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40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2
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包括有主体机架、分选单元、接料斗和电机。主体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分选单元,以构成逐级筛选的形式。分选单元之间相靠近,即上一级分选单元一侧的筛网面紧靠后一级分选单元的从动托辊处的筛网面。主体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分选单元一一对应的接料斗,接料斗连接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设置于分选单元的内部,并位于该单元顶面的筛网面下方。主体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动力连接分选单元的驱动托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巧妙,制造成体低,便于使用,防漏蒜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蒜已成为我国农村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并且用途也较为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户对大蒜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级筛分处理的需求较大。现阶段,农户普遍使用大蒜分选机进行大蒜的筛分处理。虽然大蒜分选机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仍然存在如下缺陷:漏蒜问题较为严重。分选机的两筛网缝之间的隙间存在夹杆、漏蒜、伤蒜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巧妙,制造成体低,便于使用,防漏蒜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
[000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包括有主体机架、分选单元、接料斗和电机。所述主体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分选单元,以构成逐级筛选的形式。所述分选单元包括有驱动托辊、从动托辊、张紧托辊和筛网。所述驱动托辊设置于主体机架上,所述驱动托辊一侧的主体机架上设置有从动托辊,所述驱动托辊的高度略高于从动托辊,所述驱动托辊与从动托辊之间,即在两个托辊下方位置处的主体机架上设置有张紧托辊,所述驱动托辊、从动托辊与张紧托辊处绕设有筛网,以构成三角形的形式。
[0005]所述分选单元顶面的筛网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低端朝向进料方向,其高端朝向送料方向。所述分选单元的内部,在靠近驱动托辊的位置处设置有滚刷,所述滚刷固定于主体机架上,其刷毛紧贴分选单元顶面的筛网面。
[0006]所述分选单元之间相靠近,即上一级分选单元一侧的筛网面紧靠后一级分选单元的从动托辊处的筛网面,两个筛网面之间略有缝隙。所述分选单元的内部,在该单元的驱动托辊与下一级分选单元的从动托辊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漏蒜托辊,所述防漏蒜托辊固定于主体机架上,并且紧贴该单元一侧的筛网面。
[0007]所述主体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分选单元一一对应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分选单元的内部,并位于该单元顶面的筛网面下方。所述主体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机,其中一个电动机动力连接分选单元的驱动托辊,另一个电动机则动力连接分选单元的滚刷。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大蒜分选机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简单且巧妙,制造成体低,使用方便,防漏蒜的效果较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的剖面图。
[0011]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的仰视图。
[0012]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3]1—主体机架
ꢀꢀ
2—分选单元
ꢀꢀ
3—接料斗
ꢀꢀ
4—电动机
ꢀꢀ
5—滚刷
ꢀꢀ
6—存料盒
ꢀꢀ
7—链条
ꢀꢀ
8—驱动托辊
ꢀꢀ
9—从动托辊
ꢀꢀ
10—张紧托辊
ꢀꢀ
11—筛网
ꢀꢀ
12—防漏蒜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包括有主体机架1、分选单元2、接料斗3和电动机4。所述主体机架1上,由前至后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分选单元2,以构成逐级筛选的形式。所述分选单元2包括有驱动托辊8、从动托辊9、张紧托辊10和筛网11。所述驱动托辊8设置于主体机架1上,所述驱动托辊11一侧的主体机架1上设置有从动托辊9。所述驱动托辊8的高度略高于从动托辊9,也就是说从动托辊安装在与驱动托辊中心间距径向93mm、轴向中心间距12mm的位置处。所述驱动托辊8与从动托辊9之间,即在两个托辊下方位置处的主体机架1上设置有张紧托辊10,所述驱动托辊8、从动托辊9与张紧托辊10上绕设有筛网11,以构成三角形的形式。
[0015]所述分选单元2顶面的筛网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低端朝向进料方向,其高端朝向送料方向。所述分选单元2的内部,在靠近驱动托辊8的位置处设置有滚刷5,所述滚刷5固定于主体机架上,其刷毛紧贴分选单元2顶面的筛网面。
[0016]所述分选单元2之间相靠近,即上一级分选单元2一侧的筛网面紧靠后一级分选单元2的从动托辊9处的筛网面,两个筛网面之间略有缝隙,该缝隙在2—5mm之间。所述上一级分选单元2一侧的筛网面与后一级分选单元2顶面的筛网面形成一个成41.55
°
—45.54
°
的夹角。所述分选单元2的内部,在该单元的驱动托辊8与下一级分选单元2的从动托辊9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漏蒜托辊12,所述防漏蒜托辊12固定于主体机架1上,并且紧贴该单元一侧的筛网面。
[0017]所述主体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分选单元2一一对应的接料斗3,所述接料斗3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的大蒜分选机,输送装置设置于分选单元2的内部,并位于该单元顶面的筛网面下方。所述主体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机4,其中一个电动机4通过链轮、链条等传动部件连接分选单元2的驱动托辊8,另一个电动机4则通过链轮、链条等传送部件连接分选单元2的滚刷5。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机架1的一端,即最后一级分选单元2的后方设置有辅助分料单元6,所述辅助分料单元6的一侧设置有接料斗3,所述接料斗3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辅助分料单元6的内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分选单元2由前至后,其筛网11的筛孔依次逐级增大。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机架1的支腿连接有车轮。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物料通过外部输送设备输送至主体机架1最前端进料处的分选单元2上,经分选单元2筛分后依次向后输送。电动机4提供动力,通过齿轮、链条带动分选单元2的驱动托辊8转动,从动托运9与张紧托辊10为无动力托辊,驱动托辊8转动时通
过筛网11,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从动托辊9以及张紧托辊10转动。筛网11转动过程中向后输送并筛分大蒜,与筛孔对应的大蒜随之落入至输送装置上,并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接料斗3内。参照图2,大蒜输送过程中,利用前、后两级分选单元2的筛网11之间的夹角,能够把卡在筛孔中大蒜和夹杆的大蒜挤出筛孔,并通过滚刷5去除卡在筛孔中的大蒜,以实现大蒜不被筛孔带到筛网缝隙中,避免造成的夹杆、漏蒜和伤蒜现象。在实际使用时,托辊的直径不易过大,根据驱动托辊和从动托辊间的间距以确定托辊直径的大小和具体安装位置。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蒜型大蒜分选机,包括有主体机架(1)、分选单元(2)、接料斗(3)和电动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架(1)上,由前至后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分选单元(2),以构成逐级筛选的形式;所述分选单元(2)包括有驱动托辊(8)、从动托辊(9)、张紧托辊(10)和筛网(11);所述驱动托辊(8)设置于主体机架(1)上,所述驱动托辊(8)一侧的主体机架(1)上设置有从动托辊(9),所述驱动托辊(8)的高度略高于从动托辊(9),所述驱动托辊(8)与从动托辊(9)之间,即在两个托辊下方位置处的主体机架(1)上设置有张紧托辊(10),所述驱动托辊(8)、从动托辊(9)与张紧托辊(10)处绕设有筛网(11),以构成三角形的形式;所述分选单元(2)顶面的筛网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低端朝向进料方向,其高端朝向送料方向;所述分选单元(2)的内部,在靠近驱动托辊(8)的位置处设置有滚刷(5),所述滚刷(5)固定于主体机架上,其刷毛紧贴分选单元(2)顶面的筛网面;所述分选单元(2)之间相靠近,即上一级分选单元(2)一侧的筛网面紧靠后一级分选单元(2)的从动托辊(9)处的筛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松梅徐文义陈国华周兵宁金伟李忠元代进崔荣江辛磊辛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