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458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5
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能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并且能兼顾风幕送风工序和普通送风工序。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温度检测工序,在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在预设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对室内的多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目标区域确定工序,在所述目标区域确定工序中,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以及风幕送风工序,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中,以风幕的方式向所述目标区域送风。式向所述目标区域送风。式向所述目标区域送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在预设模式(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运行预设时长之后,传感器对室内的多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只要多个区域中还有区域(例如、窗户附近、门缝等)的温度没有接近设定温度,就控制空调的出风方向朝向该目标区域并使各个出风口的空气全部吹向该目标区域。并且,在室内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之前会反复进行上述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CN111457564A)。
[0003]通过采用上述这种空调控制方法,能及时地对目标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目标区域的温度接近于设定温度,从而能有效保证室内的温度均匀性,提高室内的环境舒适性。
[0004]然而,在上述空调控制方法中,空调反复进行“对多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确定目标区域、一旦确定目标区域就调节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目标区域”这些动作,因此,空调的操作步骤多,空调的运行成本高。
[0005]此外,从空调的各个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全部吹向目标区域,就没有出风口对室内的除了目标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进行空气调节了,因此,上述“调节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目标区域”的动作会影响室内的空气调节效果。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1:CN111457564A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能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并且能兼顾风幕送风工序和普通送风工序以避免影响室内的空气调节效果。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温度检测工序,在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在预设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对室内的多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目标区域确定工序,在所述目标区域确定工序中,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以及风幕送风工序,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中,以风幕的方式向所述目标区域送风。
[0010]根据上述空调控制方法,由于仅在温度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才将该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并向目标区域执行一次调节侧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目标区域的风幕送风工序,并非像现有技术那样一旦确定目标区域就立即调节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目标区域,并且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因此,能减少空调的操作步骤,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的同时还进行普通送风工序,在所述普通送风工序中,对室内的所述多个区域中的除了目标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送风以进行空气调节。
[0012]根据上述空调控制方法,在风幕送风工序的同时还进行对室内的多个区域中的除了目标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送风以进行空气调节的普通送风工序,因此,能在隔断目标区域的温度对室内的温度的影响的同时对其它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能尽可能地减小风幕送风工序对室内的其它区域的空气调节效果的影响。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中,以最大风速送风至所述目标区域的最远端。
[0014]根据上述空调控制方法,由于以最大风速送风至目标区域的最远端,因此,能很好地隔断目标区域的温度对室内的多个区域中的除了目标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温度的影响。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预设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区域确定工序中,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最低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0016]根据上述空调控制方法,在制热模式下,对应地将检测到最低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因此,能根据不同的空调模式对应地以不同的方法来确定目标区域。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预设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区域确定工序中,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最高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0018]根据上述空调控制方法,在制冷模式下,对应地将检测到最高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因此,能根据不同的空调模式对应地以不同的方法来确定目标区域。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空调,使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控制方法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包括:空调壳体,在所述空调壳体的两侧形成有长条状的侧出风口;热成像传感器,所述热成像传感器对室内的多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成像传感器之间能通信,在将由所述热成像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生成风幕送风指令,即控制从所述侧出风口吹出的空气以风幕的方式吹向所述目标区域。
[0020]根据上述空调,通过在空调壳体的两侧形成长条状的侧出风口,能将从侧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形成为期望的风幕的形状,有助于隔断目标区域的温度对其它区域的温度的影响。通过在将由热成像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的情况下,控制器执行一次风幕送风工序,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反复进行一旦确定目标区域就立即调节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目标区域。因此,能减少空调的操作步骤,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的空调是在第六方面的空调的基础上,在所述空调壳体还形成有上侧出风口和下侧出风口,所述上侧出风口和所述下侧出风口形成为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的同时打开,并进行对室内的所述多个区域中的除了目标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送风以进行空气调节的普通送风工序。
[0022]根据上述空调,通过在设置两个侧出风口的基础上设置上侧出风口、下侧出风口,能为兼顾向目标区域的风幕送风工序和对室内的多个区域中的除了目标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的普通送风工序提供结构基础。
[0023]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的空调是在第七方面的空调的基础上,在所述侧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和导风板调节装置,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导风板调节装置将所述导风板调节至朝向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0024]根据上述空调,通过在侧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和导风板调节装置,能及时地响应控制器的风幕送风指令,为风幕送风作准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设置于室内的场景的示意图。
[0027]图3是表示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工序,在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在预设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对室内的多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目标区域确定工序,在所述目标区域确定工序中,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以及风幕送风工序,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中,以风幕的方式向所述目标区域送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的同时还进行普通送风工序,在所述普通送风工序中,对室内的所述多个区域中的除了目标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送风以进行空气调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幕送风工序中,以最大风速送风至所述目标区域的最远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区域确定工序中,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所述温度检测工序中检测到的最低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差大于允许温度范围的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长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区域确定工序中,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卢云柯一龙汪志勇周兴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