的筒体内、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内芯和具有内螺纹的外套配接;椎体螺栓为一直杆,其前端为与椎体椎弓根螺栓尾端膨大圆柱体上内螺纹通孔相吻合的螺纹头,以便相互旋接在一起,椎体螺栓的后端为膨大的圆筒体,且圆筒体向后开有与矫形棒外径相吻合的U型槽,对应该U型槽在膨大圆筒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它们分别与相吻合的具有外螺纹的锁扣内芯和具有内螺纹的锁扣外套配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广平赵建宁王与荣黎介寿陈跃先许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