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503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制备
,涉及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式I)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的重要中间体。
[0003][0004]目前文献报道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
[0005]方法一:CN 108610290A公开的以对氯苯胺为原料,经米尔文芳基化生成对氯苯丙酮,然后氯化制得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路线如下:
[0006][0007]此工艺虽然采用较为便宜的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但经过重氮化、米尔文芳基化、氯化后制得产品,总收率低于65%,且使用了刺激性毒性气体氯气,最后进行氯化步骤,因空间位阻及定位效应问题,导致异构体较多,分离困难。
[0008]方法二:WO2010063700中公开的以2,4,6

三氯苯甲醛为原料经过Henry反应生成硝基苯乙烯化合物,然后再还原水解制得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路线如下:
[0009][0010]此工艺后处理较为繁琐,总收率不足50%,硝基乙烷易爆,工业化生产风险较高,铁粉还原,污染大。
[0011]方法三:CN 104144914B和CN104136409B公开的以2,4,6

三氯苯胺为原料,与有机亚硝酸酯重氮化、再与乙酸异丙烯酯进行米尔文芳基化制备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路线如下:
[0012][0013]此工艺中反应时间较长,达到6h,催化剂铜盐用量大,需1

20mol%,造成铜金属回收困难,成本高;原料亚硝酸叔丁酯和乙酸异丙烯酯摩尔用量较低时,反应收率低,仅40

60%,摩尔用量高收率会有改善,但是导致成本增加,废水中副产叔丁醇和乙酸多,回收难度,三废量大,COD高;相对于三氯苯胺,乙酸异丙烯酯过量3倍,亚硝酸叔丁酯过量1.5倍时,未给出含量,具体收率不详。该工艺为了达到较好的反应效果,优选采用极性溶剂增加传质效果如丙酮、乙腈等,但是该类容易水溶性好,沸点低,工业化生产中回收难度较大,损失多,且价格昂贵,导致最终成本增加;且反应放热量大,反应过程中有一定量易爆的重氮盐存在,釡式反应器在传质传热方面控制效果低,存在安全风险,不利于工业化放大。
[001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效率高,易于连续化、规模化的技术来生产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

技术实现思路

[001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安全高效,易于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0016]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以2,4,6

三氯苯胺、有机亚硝酸酯和乙酸异丙烯酯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下于微通道连续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通道连续反应器可以应用现有技术的微通道反应器,优选地,所述微通道连续反应器包括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反应模块和淬灭模块,其中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分别与反应模块串联连接,反应模块与淬灭模块串联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1)将原料2,4,6

三氯苯胺和溶剂送入第一预热模块进行预热;
[0021](2)将有机亚硝酸酯、乙酸异丙烯酯和混有催化剂的溶剂送入第二预热模块进行预热;
[0022](3)将步骤(1)和步骤(2)预热后的料液送入反应模块混合反应,随后进入淬灭模块降温,得到所述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
[0023]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2)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甲苯、乙腈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更进一步优选价格便宜的甲苯。
[0024]优选地,步骤(1)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例如0℃、5℃、10℃、20℃、30℃、40℃、50℃、60℃、70℃、80℃、90℃、100℃或110℃,优选50~80℃。
[0025]优选地,步骤(2)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例如0℃、5℃、10℃、20℃、30℃、40℃、50℃、60℃、70℃、80℃、90℃、100℃或110℃,优选50~80℃。
[0026]优选地,步骤(2)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为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正丁酯、亚硝酸甲酯、亚硝酸乙酯或亚硝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亚硝酸叔丁酯和/或亚硝酸甲酯。其中,亚硝酸甲酯可以气体形式,精确计量后直接通入,也可以配置成溶液进料。
[0027]优选地,步骤(2)所述催化剂为五水硫酸铜、氯化亚铜或碘化亚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氯化亚铜和/或五水硫酸铜。需要说明的是,催化剂所在的储液罐需时刻保持搅拌,使催化剂可以溶解或均匀的悬浮在溶剂中,确保其可以均匀地参与反应。
[0028]优选地,步骤(2)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与2,4,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2,4,6

三氯苯胺、有机亚硝酸酯和乙酸异丙烯酯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下于微通道连续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连续反应器包括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反应模块和淬灭模块,其中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分别与反应模块串联连接,反应模块与淬灭模块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溶解在溶剂中的2,4,6

三氯苯胺送入第一预热模块进行预热;(2)将有机亚硝酸酯、乙酸异丙烯酯和混有催化剂的溶剂送入第二预热模块进行预热;(3)将步骤(1)和步骤(2)预热后的料液送入反应模块混合反应,随后进入淬灭模块降温,得到所述1

(2,4,6

三氯

苯基)


‑2‑
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甲苯、乙腈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更进一步优选甲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优选50~80℃;优选地,步骤(2)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优选50~80℃。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为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正丁酯、亚硝酸甲酯、亚硝酸乙酯或亚硝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亚硝酸叔丁酯和/或亚硝酸甲酯;优选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丙连王建博丁亚伟于保青赵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