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立明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62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包括椅脚腿、椅座、椅背、左右两个肋托,两侧肋托与椅背两侧分别通过铰链枢转连接;两个肋托通过设置在肋托前端上或靠近前端位置的连接带相互连接,以调整并固定两个肋托前端的距离以及肋托与椅背的夹角;当普通身材的成年用户坐在椅子上,并将连接带连接且收紧后,两个肋托对用户左右两侧肋骨的下半部分提供支撑;当肋托与椅背90度垂直时,在与椅背平行方向上,肋托朝椅座方向的凸出部分在不受挤压状态下的切面基本呈D形或D形的水平翻转图形;两个肋托含有骨架与弹性材料和/或软性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约、护腰功能强、坐感舒适、适用人群广、生产成本可控,所属领域为椅子领域。所属领域为椅子领域。所属领域为椅子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


[0001]本技术所属
为椅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其改进之处是将现有技术中具有腰托功能的椅子改造成一种结构更简约、护腰功能更好、坐感更舒适、适用人群更广、生产成本更可控的带肋托椅子。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包括以下现有技术:“一种折叠式护腰椅”(参见申请号为200820012646.1的技术专利)、“一种护腰椅”(参见申请号为KR1020150109360的韩国专利)、“用于保护腰的椅子”(参见申请号为KR2020160005641的韩国专利),以及与护腰椅有关的其他现有技术(以下统称现有技术方案)。
[0003]现有技术方案虽采用了肋托或其他护腰技术手段,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与缺点。
[0004]第一,就传统的护腰椅(如人体工程学椅)而言,该等技术方案中的椅背对于腰部的支撑仅限于对后背部分肋骨及腰部的支撑,对于侧面及前面部分的肋骨几乎没有提供支撑,因此使得该护腰椅的护腰功能较为有限。
[0005]第二,就含有环状肋托的护腰椅而言,即以上所列三份专利文献所述技术方案中,不同程度存在结构不够简约、使用方式不够便捷、调节机构较为复杂、坐感不够舒适、生产成本较高、适用人群有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更简约、护腰效果更好、坐感更舒适、适用人群更广、生产成本更可控的带肋托椅子。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整体构思上有以下考虑。
>[0008]首先,椅子的结构应尽量简单简约,用尽可能少的部件实现所追求的有益效果。
[0009]其次,椅子的全部护腰部件能够对人体腰部实现360度“环抱”式支撑,大大增加对人体腰部的支撑力,进而减少对腰椎间盘组织的压力。
[0010]再者,对肋托角度及松紧度的调整需较为便捷,避免用户因操作繁琐而不愿使用。
[0011]第四,肋托部件的增加应和现有技术中人体工程学椅实现无缝对接,使得肋托与传统椅背上的腰托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对腰部的支撑作用。
[0012]第五,肋托的设计、制造、安装需考虑成本,不能因成本过高影响其市场接受度。
[0013]最后,椅子需面向广大从事脑力劳动的办公人士以及其他市场需求,而非仅面对医疗机构或有腰部疾病的特殊人群。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包括椅脚腿、椅座、椅背、左右两个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左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右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右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两个肋托通过设置在所述肋托前端上或靠近前端位置的连接带相互连接,以调整并固定所述两个肋托前端的距离以及所述肋托与椅背的夹角;当普通身材的成年用户坐在所述椅子上,并将所述连接带连接且收紧后,所述两
个肋托对所述用户左右两侧肋骨的下半部分提供支撑;当所述肋托与所述椅背90度垂直时,在与所述椅背平行方向上,所述肋托朝所述椅座方向的凸出部分在不受挤压状态下的切面基本呈D形或D形的水平翻转图形;所述两个肋托含有骨架与弹性材料和/或软性材料。为避免歧义,“所述用户左右两侧肋骨”应指人体中心线两边的大部分肋骨,而非左右“最边侧”的那一小部分肋骨。
[0015]所述椅脚腿通常包括用于支撑椅子的腿部以及和地面接触的椅脚,其数量、形状、功能(如能否升降、能否转动、有无滑轮等)种类繁多,现有技术方案中已有详细记载,并已被实际运用于椅子的生产实践,且并非本技术专利技术点及专利技术构思所在,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可适用于多种椅脚腿,其较优实施方式包括具有升降、转动功能以及带有滑轮的椅脚腿。
[0016]所述椅座与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椅座,特别是人体工程学椅的椅座并无实质区别。需特别注意的是,本技术中的肋托在枢转过程中,不能受到椅座(即坐面)的阻碍。故所述椅座相关技术手段已属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17]所述椅背还可含有头枕,以减轻对颈椎的压力。为确保所述肋托能够牢固地安装在椅背两侧,所述椅背两侧必须有能够受力的部件,例如:不锈钢或强度符合需求的合金边条,以便在该部件上安装铰链,进而能够与所述肋托枢转连接,并能承受正常人体坐下后,肋骨部分传导过来的压力。另需澄清的是,所述椅背“两侧”并非限定于椅背的“最边侧”,铰链的具体安装位置可能会向椅背中央移动适当距离,以取得更好的枢转与支撑效果。故所述椅背相关技术手段已属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18]所述铰链的数量可以一边一个,也可以是一边两个甚至多个,其具体数量取决于铰链本身的尺寸、承重系数、以及目标人群的平均身高(如欧美人的身高较高,肋托高度需相应增加,由此可能影响铰链数量)。该技术原理与门和门框所需铰链数量实质相同。此外,铰链的类型也有多种,所述铰链属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0019]所述连接带并不限于软性材料(如布料、化纤材料等)制成的带状物,也可以是由其他材料(如金属)制成的具有连接、固定、牵拉功能的其他等同部件,如用不锈钢制成的可调节松紧的牵拉钩,或者是片状的尼龙扣等。较优实施方式之一类似于飞机座椅上使用的安全带,其锁扣、调节松紧、解扣操作均较为便捷,且带子不易变形,使用寿命较长。此外,所述连接带与肋托的结合点应位于肋托的前端上,或靠近前端的合适位置处,以使得所述连接带与肋托的牵拉效果达到最佳。所述结合点处可采用缝合或其他常规结合手段。为提升结合点的牢固程度,连接带可进一步穿过肋托的外表面,与肋托内部的金属骨架进行固定。该技术手段已属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20]所述普通身材的成年用户是指,身高、腰围、臀围等关键尺寸介于正常成年人数值范围之内的人士。所述用户的肋骨从上至下分为1

12号肋骨,其任意一侧纵向形成一条弧线;其中,上半部的1

6号肋骨构成的弧线朝斜上方,故椅子无法对其提供任何支撑,而下半部的7

12号肋骨构成的弧线朝斜下方,由此使得肋托可对该部分肋骨提供支撑力。故将所述连接带连接且收紧后,两个肋托会紧紧“环抱”住所述用户的左右两侧及前面部分肋骨,使得所述两个肋托对所述用户下半部分肋骨提供大面积、较为均匀的支撑。至于具体的松紧程度,取决于用户个体感受与喜好,以及使用时长。例如,用户长时间使用后,其肋骨接触部分可能有轻微压迫不适感,故会适度放松连接带。
[0021]当所述肋托与所述椅背90度垂直时,是指所述肋托的前端朝前状态下与椅背的垂直。在与所述椅背平行方向上,所述肋托朝所述椅座方向的凸出部分在不受挤压状态下的切面基本呈D形或D形的水平翻转图形,是指大部分所述肋托横切面,与大写字母D形状相似,而非严格一致。之所以采用D形设计,是因D形中右侧弧线的上半部分与肋骨下半部分贴合度较好,而下半部分弧线形成的空间则方便容纳用户的臀部与大腿根部,否则臀部与大腿根部会受到长时间挤压,导致血液流动不畅。所述肋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包括椅脚腿、椅座、椅背、左右两个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左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右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右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两个肋托通过设置在所述肋托前端上或靠近前端位置的连接带相互连接,以调整并固定所述两个肋托前端的距离以及所述肋托与椅背的夹角;当普通身材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立明孔维来杨婵
申请(专利权)人:孔立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