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61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2
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具备硅酸锂相、和分散于硅酸锂相内的硅相,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衍射图像中具有斑点图像,平均粒径为8μm以下。均粒径为8μm以下。均粒径为8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二次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主要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改良。

技术介绍

[0002]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且高能量密度,作为小型民生用途、电力存储装置和电动汽车的电源值得期待。在要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之中,作为理论容量密度高的负极活性物质,含有与锂合金化的硅(silicon)的材料的利用值得期待。
[0003]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使用具备Li
2z
SiO
2+z
(0<z<2)所示的硅酸锂相、和分散于硅酸锂相内的硅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35290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负极活性物质与在SiO2相内分散有微小硅的复合物(SiO
x
)相比,充放电所伴随的不可逆容量小,对于初始的充放电效率改善而言是有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具备硅酸锂相、和分散于所述硅酸锂相内的硅相,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衍射图像中具有斑点图像,平均粒径为8μ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硅相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所占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硅相形成为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洋平佐藤阳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