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件及电子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78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热件及电子雾化器。所述加热件包括基体管和发热件,所述基体管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基体管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件包括多匝沿所述基体管的轴向分布的发热单元。具有所述加热件的电子雾化器可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待加热物,通过不同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具有不同的宽度以使得工作时不同加热区域具有不同的单位面积热效率,以平衡整个加热阶段中的气溶胶生成速率,提升用户体验感。提升用户体验感。提升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件及电子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件及电子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雾化
,通常利用设于电子雾化器内的加热件将烟草等待加热物加热至挥发温度,即对烟草进行“加热不燃烧”处理,从而避免烟草燃烧引起的焦油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加热件作为电子雾化器的核心加热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决定着电子雾化器整体的性能与质量水平。
[0003]目前,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气溶胶生成的速率不同,烟草在加热前期产生的气溶胶浓度大,而在加热后期气溶胶浓度低,使得用户在整个抽吸过程中口感不均衡,抽吸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整个抽吸过程中口感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加热件,包括:
[0006]基体管,内部形成用于容纳待加热物的容纳空间,所述基体管具有沿其轴向分布的第一发热区域和第二发热区域;
[0007]发热件,用于通电发热以加热所述待加热物,所述发热件沿所述基体管的轴向呈螺旋式延伸设置于所述基体管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件包括多匝沿所述基体管的轴向分布的发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的所述发热单元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所述发热单元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
[0008]通过不同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具有不同的宽度以使得工作时不同加热区域具有不同的单位面积热效率,以平衡整个加热阶段中的气溶胶生成速率,提升用户体验感。
[0009]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发热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方向,多匝所述发热单元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
[0010]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匝发热单元之间具有间距,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间距。
[0011]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匝发热单元之间具有间距,多个所述间距沿所述第一发热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2]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匝数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匝数。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单元接合于所述基体管的外表面上。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管包括基体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体与所述发热单元之间。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管沿其轴向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待加热物通过的开口,
所述第一发热区域较所述第二发热区域靠近所述开口。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管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发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第一分体管和第二分体管,所述第一分体管与所述第二分体管间隔开设置。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管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之间的隔热段,所述隔热段用于阻隔所述第一分体管与所述第二分体管之间的热传导。
[0018]另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电池单元以及上述的加热件,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电池单元用于给所述加热件提供电能。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件及电子雾化器。所述加热件包括基体管和发热件,所述基体管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基体管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件包括多匝沿所述基体管的轴向分布的发热单元。具有所述加热件的电子雾化器可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待加热物,通过不同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具有不同的宽度以使得工作时不同加热区域具有不同的单位面积热效率,以平衡整个加热阶段中的气溶胶生成速率,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件的立体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加热件的发热单元的宽度、间距示意图;
[0023]图3为一种实施例方式的电子雾化器的截面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加热件100;
[0026]基体管110、第一发热区域111、第二发热区域112、开口115、发热件120、发热单元121;
[0027]电子雾化器200;
[0028]电池单元210、导线220、主板230;
[0029]烟支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他方式实现的实施例。并且,应当理
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0033]如图1所示,加热件100包括基体管110和发热件120。所述基体管11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未示出),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待加热物。所述发热件120设置于所述基体管110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件120可在通电时发热,以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基体管110,进而加热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待加热物。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管110呈圆柱状,所述基体管110具有沿其轴向分布的第一发热区域111和第二发热区域112,所述第一发热区域111和所述第二发热区域112为在所述基体管110上划分的虚拟区域,所述第一发热区域111和所述第二发热区域112呈上下分布。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基体管110呈圆柱状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管110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棱柱状,本技术对于所述基体管11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只要其内部形成有所述容纳空间即可。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120沿所述轴向呈螺旋式延伸地设置于所述基体管110的外表面,例如,所述发热件120为电阻丝,其沿所述轴向呈螺旋式绕设于所述基体管110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件120的两端为电连接端以连接外部电源,以在所述发热件120导通电流时发热。所述发热件120包括多匝沿所述轴向分布的发热单元121,每匝发热单元121与相邻的发热单元121串联,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111的所述发热单元121的宽度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管,内部形成用于容纳待加热物的容纳空间,所述基体管具有沿其轴向分布的第一发热区域和第二发热区域;发热件,用于通电发热以加热所述待加热物,所述发热件沿所述基体管的轴向呈螺旋式延伸设置于所述基体管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件包括多匝沿所述基体管的轴向分布的发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的所述发热单元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所述发热单元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发热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方向,多匝所述发热单元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匝发热单元之间具有间距,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间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匝发热单元之间具有间距,多个所述间距沿所述第一发热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发热区域的方向逐渐增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匝数大于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贵赵丽晓陈祖炜郑晓远赵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