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82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铝模板、爬架和卡扣组件,铝模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铝模板的一侧上固定有两个L形板,L形板底板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铝模板位于连接板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上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部上安装有插接杆,且插接杆与插接槽滑动连接,插接槽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卡扣组件,便于对铝模板的进行固定和拆卸,比较方便省力,省去了用螺栓固定的麻烦,也方便了铝模板和爬架之间的连接固定,比较实用和完善,设置的伸缩管、转动块和丝杆,便于对丝杆伸缩的长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连接情况进行调节。连接情况进行调节。连接情况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具体为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简称,国外也叫跳模;它由爬升模板、爬架(也有的爬模没有爬架)和爬升设备三部分组成,在施工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和桥墩筀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由于具备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这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铝模+爬架”是当前建造体系的标准框架配置,现有的铝模固定装置,难以与爬架连接配合,对铝模板安装和固定比较繁琐和费力,降低了安装效率,对铝模板与爬架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时,不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节,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设置的卡扣组件,便于对铝模板的进行固定和拆卸,比较方便省力,省去了用螺栓固定的麻烦,也方便了铝模板和爬架之间的连接固定,比较实用和完善,设置的伸缩管、转动块和丝杆,便于对丝杆伸缩的长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连接情况进行调节。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模板(1)、爬架(2)和卡扣组件(3),所述铝模板(1)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3);所述卡扣组件(3)包括L形板(31)、第一限位块(32)、连接板(33)、第一限位槽(34)、第二限位块(35)、弧形卡环(36)、插接槽(37)、插接杆(38)、卡槽(39)、弹簧(310)、第二限位槽(311)、第三限位块(312)和推杆(313),所述铝模板(1)的一侧上固定有两个L形板(31),所述L形板(31)底板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33),所述铝模板(1)位于连接板(33)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35),所述第二限位块(35)的一侧上开设有插接槽(37),所述插接槽(37)的内部安装有插接杆(38),且插接杆(38)与插接槽(37)滑动连接,所述插接槽(37)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弹簧(310),且弹簧(310)的另一端焊接于插接杆(38)的外壁,所述连接板(33)的两侧上对应插接杆(38)均开设有卡槽(39),且卡槽(39)的内壁与插接杆(38)的一端外壁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35)的一侧上对应插接槽(37)贯通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11),所述插接杆(38)的一侧上对应第二限位槽(311)固定有第三限位块(312),所述第三限位块(312)穿过第二限位槽(311)内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推杆(313),所述第二限位块(35)的外壁上对应推杆(313)固定有弧形卡环(36),且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朗蒋权罗政苏鹏李舒曾玉春刘辉黎浩镔曹高峰问长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