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269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粉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包括料仓、螺旋输送器、补偿下料管;所述料仓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包装机上设置有第一下料口、第二下料口;所述螺旋输送器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上设置有自控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包装机的自动、精细补偿下料,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粉体材料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池粉体材料制备完成后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包装成各种重量规格的成品。由于涉及后续工序的混料配比,客户对包装成品的重量精度要求愈发严格。成品包装是通过包装机实现的,目前包装机的给料系统是通过双螺旋(即先用大螺旋快速放料,最后启动小螺旋精确喂料)来实现给包装袋喂料。而由于电池粉体材料大都具备较强的流动性,在最后的小螺旋补料时,有部分物料会从螺旋缝隙自流出来,难以控制放料精度,达不到客户对包装重量的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能够实现包装机的自动、精细补偿下料,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包括料仓1、螺旋输送器2、补偿下料管4;所述料仓1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包装机3上设置有第一下料口、第二下料口;所述螺旋输送器2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器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4上设置有自控阀5。
[0006]进一步的,所述包装机3配置有自动控制系统及称量装置,所述称量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自控阀5的输入端、螺旋输送器2的输入端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称量装置用于对包装袋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测得的重量数据输出给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用于在开始包装时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2开启、所述自控阀5开启,在所述重量达到A

a时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2关闭,并在所述重量达到A时控制所述自控阀5关闭;其中,A为预设的重量终值,a为预设的重量差值。
[0007]进一步的,所述补偿下料管4为透明PU气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补偿下料管4的直径为20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本技术通过在料仓的两个出料口分别设置螺旋输送器与补偿下料管实现两路下料,并在补偿下料管上设置自控阀,能够在包装袋内重量距离预设重量一定的差值时实现由补偿下料管单独精细下料,实现包装机的自动、精细补偿下料,保证每包粉料下料重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人工干预,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产生金属摩擦异物,无潜在金属污染风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料仓,2—螺旋输送器,3—包装机,4—补偿下料管,5—自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包括料仓1、螺旋输送器2、补偿下料管4;所述料仓1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包装机3上设置有第一下料口、第二下料口;所述螺旋输送器2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器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4上设置有自控阀5。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机3配置有自动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及称量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称量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自控阀5的输入端、螺旋输送器2的输入端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图中未示出);所述称量装置用于对包装袋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测得的重量数据输出给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用于在开始包装时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2开启、所述自控阀5开启,在所述重量达到A

a时控制所述螺旋输送器2关闭,并在所述重量达到A时控制所述自控阀5关闭;其中,A为预设的重量终值,a为预设的重量差值。本实施例中,a为200g。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偿下料管4为透明PU气管,所述补偿下料管4的直径为20mm。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8]在准备包装时,包装机3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螺旋输送器2与自控阀5开启,由补偿下料管4与自控阀5组成的下料精细补偿装置和螺旋输送器2同时下料。称量装置对包装机3内吨袋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测得的重量数据输出给自动控制系统。当所述重量与预设的重量终值相差200g时,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螺旋输送器2关闭,由下料精细补偿装置继续下料,进行最终的精确给料补偿,直到达到预设重量,控制自控阀5关闭,吨袋即可流向后工序处理。整个过程自动进行,补偿下料精细化,保证了每包粉料下料重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001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也即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所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螺旋输送器(2)、补偿下料管(4);所述料仓(1)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包装机(3)上设置有第一下料口、第二下料口;所述螺旋输送器(2)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器(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料口连通,所述补偿下料管(4)上设置有自控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偿下料的包装机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机(3)配置有自动控制系统及称量装置,所述称量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自控阀(5)的输入端、螺旋输送器(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陆卫军陈永安田培培杨波邓文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