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47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包括放置在坡面山体上的铁丝网,所述铁丝网的内侧一次设置有土工膜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所述铁丝网、土工膜、生态多孔纤维棉均呈U形,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与坡面山体之间所形成的种植槽内填充有改良种植土所述铁丝网的下方及两侧均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的底端插入坡面山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根据设计尺寸将锚杆呈U型分布钉入坡面山体,之后布设铁丝网,并将铁丝网捆扎在锚杆上,再布设土工膜与生态多孔纤维棉,最后即可填充改良种植土并栽种绿植,成本较低,且施工周期短,同时种植槽内的改良种植土能够在绿植的栽种初期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保证绿植的成活率,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种植槽,具体是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矿山建设中,经常伴有大量的开挖土石方,而这些土石方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边坡,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失衡。由于这些工程所形成的边坡靠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根本无法恢复,因而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对边坡进行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处理,以防止边坡破坏、水土流失,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0003]但现有的矿山坡面绿化工程的成本大多较高,且施工周期长,且一些地表碎石含量较高的石质坡面往往缺乏足够的土壤为植物提供生长初期的养分,而植物幼苗的根系往往难以穿过碎石层,导致成活率较低,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包括放置在坡面山体上的铁丝网,所述铁丝网的内侧一次设置有土工膜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所述铁丝网、土工膜、生态多孔纤维棉均呈U形,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与坡面山体之间所形成的种植槽内填充有改良种植土,所述铁丝网的下方及两侧均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的底端插入坡面山体内。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杆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头,所述筒体的外壁靠近底端出均匀贯穿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开口槽,所述筒体的外壁与开口槽的对应处铰接有倒钩,所述倒钩的一端由对应的开口槽穿入筒体内,所述倒钩位于筒体内的一端固定贯穿设置有导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导杆与驱动机构相适配。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杆,所述内杆的底端位于筒体内,所述内杆的底端连接有芯杆,所述芯杆的外壁位于每个倒钩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驱动片,所述驱动片与导杆的对应处开设有驱动槽,所述导杆位于对应的驱动槽内。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杆位于筒体外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底端抵在筒体的顶端。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杆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芯杆的顶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芯杆的底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抵在驱动片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筒体的内壁相抵。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的外壁位于每个倒钩的上下两侧均固
定连接有筋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设计尺寸将锚杆呈U型分布钉入坡面山体,之后布设铁丝网,并将铁丝网捆扎在锚杆上,再布设土工膜与生态多孔纤维棉,最后即可填充改良种植土并栽种绿植,成本较低,且施工周期短,同时种植槽内的改良种植土能够在绿植的栽种初期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保证绿植的成活率,使用效果好。
[0014]2、本技术中,将锥头与筒体的底端钉入坡面山体内后,使用大力钳、管钳等工具对内杆的顶端进行夹持,之后在内杆上对螺母进行转动,使螺母向内杆的底端移动,继而利用螺母与筒体顶端的配合,将内杆向上推动,以利用驱动槽与导杆的配合带动倒钩翻转,使倒钩插入坡面山体的深沉土壤内,以提高锚杆与坡面山体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中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其中,坡面山体1、铁丝网2、土工膜3、生态多孔纤维棉4、改良种植土5、锚杆6、筒体7、锥头8、开口槽9、倒钩10、导杆11、芯杆12、驱动片13、驱动槽14、弹簧15、内杆16、螺纹孔17、螺母18、筋条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说明书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4]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包括放置在坡面山体1上的铁丝网2,所述铁丝网2的内侧一次设置有土工膜3和生态多孔纤维棉4,所述铁丝网2、土工膜3、生态多孔纤维棉4均呈U形,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4与坡面山体1之间所形成的种植槽内填充有改良种植土5,所述铁丝网2 的下方及两侧均设置有锚杆6,所述锚杆6的底端插入坡面山体1内。
[0025]所述锚杆6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头8,所述筒体7的外壁靠近底端出均匀贯穿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开口槽9,所述筒体7的外壁与开口槽9的对应处铰接有倒钩10,所述倒钩10 的一端由对应的开口槽9穿入筒体7内,所述倒钩10位于筒体7内的一端固定贯穿设置有导杆11,所述筒体7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导杆11与驱动机构相适配。
[0026]将锥头8与筒体7的底端钉入坡面山体1内后,通过驱动机构与导杆11的配合带动倒钩10在筒体7上转动,即可使倒钩10的顶端向筒体7外侧移动,从而插入坡面山体1的深沉土壤内,以提高锚杆 6与坡面山体1的连接强度。
[002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杆16,所述内杆16的底端位于筒体7内,所述内杆16的底端连接有芯杆12,所述芯杆12的外壁位于每个倒钩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驱动片13,所述驱动片13与导杆11 的对应处开设有驱动槽14,所述导杆11位于对应的驱动槽14内。
[0028]所述内杆16位于筒体7外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8,所述螺母18的底端抵在筒体7的顶端。
[0029]将锥头8与筒体7的底端钉入坡面山体1内后,使用大力钳、管钳等工具对内杆16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坡面山体(1)上的铁丝网(2),所述铁丝网(2)的内侧一次设置有土工膜(3)和生态多孔纤维棉(4),所述铁丝网(2)、土工膜(3)、生态多孔纤维棉(4)均呈U形,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4)与坡面山体(1)之间所形成的种植槽内填充有改良种植土(5),所述铁丝网(2)的下方及两侧均设置有锚杆(6),所述锚杆(6)的底端插入坡面山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6)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头(8),所述筒体(7)的外壁靠近底端出均匀贯穿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开口槽(9),所述筒体(7)的外壁与开口槽(9)的对应处铰接有倒钩(10),所述倒钩(10)的一端由对应的开口槽(9)穿入筒体(7)内,所述倒钩(10)位于筒体(7)内的一端固定贯穿设置有导杆(11),所述筒体(7)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导杆(11)与驱动机构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矿山石质坡面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开兵武国强王亚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绿源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