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80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涉及细菌培养器技术领域。包括培养筒、控制器和培养皿,所述培养筒顶端设置有顶盖组件,培养筒顶部内壁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中部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固定板将培养筒的腔体分为顶部空腔和底部空腔,固定板的板体外侧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固定板、弹性卡板、圆孔、气流缓冲板、环形通气槽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部,培养皿的底部与固定板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棒和电子扇工作,从而可以将热空气均匀的分散在顶部空腔内,从而实现培养皿的均匀受热,进而保证了细菌处于最佳的培养状态。细菌处于最佳的培养状态。细菌处于最佳的培养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细菌培养器
,具体为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

技术介绍

[0002]细菌的培养需要将承装细菌的培养皿放置在培养器内来保证温度的稳定,不同细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与人体有关的细菌(主要指的是与人体共存的一些有益菌)往往最适宜36摄氏度左右,因为这就是人体的温度。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265759U”公开的一种检验科用恒温细菌培养箱,包括箱门、箱体和保温管道,所述箱门内设置有呈“S”形布设的门风管,所述门风管两端管口连接有套管头,所述箱体侧壁内设置有“S”形保温管道,保温管道一端与设置在箱体左侧面上的“U”形加热通道连通,加热通道内设置有加热丝。
[0004]上述方案实现了细菌培养箱内的温度恒定的技术效果。但是,申请人发现,上述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该检验科用恒温细菌培养箱由于将保温管道设置在箱门的内侧,从而导致靠近箱门一侧的温度较高,远离箱门的温度较低,从而使培养皿受热不均,影响了细菌的正常生长。
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包括培养筒(1)、控制器(6)和培养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筒(1)顶端设置有顶盖组件(7),培养筒(1)顶部内壁固定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端中部固定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顶端固定有温度传感器(5),固定板(2)将培养筒(1)的腔体分为顶部空腔和底部空腔,固定板(2)的板体外侧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圆孔(201),顶部空腔和底部空腔通过圆孔(201)相连通,固定板(2)顶端固定有多组弹性卡板(3),培养皿(10)的外壁与弹性卡板(3)相卡接,底部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7)包括顶盖板(701)和插板(702),培养筒(1)顶端开设有插槽(101),插槽(101)与插板(702)相适配,插板(702)顶部板体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透气孔(703),外界与顶部空腔通过透气孔(70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701)顶端固定有提手(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多功能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秀云刘小林伍婧婧
申请(专利权)人:瑞博安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