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71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均包括上表壳和下表壳,所述上表壳与所述下表壳均向外翻折延伸有凸缘边,所述上表壳的凸缘边为第一凸缘边,所述下表壳的凸缘边为第二凸缘边;所述第一凸缘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缘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凸缘边向内弯折两次形成固定部,并抵于所述第二凸缘边的下表面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自身形状和结构进行固定密封,加快封装效率;并不需要另外固定件进行封装,增加密封效果,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膜式燃气表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燃气表表壳的封装结构采用密封圈将上下表壳固定在一起,即将上下表壳的凸缘边外侧包边使燃气表形成密封结构,由于密封圈暴露在外侧,碰撞时会导致破损,上下表壳容易相互脱离,失去密闭效果;采用上述封装结构,不能利用上下表壳自身形状和结构进行固定,需要另外的固定件进行封装,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3]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利用自身形状和结构进行固定密封,加快封装效率;并不需要另外固定件进行封装,增加密封效果,节省生产成本。
[0005]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均包括上表壳和下表壳,所述上表壳与所述下表壳均向外翻折延伸有凸缘边,所述上表壳的凸缘边为第一凸缘边,所述下表壳的凸缘边为第二凸缘边;所述第一凸缘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缘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凸缘边向内弯折两次形成固定部,并抵于所述第二凸缘边的下表面处。
[0006]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缘边包括有若干个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凸起,每一凸起向外等间距设置在第二凸缘边上;利用第二凸缘边上的若干个凸起与第一凸缘边相接触,形成密封状态。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便于加工,并能够增加密封性。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缘边上设置有向下凹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下表面与所述凸起的上表面相接触;利用定位槽与凸起相接触,使上下表壳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槽的长度大于每个所述凸起相加的长度;便于上表壳的固定,使每一凸起都能与第一凸缘边相接触,使上下表壳形成密封形态。
[0010]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凸缘边相接触的长度不小于凸起至第二凸缘边边缘处长度的一半;利用固定部将下表壳固定在上表壳上,替代原先的密封圈包边固定,增加密封性,节省固定件;增加上下表壳的固定程度,如固定部包边过短,下表壳容易脱落。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缘边的弯折处均设为圆角;防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磕碰,增加安全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上表壳的第一凸缘边翻折形成固定部,将下表壳上的第二凸缘边包裹,形成包边状态,使上下表壳相互固定,替代原有需要利用钢制密封圈进行包边的工序,加快封装效率,减少固定件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0013]从而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

A方向上的剖面图;
[0016]图3是图2中H方向上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
[0018]上表壳1;下表壳2;第一凸缘边11;第二凸缘边21;固定部111;凸起211;定位槽1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0]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 均包括上表壳1和下表壳2,所述上表壳1与所述下表壳2均向外翻折延伸有凸缘边,所述上表壳1的凸缘边为第一凸缘边11,所述下表壳2的凸缘边为第二凸缘边21;所述第一凸缘边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缘边21的长度;所述第一凸缘边11向内弯折两次形成固定部111,并抵于所述第二凸缘边21的下表面处。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缘边21包括有若干个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凸起211,每一凸起211向外等间距设置在第二凸缘边21上;利用第二凸缘边21上的若干个凸起211与第一凸缘边11相接触,形成密封状态。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211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便于加工,并能够增加密封性。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缘边11上设置有向下凹陷有定位槽112;所述定位槽112的下表面与所述凸起211的上表面相接触;利用定位槽112与凸起211相接触,使上下表壳2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112的长度大于每个所述凸起211相加的长度;便于上表壳1的固定,使每一凸起211都能与第一凸缘边11相接触,使上下表壳2形成密封形态。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11与所述第二凸缘边21相接触的长度不小于凸起211至第二凸缘边21边缘处长度的一半;利用固定部111将下表壳2固定在上表壳1上,替代原先的密封圈包边固定,增加密封性,节省固定件;增加上下表壳2的固定程度,如固定部111包边过短,下表壳2容易脱落。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缘边11的弯折处均设为圆角;防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磕碰,增加安全性。
[0027]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
[0028]将上表壳1倒置在下表壳2上方,使第一凸缘边11上的定位槽112与第二凸缘边21上的凸起211相接触,而后将第一凸缘边11的外围向内弯折两次形成固定部111,使下表壳2固定于上表壳1上,替代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钢制密封圈进行包边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自身结构对自己进行密封固定,减少固定件,节省生产成本;并减少密封圈包边工序,增加加工效率。
[0029]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均包括上表壳(1)和下表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壳(1)与所述下表壳(2)均向外翻折延伸有凸缘边,所述上表壳(1)的凸缘边为第一凸缘边(11),所述下表壳(2)的凸缘边为第二凸缘边(21);所述第一凸缘边(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缘边(21)的长度;所述第一凸缘边(11)向内弯折两次形成固定部(111),并抵于所述第二凸缘边(21)的下表面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边(21)包括有若干个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凸起(211),每一凸起(211)向外等间距设置在第二凸缘边(2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表壳封装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敏吴旭东黄敏华彭鹏韩卫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宏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