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424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可拆卸装置,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第一U型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内壁,填充层,活动插接在第一U型卡块的内部,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填充层的右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部活动贯穿第一箱体的内壁,且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右部,第二U型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内壁,除雾层,活动插接在第二U型卡块的内部,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除雾层的右部。通过设置可拆卸装置,达到了方便对废气进行过滤,同时便于更换填充层和除雾层的目的。更换填充层和除雾层的目的。更换填充层和除雾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旧电池,是使用过而废弃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组成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粘结剂、导电剂等,其中,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等,钴酸锂作为典型的正极材料代表,因其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强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钴酸锂中的钴、锂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由于电池含有大量贵金属、稀有元素,不仅对水土环境有害,而且具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开发价值,所以不宜当成普通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最佳的处理方式是循环资源化利用。循环资源化利用,是指在一种产品报废后,将这种产品经过合理的分解和重组,制成与产品性能相同或相近的有价值产品一种回收利用过程。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资源化利用,是指在电池报废后,将电池正极材料经过元素分解,按一定配方,制备成新的电池材料,废旧锂电池在进行处置回收有用金属(俗称黑粉,如Fe、Co、Mn等)时,需要进行破碎、烘干等工序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以及粉尘,不仅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也不利于周围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国专利:“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且公开号为:“CN215352781U”该装置虽然,一级碱喷淋洗涤塔包括洗涤塔体,洗涤塔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S型出气管,S型出气管上设置有风机,洗涤塔体内设置有喷淋头、填充层以及除雾层,喷淋头用于喷淋碱液,填充层设置在喷淋头下方,用于使得喷淋碱液与废气充分接触,除雾层设置在喷淋头上方,用于除去废气中水分,但是,填充层和除雾层不方便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填充层和除雾层进行定时的更换,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可拆卸装置;
[0007]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
[0008]第一U型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内壁;
[0009]填充层,活动插接在第一U型卡块的内部;
[0010]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填充层的右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部活动贯穿第一箱体的内壁,且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右部;
[0011]第二U型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内壁;
[0012]除雾层,活动插接在第二U型卡块的内部;
[0013]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除雾层的右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部活动贯穿第一箱体的内壁,且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右部;
[0014]插杆,活动接触在第一固定块的顶部;
[0015]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右部,所述插杆的底部依次活动贯穿第一固定块的外壁与第三固定块的外壁与第二固定块的外壁,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块的底部。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合装置;
[0017]所述开合装置包括:
[0018]第四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顶部;
[0019]开关门,活动铰接在第一箱体的外壁,所述开关门的外壁与第一箱体的外壁活动接触;
[0020]第五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开关门的顶部;
[0021]螺纹孔,开设在第五固定块的外壁;
[0022]螺栓,活动接触在第四固定块的外壁,所述螺栓的一侧依次螺纹贯穿第四固定块的外壁与螺纹孔的内壁,且延伸至螺纹孔的内部。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方便固定支撑第一箱体的目的。
[0024]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管道,方便向第一箱体的内部通入废气的目的。
[0025]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循环管,方便对碱液进行回收的目的。
[0026]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管,方便对碱液进行回收的目的。
[0027]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二管道。
[0028](三)有益效果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0]1、该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装置,通过第一管道向第一箱体的内部通入废气,经过除雾层和填充层的过滤,通过第二管道将过滤后的废气排出到第一箱体的外部,人为握住插杆,将插杆从第一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抽出,人为分别握住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将填充层和除雾层从第一箱体的内部抽出,达到了方便对废气进行过滤,同时便于更换填充层和除雾层的目的。
[0031]2、该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通过设置开合装置,人为通过扳手拧动螺栓,将螺栓从第四固定块和第五固定块的内部拆卸下来,人为握住开关门,将开关门从第一箱体的外部打开,达到了方便打开第一箱体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第一箱体内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主视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可拆卸装置和开合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0035]图3为本技术的背面立体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开合装置A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37]图中:1、第一箱体;2、可拆卸装置;201、插杆;202、第一固定块;203、第三固定块;204、第二固定块;205、除雾层;206、第二U型卡块;207、填充层;208、第一U型卡块;3、开合装置;301、第五固定块;302、螺栓;303、第四固定块;304、开关门;305、螺纹孔;4、支撑腿;5、第一管道;6、第一循环管;7、第二循环管;8、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可拆卸装置(2);所述可拆卸装置(2)包括:第一U型卡块(208),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1)的内壁;填充层(207),活动插接在第一U型卡块(208)的内部;第一固定块(202),固定连接在填充层(207)的右部,所述第一固定块(202)的右部活动贯穿第一箱体(1)的内壁,且延伸至第一箱体(1)的右部;第二U型卡块(206),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1)的内壁;除雾层(205),活动插接在第二U型卡块(206)的内部;第二固定块(204),固定连接在除雾层(205)的右部,所述第二固定块(204)的右部活动贯穿第一箱体(1)的内壁,且延伸至第一箱体(1)的右部;插杆(201),活动接触在第一固定块(202)的顶部;第三固定块(203),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1)的右部,所述插杆(201)的底部依次活动贯穿第一固定块(202)的外壁与第三固定块(203)的外壁与第二固定块(204)的外壁,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块(204)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废旧电池破碎过程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合装置(3);所述开合装置(3)包括: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万文陆涛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顺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