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CuCo-Cu@CoCH复合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在过氧化氢电化学检测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34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u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在过氧化氢电化学检测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及电化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uCo

Cu@CoCH复 合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在过氧化氢电化学检测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过氧化氢灵敏准确的检测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其检测方法主要为化学发 光法,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其中,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成 本低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利用电化学法检测过氧化氢传感器主要分为酶基 传感器和无酶传感器,非酶电化学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 强,检测限低以及可小型化的优点,被广泛地研究。
[0003]在非酶类过氧化氢检测中过渡金属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活性电极,特别是过 渡金属合金,其对过氧化氢有良好的还原性,常用于在负压下过氧化氢的检测。 但是常见的过渡金属合金比表面积小,而合金的纳米颗粒又面临着易团聚的问 题,因此制备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合金结构在过氧化氢检测中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非酶类过氧化氢检测中,由于 合金比表面积小、而合金的纳米颗粒又容易团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在过氧化氢电化学检测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利用常见的氢氧化物纳米阵列结构,结合共还原工艺,制备了花蕊 状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其中“蕊丝”部分为Cu包裹的CoCH纳米线,
ꢀ“
蕊头”部分为CuCo合金;该复合纳米材料所制备的电极与传统的粉末催化剂相 比具有结构稳定,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的优点。复合纳米阵列中CuCo颗粒的 存在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且对过氧化氢有强还原作用;较大的比表 面积有利于检测物质的吸附;其在过氧化氢检测中表现出优异性能,线性检测 范围为1μM

2000μM,其灵敏度在1μmol L
‑1‑
100μmol L
‑1时高达3570μA mmolL
‑1cm
‑2,在100μmol L
‑1‑
2000μmol L
‑1时灵敏度高达3290μA mmol L
‑1cm
‑2,检 测限为0.97μmol L
‑1。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08]1)水热法在泡沫镍基体上制备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
[0009]2)将步骤1)获得的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浸入摩尔浓度为0.05~1mol/L的 铜离子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清洗、干燥;
[0010]3)将步骤2)处理后的纳米阵列浸入摩尔浓度为0.01~0.1mol/L的还原性溶 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0011]4)将步骤3)处理后的样品去除,清洗、干燥,得CuCo

Cu@CoCH复合 纳米阵列。
[0012]本专利技术步骤1)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制得了碱式碳酸钴(化学式为 Co(CO3)
0.5
(OH),简写为CoCH)纳米阵列,然后将该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置于 铜离子溶液中浸泡,发生置换反应,部分钴被铜置换;接着将处理后的样品置 于还原性溶液中,该还原性物质可还原H
+
之后的金属(Cu
2+
,Ag
+
等),Co
2+
位 于H
+
之前,难以被硼氢化钠还原,通过Cu离子的掺杂后,可以通过共还原得 到CuCo合金。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对铜离子溶液的浓度要求较高,铜离子浓度过高,则会由 于铜离子溶液的酸性,破坏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使得碱式碳酸钴纳米线在泡 沫镍上剥落;铜离子浓度过低会使得离子交换反应难以向生产氢氧化铜沉淀的 方向进行。
[0014]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制备碱式碳酸钴(CoCH)纳米阵列的具体步骤包 括:
[0015]a)清洗、干燥片状泡沫镍,获得干净的泡沫镍电极;
[0016]b)将尿素、四水合乙酸钴、氟化铵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溶液A;
[0017]c)将溶液A倒入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然后将步骤a)中洗干净的泡 沫镍放入其中,拧紧反应釜;
[0018]d)将步骤c)中的反应釜置于烘箱,保温一定时间;
[0019]e)待烘箱降温后,取出反应釜,从反应釜内衬中取出电极,分别用去离子 水和有机溶剂清洗,然后放在烘箱中干燥,泡沫镍基体上生成碱式碳酸钴纳米 阵列。
[0020]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配制铜离子溶液的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硝 酸铜、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80℃,反应时间为30~70min。通 过调节浸泡时间来改变反应的离子交换程度,浸泡时间过短导致下一步生成的 CuCo合金更少,从而导致检测过氧化氢能力的下降,检测浓度范围变小。置换 时间过长会很大程度改变CuCo

Cu@CoCH的形貌,甚至CoCH纳米阵列和CuCo 合金在泡沫镍上的剥落,导致检测过氧化氢能力的下降,检测浓度范围变小。
[0022]作为优选方案,步骤3)中,还原性溶液为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或水合肼的 水溶液。
[0023]作为优选方案,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20~80℃,反应时间为5~60min。
[0024]作为优选方案,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50~80℃,干燥时间为8~24h。
[0025]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铜离子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
[0026]作为优选方案,步骤3)中,还原性溶液的浓度为0.03~0.07mol/L
[0027]所述方法制备的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作为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 器的用途。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1、以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得到金属颗粒和金属化合物的复合纳米材料。CoCH 不能被硼氢化钠、水合肼、抗坏血酸等还原性试剂的水溶液还原,但是Cu(OH)2可以被这些试剂还原,在利用Cu
2+
部分置换CoCH之后,Co
2+
可以和Cu
2+
进行 共还原得到CuCo合金颗粒。
[0030]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中CuCo颗粒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 导电性,而且对过氧化氢有强还原作用;同时CoCH的一维纳米阵列结构具有 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检测物质的吸附;因此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uCo

Cu@CoCH 复合纳米阵列在过氧化氢检测中表现出优异性能。
[0031]2、所制备的复合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水热法在泡沫镍基体上制备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2)将步骤1)获得的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浸入摩尔浓度为0.05~1mol/L的铜离子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清洗、干燥;3)将步骤2)处理后的纳米阵列浸入摩尔浓度为0.01~0.1mol/L的还原性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4)将步骤3)处理后的样品去除,清洗、干燥,得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制备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的具体步骤包括:a)清洗、干燥片状泡沫镍,获得干净的泡沫镍电极;b)将尿素、四水合乙酸钴、氟化铵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溶液A;c)将溶液A倒入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然后将步骤a)中洗干净的泡沫镍放入其中,拧紧反应釜;d)将步骤c)中的反应釜置于烘箱,保温一定时间;e)待烘箱降温后,取出反应釜,从反应釜内衬中取出电极,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有机溶剂清洗,然后放在烘箱中干燥,泡沫镍基体上生成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CuCo

Cu@CoCH复合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配制铜离子溶液的铜盐为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莹韩宁胡诗昱贺乔闫国昊李娅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