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43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具体涉及疏水膜技术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位于第二复合层顶部,所述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远离基层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纳米材料制成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微纳米材料制成的第一抗氧层和第二抗氧层,硅改性丙烯酸材料制成的第一高亮层和第二高亮层,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高低温、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进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应性和实用性。应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


[0001]本技术涉及疏水膜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

技术介绍

[0002]超疏水性能是高粗糙度和低表面能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构建粗糙结构和降低表面能成为制备超疏水滤膜的关键,并且我国目前材料消费市场以新型环保为消费理念,并且超疏水材料以自然界中荷叶表面附着水滴自由下落,且出淤泥而不染为研究论据,无形中给消费者带来好奇心,从而研究得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制备:一种是在疏水材料表面改变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形态;另一种是在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上修饰低表面能得物质。
[0003]现有的超疏水膜并不能适应于多种环境下的使用,所以我们需要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通过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纳米材料制成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微纳米材料制成的第一抗氧层和第二抗氧层,硅改性丙烯酸材料制成的第一高亮层和第二高亮层,可以提高本技术的耐高低温、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进而可以提高本技术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位于第二复合层顶部,所述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远离基层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位于第二保温层顶部,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分别远离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位于第二隔热层顶部,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远离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位于第二过滤层顶部,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分别远离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抗氧层和第二抗氧层,所述第一抗氧层位于第二抗氧层顶部,所述第一抗氧层和第二抗氧层分别远离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高亮层和第二高亮层,所述第一高亮层位于第二高亮层顶部,所述第一高亮层和第二高亮层分别远离第一抗氧层和第二抗氧层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位于第二疏水层顶部。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机械强度高,能提高本技术的抗拉性和抗爆性。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由纳米材料制成,具
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从而可以提高本技术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效果。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均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玻璃纤维材料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从而能提高本技术的隔热性能。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由木浆纤维材料制成,能提高本技术的过滤性能。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抗氧层和第二抗氧层均由微纳米材料制成,其具有表面光洁度高,柔韧性好、耐腐蚀、耐高低温、抗老化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高亮层和第二高亮层均由硅改性丙烯酸材料制成,其具有超耐候性、耐沸水性、耐溶剂性、耐极性介质性和抗污染性等特点,保障了本技术表面的光滑度和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均由聚乙烯材料制成,聚乙烯具有很强的疏水性,从而可以防止水在本技术上凝结成大水滴,进而提高本技术的疏水性。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本技术通过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纳米材料制成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微纳米材料制成的第一抗氧层和第二抗氧层,硅改性丙烯酸材料制成的第一高亮层和第二高亮层,可以提高本技术的抗拉强度、耐高低温、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进而可以提高本技术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B部分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部分放大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0]附图标记为:1、基层;2、第一复合层;3、第二复合层;4、第一保温层;5、第二保温层;6、第一隔热层;7、第二隔热层;8、第一过滤层;9、第二过滤层;10、第一抗氧层;11、第二抗氧层;12、第一高亮层;13、第二高亮层;14、第一疏水层;15、第二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说明书附图1

5,该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3,所述第一复合层2位于第二复合层3顶部,所述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3远离基层1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所述第一保温层4位于第二保温层5顶部,所述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分别远
离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3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热层6和第二隔热层7,所述第一隔热层6位于第二隔热层7顶部,所述第一隔热层6和第二隔热层7远离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层8和第二过滤层9,所述第一过滤层8位于第二过滤层9顶部,所述第一过滤层8和第二过滤层9分别远离第一隔热层6和第二隔热层7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抗氧层10和第二抗氧层11,所述第一抗氧层10位于第二抗氧层11顶部,所述第一抗氧层10和第二抗氧层11分别远离第一过滤层8和第二过滤层9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高亮层12和第二高亮层13,所述第一高亮层12位于第二高亮层13顶部,所述第一高亮层12和第二高亮层13分别远离第一抗氧层10和第二抗氧层11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疏水层14和第二疏水层15,所述第一疏水层14位于第二疏水层15顶部,所述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3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机械强度高,能提高本技术的抗拉性和抗爆性,所述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均由纳米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从而可以提高本技术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所述第一隔热层6和第二隔热层7均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玻璃纤维材料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从而能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超疏水膜,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3),所述第一复合层(2)位于第二复合层(3)顶部,所述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3)远离基层(1)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所述第一保温层(4)位于第二保温层(5)顶部,所述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分别远离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3)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隔热层(6)和第二隔热层(7),所述第一隔热层(6)位于第二隔热层(7)顶部,所述第一隔热层(6)和第二隔热层(7)远离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层(8)和第二过滤层(9),所述第一过滤层(8)位于第二过滤层(9)顶部,所述第一过滤层(8)和第二过滤层(9)分别远离第一隔热层(6)和第二隔热层(7)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抗氧层(10)和第二抗氧层(11),所述第一抗氧层(10)位于第二抗氧层(11)顶部,所述第一抗氧层(10)和第二抗氧层(11)分别远离第一过滤层(8)和第二过滤层(9)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高亮层(12)和第二高亮层(13),所述第一高亮层(12)位于第二高亮层(13)顶部,所述第一高亮层(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付江赵奂徐正强荣航楚海波赵胜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发优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