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83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属于井盖领域,包括井盖主体、水位监测器和安装筒底盖,所述井盖主体的底侧中心设置有监测器安装筒,所述水位监测器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内部,所述安装筒底盖通过螺纹旋合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的底端,所述井盖主体的底侧中心对应监测器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监测器顶防撞垫,本方案的水位监测器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水位监测器和监测器安装筒之间无接触,且水位监测器的表面粘接固定有防撞垫,能够极大的减小井盖主体抖动时对水位监测器造成的损伤,取消了传统通过螺钉固定水位监测器的方式,避免了螺钉在潮湿环境下容易锈蚀难以拆卸维护,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井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建设中会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盖子,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窨井盖通常用钢筋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以圆形和方形为主。
[0003]窨井在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存在发生堵塞的风险,堵塞后,窨井无法将水排出,则会导致城市内涝,而为了及时发现窨井堵塞,避免内涝,目前的窨井盖通常配备水位监测器,实现智能化,如专利号为CN202220466535.8的一种带有监测功能的智能井盖装置、CN202120313349.6的一种地下水位监测井井盖等,都是具备监测水位功能的智能井盖,但是安装在路面上的井盖在车辆经过碾压下都会产生抖动,而水位监测器多通过螺钉与井盖连接固定,这种硬性连接方式使得水位监测器会随着井盖抖动一并抖动,影响水位监测器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它可以实现,减小井盖抖动时对水位监测器造成的损伤。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包括井盖主体、水位监测器和安装筒底盖,所述井盖主体的底侧中心设置有监测器安装筒,所述水位监测器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内部,所述安装筒底盖通过螺纹旋合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的底端,所述井盖主体的底侧中心对应监测器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监测器顶防撞垫,所述监测器顶防撞垫和井盖主体通过胶体粘接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位监测器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壳体侧防撞垫,所述壳体侧防撞垫和水位监测器通过胶体粘接固定,所述水位监测器的底端设置有壳体底防撞垫,所述壳体底防撞垫和水位监测器通过胶体粘接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底盖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底盖旋钮,所述底盖旋钮和安装筒底盖为一体式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井盖主体的底侧和监测器安装筒之间设置有井盖加强筋,所述井盖加强筋和井盖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监测器安装筒和井盖主体通过焊接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井盖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井盖通风孔。
[0013]3.有益效果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本方案的水位监测器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水位监测器和监测器安装筒之间无接触,且水位监测器的表面粘接固定有防撞垫,能够极大的减小井盖主体抖动时对水位监测器造成的损伤。
[0016](2)取消了传统通过螺钉固定水位监测器的方式,避免了螺钉在潮湿环境下容易锈蚀难以拆卸维护,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底视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侧防撞垫以及壳体底防撞垫安装位置,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筒底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底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
[0022]101、井盖主体;111、监测器安装筒;112、井盖通风孔;113、井盖加强筋;102、水位监测器;121、壳体侧防撞垫;122、壳体底防撞垫;103、安装筒底盖;131、底盖旋钮;104、监测器顶防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4,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包括井盖主体101、水位监测器102和安装筒底盖103,井盖主体101的底侧中心设置有监测器安装筒111,水位监测器102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111内部,安装筒底盖103通过螺纹旋合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111的底端,井盖主体101的底侧中心对应监测器安装筒111的内部设置有监测器顶防撞垫104,监测器顶防撞垫104和井盖主体101通过胶体粘接固定。
[0025]参阅图1和图2,水位监测器102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壳体侧防撞垫121,壳体侧防撞垫121和水位监测器102通过胶体粘接固定,水位监测器102的底端设置有壳体底防撞垫122,壳体底防撞垫122和水位监测器102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这样设置避免在井盖主体101受到车轮碾压抖动时,水位监测器102受到较大的损伤。
[0026]参阅图3,安装筒底盖103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底盖旋钮131,底盖旋钮131和安装筒底盖103为一体式结构,这样设置方便拆除以及安装安装筒底盖103。
[0027]参阅图1和图4,井盖主体101的底侧和监测器安装筒111之间设置有井盖加强筋113,井盖加强筋113和井盖主体101为一体式结构,监测器安装筒111和井盖主体101通过焊接固定,这样设置保证井盖主体101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
[0028]参阅图4,井盖主体101的内部开设有井盖通风孔112,这样设置保证井盖主体101的通风和排水工作。
[0029]在使用时:首先将监测器顶防撞垫104粘接固定在井盖主体101的底侧中心,然后将壳体侧防撞垫121以及壳体底防撞垫122参考图1和图2,粘接固定在水位监测器102外表面,接着将水位监测器102放置在监测器安装筒111内部,并旋合用手握住底盖旋钮131,将安装筒底盖103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111底端即可。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包括井盖主体(101)、水位监测器(102)和安装筒底盖(103),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主体(101)的底侧中心设置有监测器安装筒(111),所述水位监测器(102)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111)内部,所述安装筒底盖(103)通过螺纹旋合安装在监测器安装筒(111)的底端,所述井盖主体(101)的底侧中心对应监测器安装筒(111)的内部设置有监测器顶防撞垫(104),所述监测器顶防撞垫(104)和井盖主体(101)通过胶体粘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堵监测型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器(102)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壳体侧防撞垫(121),所述壳体侧防撞垫(121)和水位监测器(102)通过胶体粘接固定,所述水位监测器(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步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博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