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82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铝模板、爬架和卡扣组件,铝模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铝模板的一侧上固定有两个L形板,L形板底板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铝模板位于连接板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上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部上安装有插接杆,且插接杆与插接槽滑动连接,插接槽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卡扣组件,便于对铝模板的进行固定和拆卸,比较方便省力,省去了用螺栓固定的麻烦,也方便了铝模板和爬架之间的连接固定,比较实用和完善,设置的伸缩管、转动块和丝杆,便于对丝杆伸缩的长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连接情况进行调节。连接情况进行调节。连接情况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具体为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简称,国外也叫跳模;它由爬升模板、爬架(也有的爬模没有爬架)和爬升设备三部分组成,在施工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和桥墩筀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由于具备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这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铝模+爬架”是当前建造体系的标准框架配置,现有的铝模固定装置,难以与爬架连接配合,对铝模板安装和固定比较繁琐和费力,降低了安装效率,对铝模板与爬架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时,不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节,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设置的卡扣组件,便于对铝模板的进行固定和拆卸,比较方便省力,省去了用螺栓固定的麻烦,也方便了铝模板和爬架之间的连接固定,比较实用和完善,设置的伸缩管、转动块和丝杆,便于对丝杆伸缩的长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连接情况进行调节。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铝模板、爬架和卡扣组件,所述铝模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
[0006]所述卡扣组件包括L形板、第一限位块、连接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块、弧形卡环、插接槽、插接杆、卡槽、弹簧、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块和推杆,所述铝模板的一侧上固定有两个L形板,所述L形板底板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铝模板位于连接板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安装有插接杆,且插接杆与插接槽滑动连接,所述插接槽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插接杆的外壁,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上对应插接杆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壁与插接杆的一端外壁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上对应插接槽贯通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插接杆的一侧上对应第二限位槽固定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穿过第二限位槽内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推杆,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外壁上对应推杆固定有弧形卡环,且推杆卡在弧形卡环内。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位于L形板上方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壁上对应伸缩管螺纹旋接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位于伸缩管内。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弧形卡板,所述弧形卡板之间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爬
架。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位于伸缩管内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滑块,所述伸缩管的内壁上对应第一滑块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壁与第一滑块的外壁贴合。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L形板底板的顶端外壁上对应第一限位槽焊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的外壁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贴合。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形板的底端外壁上焊接有加强三角板,且加强三角板的一侧焊接于铝模板的外壁。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的卡扣组件,通过L形板、第一限位块、连接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块、弧形卡环、插接槽、插接杆、卡槽、弹簧、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块和推杆的配合,便于对铝模板的进行固定和拆卸,比较方便省力,省去了用螺栓固定的麻烦,也方便了铝模板和爬架之间的连接固定,比较实用和完善,设置的伸缩管、转动块和丝杆,便于对丝杆伸缩的长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连接情况进行调节,调节比较简单和稳定,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卡扣组件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伸缩管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铝模板;2、爬架;3、卡扣组件;4、加强三角板;5、伸缩管;6、转动块;7、丝杆;8、安装块;9、弧形卡板;10、第一滑槽;11、第一滑块;31、L形板;32、第一限位块;33、连接板;34、第一限位槽;35、第二限位块;36、弧形卡环;37、插接槽;38、插接杆;39、卡槽;310、弹簧;311、第一限位槽;312、第三限位块;31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铝模板1、爬架2和卡扣组件3,铝模板1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3;卡扣组件3包括L形板31、第一限位块32、连接板33、第一限位槽34、第二限位块35、弧形卡环36、插接槽37、插接杆38、卡槽39、弹簧310、第二限位槽311、第三限位块312和推杆313,铝模板1的一侧上固定有两个L形板31,L形板31底板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33,铝模板1位于连接板33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35,第二限位块35的一侧上开设有插接槽37,插接槽37的内部安装有插接杆38,且插接杆38与插接槽37滑动连接,插接槽37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弹簧310,且弹簧310的另一端焊接于插接杆
38的外壁,连接板33的两侧上对应插接杆38均开设有卡槽39,且卡槽39的内壁与插接杆38的一端外壁贴合,第二限位块35的一侧上对应插接槽37贯通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11,插接杆38的一侧上对应第二限位槽311固定有第三限位块312,第三限位块312穿过第二限位槽311内的外壁转动安装有推杆313,第二限位块35的外壁上对应推杆313固定有弧形卡环36,且推杆313卡在弧形卡环36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连接板33的安装和拆卸,比较省时省力,提高了安装效率,比较实用。
[0021]连接板33位于L形板31上方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伸缩管5,伸缩管5的另一端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块6,转动块6的外壁上对应伸缩管5螺纹旋接有丝杆7,且丝杆7的一端位于伸缩管5内,便于调节丝杆7的伸缩长度,满足对铝模板1与爬架2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也能达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节。
[0022]丝杆7的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安装块8,安装块8的一侧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弧形卡板9,弧形卡板9之间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爬架2,比较实用,便于把设备固定在爬架2上,也便于从爬架2上拆除,比较完善;丝杆7位于伸缩管5内的外壁上固定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模与铝膜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模板(1)、爬架(2)和卡扣组件(3),所述铝模板(1)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扣组件(3);所述卡扣组件(3)包括L形板(31)、第一限位块(32)、连接板(33)、第一限位槽(34)、第二限位块(35)、弧形卡环(36)、插接槽(37)、插接杆(38)、卡槽(39)、弹簧(310)、第二限位槽(311)、第三限位块(312)和推杆(313),所述铝模板(1)的一侧上固定有两个L形板(31),所述L形板(31)底板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33),所述铝模板(1)位于连接板(33)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35),所述第二限位块(35)的一侧上开设有插接槽(37),所述插接槽(37)的内部安装有插接杆(38),且插接杆(38)与插接槽(37)滑动连接,所述插接槽(37)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弹簧(310),且弹簧(310)的另一端焊接于插接杆(38)的外壁,所述连接板(33)的两侧上对应插接杆(38)均开设有卡槽(39),且卡槽(39)的内壁与插接杆(38)的一端外壁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35)的一侧上对应插接槽(37)贯通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11),所述插接杆(38)的一侧上对应第二限位槽(311)固定有第三限位块(312),所述第三限位块(312)穿过第二限位槽(311)内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推杆(313),所述第二限位块(35)的外壁上对应推杆(313)固定有弧形卡环(36),且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朗蒋权罗政苏鹏李舒曾玉春刘辉黎浩镔曹高峰问长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