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42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数据中继模块、存储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状态指示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左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调试串口模块、通讯串口模块、复位模块以及天线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电源接口、网口模块以及USB接口,在所述外壳的后侧中心设置有导轨卡扣,在所述外壳后侧面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其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具有多接口多协议,可以一机多用适用性广。可以一机多用适用性广。可以一机多用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


[0001]本技术涉及到工业网关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已被纳入国家力推的新基建范畴。提起工业互联网,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到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平台等。但是,我们需要冷静下来想一想,工业云平台也好,工业大数据也好,归根结底,数据是基础,或者说,工业数据/机器数据是基础。数据从哪里来?从我们的生产中来,所以工业互联网必须要下沉到各种实际生产制造行业中,才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0003]然而,实际生产中的数据复杂且不易采集,新老设备混杂使用,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更不用说数据采集了。因此,工业数据/机器数据的获取,是相当困难的,也是颇为昂贵的。同时不同行业使用的设备种类不一,每个行业也有各自的行业特色和标准,各种协议穿插其中,通信机制五花八门,这就给前端数据采集与设备监控带来了诸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具有适应于不同通讯协议的多种接口,适用范围广且方便使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其关键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数据中继模块、存储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状态指示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左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调试串口模块、通讯串口模块、复位模块以及天线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电源接口、网口模块以及USB接口,在所述外壳的后侧中心设置有导轨卡扣,在所述外壳后侧面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0007]其中,所述调试串口模块依次串接USB转串口模块与隔离模块相连,所述天线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所述存储模块、隔离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均连接至所述数据中继模块,所述通讯串口模块、复位模块、网口模块、USB接口与所述数据中继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接口上连接有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存储模块、USB转串口模块以及隔离模块提供5V工作电源,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状态指示模块、调试串口模块、通讯串口模块、复位模块、网口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提供3.3V工作电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经稳压二极管D1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感L1后连接至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输出5V工作电源,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还串接电阻R6后与其使能
端相连,降压芯片U1的使能端还连接电阻R9后接地,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还经并联设置的双向二极管D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后接地,电感L1与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的公共端连接至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电容C11与电阻R8后与降压芯片U1的反馈端相连,降压芯片U1的反馈端还经电阻R10接地,电感L1与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的公共端还经并联的电容C6、C7、C8、C9、C10后接地。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2,降压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降压芯片U2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感L2后连接至第二工作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工作工作电压输出端输出3.3V工作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还经并联的电容C13、C14、C15接地,所述降压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串接电阻R11后与其使能端相连,所述降压芯片U2的使能端还串接电阻R14后接地,电感L2与第二工作电压输出端的公共端连接至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电容C21与电阻R13后与降压芯片U2的反馈端相连,降压芯片U2的反馈端还经电阻R15接地,电感L2与第二工作电压输出端的公共端还经并联的电容C16、C17、C18、C19、C20后接地。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模块包括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连接后通过电阻R5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所述复位开关的第一、第二接线端子连接后还分别与所述数据中继模块的复位信号输入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复位开关的第三、第四接线端子接地。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讯串口模块采用RS232串口模块和/或RS485串口模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状态指示模块包括电源指示灯、使用状态指示灯、无线通讯状态指示灯与网口状态指示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卡扣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底板以及连接于底板两侧的第一卡舌与第二卡舌,所述第一卡舌与底板垂直连接,且在第一卡舌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舌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突出,所述第二卡舌与底板倾斜连接,在第二卡舌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在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的底板上形成有与安装导轨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0014]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
[0015]1、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具有多接口多协议,可以一机多用适用性广;
[0016]2、由于协议接口多,适合接入接口需求复杂的场合;
[0017]3、状态指示模块包括多种指示灯,分别指示多种状态,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状态观测;
[0018]4、采用数据转换模块整合多种类型的数据来源,结构完备,提升了网关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领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23]图5是第一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4]图6是第二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5]图7是复位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6]图8是数据转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7]图9是存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外壳1内的数据中继模块、存储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在所述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状态指示模块2,在所述外壳1的左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调试串口模块3、通讯串口模块4、复位模块5以及天线模块6,在所述外壳1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电源接口7、网口模块8以及USB接口9,在所述外壳1的后侧中心设置有导轨卡扣10,在所述外壳1后侧面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2。
[0030]参见附图3,所述导轨卡扣10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的底板101以及连接于底板10两侧的第一卡舌102与第二卡舌103,所述第一卡舌102与底板101垂直连接,且在第一卡舌102与底板101之间形成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数据中继模块、存储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状态指示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左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调试串口模块、通讯串口模块、复位模块以及天线模块,在所述外壳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电源接口、网口模块以及USB接口,在所述外壳的后侧中心设置有导轨卡扣,在所述外壳后侧面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其中,所述调试串口模块依次串接USB转串口模块与隔离模块相连,所述天线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所述存储模块、隔离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均连接至所述数据中继模块,所述通讯串口模块、复位模块、网口模块、USB接口与所述数据中继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接口上连接有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存储模块、USB转串口模块以及隔离模块提供5V工作电源,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状态指示模块、调试串口模块、通讯串口模块、复位模块、网口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提供3.3V工作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经稳压二极管D1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感L1后连接至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输出5V工作电源,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还串接电阻R6后与其使能端相连,降压芯片U1的使能端还连接电阻R9后接地,降压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还经并联设置的双向二极管D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后接地,电感L1与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的公共端连接至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电容C11与电阻R8后与降压芯片U1的反馈端相连,降压芯片U1的反馈端还经电阻R10接地,电感L1与第一工作电压输出端的公共端还经并联的电容C6、C7、C8、C9、C10后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协议多接口的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隆有罗胜阳明棚邹泓兵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耐视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