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486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汇水区管网、第二汇水区管网、第一转输箱涵、第二转输箱涵、第三转输箱涵、第一分流井、第二分流井、调蓄池、排水走廊、污水处理厂、一体化净化设备、生态渠、活水循环泵、取水井和下游渠道。该系统实现了对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的调蓄净化,保证了排水走廊及下游渠道的水质,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面源污染和雨污水混接问题日渐突出,城市初期雨水给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同时目前对自然雨水、道路冲洗水管理较弱,初期雨水大多直接排入水体使得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中,初期雨水污染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径流初期雨水中携带了较多的悬浮或溶解性的各类污染物,污染物会随着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最后流入城市河道,造成河道水质变差,而且,水域中微生物降解这些污染物的速度很慢甚至很难降解,导致湖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不断累积造成水华爆发、鱼类死亡、水质恶化等不良环境影响,产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的调蓄净化,保证了排水走廊及下游渠道的水质,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汇水区上游的第一汇水区管网、位于汇水区下游的第二汇水区管网、用于收集汇水区内初期雨水和旱季污水的调蓄池、用于泄洪的排水走廊、污水处理厂、用于临时分散式处理污水的一体化净化设备、用于生态净化污水的生态渠、活水循环泵、取水井、用于承接干净出水的下游渠道;第一汇水区管网的出水通过第一转输箱涵转输至第一分流井,第一分流井的初期雨水通过第二转输箱涵转输至调蓄池、后期雨水进入排水走廊,第二汇水区管网的出水通过第三转输箱涵转输至第二分流井,第二分流井的初期雨水进入调蓄池、后期雨水进入下游渠道,调蓄池的出水分别连接污水处理厂和一体化净化设备,一体化净化设备的出水分别地连接生态渠和下游渠道,生态渠的出水自然溢流至排水走廊,活水循环泵用于将排水走廊中的水提升至生态渠上游实现活水循环,取水井用于抽取排水走廊中的水至一体化净化设备,污水处理厂和排水走廊的出水均接入下游渠道。
[0006]优选地,排水走廊建成为城市景观公园渠道。
[0007]优选地,生态渠设置有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生态浮岛、曝气增氧设备。
[0008]优选地,调蓄池的容积根据汇水区的面积及汇流时间确定,确保收集到的初期雨水和旱季污水不会溢流。
[0009]优选地,第一分流井和第二分流井通过设置一定的截流深度对初期雨水截流,以4mm~8mm深度的水量作为汇水区的截流水量。
[0010]优选地,取水井位于活水循环泵的下游。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工作时:第一汇水区管网、第二汇水区管网、第一转输箱涵、第二转输箱涵、第三转
输箱涵、第一分流井、第二分流井实现对汇水区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的收集、转输与截流,保证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截流至调蓄池,防止初期雨水和污水进入下游渠道引起水体黑臭;调蓄池实现对收集到的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的调蓄,提高系统的截污净化的调节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排水走廊保证在大暴雨来临时能够及时将汇水区内的雨水迅速排放至下游渠道,避免系统失效;调蓄池将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输送给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至下游渠道,当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尚不能满足系统处理水量要求时,调蓄池的出水切换至一体化净化设备,一体化净化设备临时对调蓄池的出水进行净化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处理后的水质达标时即可排入下游渠道,水质不达标则排至生态渠进行进一步的生态净化处理,生态渠的出水自然溢流至排水走廊,活水循环泵将排水走廊中的水提升至生态渠上游,再继续由生态渠进行生态净化处理,从而实现排水走廊和生态渠的活水循环,防止水体黑臭,排水走廊内的水质达标时即可排入下游渠道,当排水走廊的水质较差时,取水井工作将排水走廊中的水抽至一体化净化设备,再继续由一体化净化设备进行净化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对多重水源的水进行净化处理。
[0013]该系统实现了对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的调蓄净化,保证了排水走廊及下游渠道的水质,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对于城市水环境提升及水环境稳定高效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汇水区上游的第一汇水区管网、位于汇水区下游的第二汇水区管网、用于收集汇水区内初期雨水和旱季污水的调蓄池、用于泄洪的排水走廊、污水处理厂、用于临时分散式处理污水的一体化净化设备、用于生态净化污水的生态渠、活水循环泵、取水井、用于承接干净出水的下游渠道;第一汇水区管网的出水通过第一转输箱涵转输至第一分流井,第一分流井的初期雨水通过第二转输箱涵转输至调蓄池、后期雨水进入排水走廊,第二汇水区管网的出水通过第三转输箱涵转输至第二分流井,第二分流井的初期雨水进入调蓄池、后期雨水进入下游渠道,调蓄池的出水分别连接污水处理厂和一体化净化设备,一体化净化设备的出水分别地连接生态渠和下游渠道,生态渠的出水自然溢流至排水走廊,活水循环泵用于将排水走廊中的水提升至生态渠上游实现活水循环,取水井用于抽取排水走廊中的水至一体化净化设备,污水处理厂和排水走廊的出水均接入下游渠道。
[0017]如图1所示,工作时:第一汇水区管网、第二汇水区管网、第一转输箱涵、第二转输箱涵、第三转输箱涵、第一分流井、第二分流井实现对汇水区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的收集、转输与截流,保证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截流至调蓄池,防止初期雨水和污水进入下游渠道引起水体黑臭;调蓄池实现对收集到的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的调蓄,提高系统的截污净化的调节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排水走廊保证在大暴雨来临时能够及时将汇水区内的雨水迅速排放至下游渠道,避免系统失效;调蓄池将初期雨水及混接污水输送给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至下游渠道,当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尚不能满足系统处理水量
要求时,调蓄池的出水切换至一体化净化设备,一体化净化设备临时对调蓄池的出水进行净化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处理后的水质达标时即可排入下游渠道,水质不达标则排至生态渠进行进一步的生态净化处理,生态渠的出水自然溢流至排水走廊,活水循环泵将排水走廊中的水提升至生态渠上游,再继续由生态渠进行生态净化处理,从而实现排水走廊和生态渠的活水循环,防止水体黑臭,排水走廊内的水质达标时即可排入下游渠道,当排水走廊的水质较差时,取水井工作将排水走廊中的水抽至一体化净化设备,再继续由一体化净化设备进行净化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对多重水源的水进行净化处理。
[001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水走廊建成为城市景观公园渠道,可以起到景观、休闲、泄洪、生态等多重功能。
[001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生态渠设置有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生态浮岛、曝气增氧设备,大大提高了初期雨水及污水的净化效果,同时也起到很好的城市景观效果。
[002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蓄池的容积根据汇水区的面积及汇流时间确定,确保收集到的初期雨水和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汇水区上游的第一汇水区管网、位于汇水区下游的第二汇水区管网、用于收集汇水区内初期雨水和旱季污水的调蓄池、用于泄洪的排水走廊、污水处理厂、用于临时分散式处理污水的一体化净化设备、用于生态净化污水的生态渠、活水循环泵、取水井、用于承接干净出水的下游渠道;第一汇水区管网的出水通过第一转输箱涵转输至第一分流井,第一分流井的初期雨水通过第二转输箱涵转输至调蓄池、后期雨水进入排水走廊,第二汇水区管网的出水通过第三转输箱涵转输至第二分流井,第二分流井的初期雨水进入调蓄池、后期雨水进入下游渠道,调蓄池的出水分别连接污水处理厂和一体化净化设备,一体化净化设备的出水分别地连接生态渠和下游渠道,生态渠的出水自然溢流至排水走廊,活水循环泵用于将排水走廊中的水提升至生态渠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鹏刘标姜家良赵芳付雄艾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