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表面错位补锂的补锂负极和二次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补锂电池的错位补锂的负极。
技术介绍
[0002]2025年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达到400wh/kg。为了达到高的能量密度,一方面需要对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改进,例如负极采用掺硅补锂的技术,正极采用三元材料、钴酸锂或磷酸铁锂组成电池。掺硅或氧化亚硅的负极存在首效低的问题,需要额外补充锂源来提高电池的首效,同时提升电池比能量。目前锂膜厚度最薄只能做到5um,对于低硅含量的负极或者石墨负极,需求的补锂量少一些,需要采用分条工艺对锂膜进行减薄处理来进行补锂;目前采用的补锂工艺是负极上下表面采用补锂锂条对准补锂锂条,不补锂区域对准不补锂区域的方式进行补锂,例如单条锂条厚度是5um,一片负极补完锂之后上下锂条累加的厚度为8um左右,采用此种工艺进行补锂存在补锂区和不补锂区厚度有8um左右的厚度差异,对电池的装配及测试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对现有的补锂方式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寻找更合理的电池装配方案,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表面错位补锂的补锂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负极包括负极、以及附着在负极上下表面上的分条锂带或锂合金带,所述分条锂带或锂合金带具有在负极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的两条以上的锂条或锂合金条,在负极的宽度方向上、在相邻锂条或锂合金条之间具有间隙区,其中上下表面上的锂条或锂合金条彼此错位,使得一个表面上的锂条或锂合金条在负极上的正投影落入另一个表面上的锂条或锂合金条之间的间隙区在负极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条锂带或锂合金带具有用于支撑锂条或锂合金条的基膜,所述基膜位于与负极相反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条或锂合金条的厚度为1
‑
20um,每条锂条或锂合金条的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郇庆娜,孔德钰,孙兆勇,陈强,牟瀚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能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