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55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涤棉基布层。所述涤棉基布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且所述第二抗菌层由抗菌合股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合股纱是由纤维素纤维依次螺旋缠绕在银纤维、聚乳酸纤维、天丝纤维而成,且所述抗菌合股纱外表面由棉纤维缠绕固定;所述第二抗菌层外表面设置有提花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涤棉织物利用双层抗菌层的设计,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再加上提花层的设计,具有设计美感,更受消费者喜爱;靠近提花层一侧的抗菌层使用了抗菌合股纱,利用不同纤维的不同特点,使得抗菌层具有天然透气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抗菌性强的优点,适合广泛推广使用。适合广泛推广使用。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

技术介绍

[0002]涤棉织物是用涤纶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面料,其中涤纶的成分占60%以上,棉的成份在40%以下,涤/棉混纺最常用比例是65/35。涤棉织物有卡其、府绸、平布、细纺、纱罗和色织产品等多种品类。涤棉织物具有外观挺括、耐穿、耐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等优点,适宜制作各种服装。但现有涤棉织物吸湿性和透气性较纯棉织物稍差,最重要的是随着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织物的抗菌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行业
急需要一款具有抗菌性好的涤棉织物。
[0003]有鉴于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包括,涤棉基布层。
[0007]所述涤棉基布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且所述第二抗菌层由抗菌合股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合股纱是由纤维素纤维依次螺旋缠绕在银纤维、聚乳酸纤维、天丝纤维而成,且所述抗菌合股纱外表面由棉纤维缠绕固定;
[0008]所述第二抗菌层外表面设置有提花层。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提花层外表面喷涂有一层抗菌层。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涤棉基布层的厚度是所述第一抗菌层厚度的2

3倍。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抗菌层通过胶黏层粘接固定在所述涤棉基布层上,且所述胶黏层为抗菌热熔胶网。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抗菌层与所述涤棉基布层之间设置有一层吸湿透气层。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湿透气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为中空涤纶纤维和亚麻纤维交替排列,所述纬纱为真丝纤维和竹炭纤维交替排列而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涤棉织物利用双层抗菌层的设计,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再加上提花层的设计,具有设计美感,更受消费者喜爱;靠近提花层一侧的抗菌层使用了抗菌合股纱,利用不同纤维的不同特点,使得抗菌层具有天然透气的特点。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抗菌性强的优点,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抗菌合股纱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吸湿透气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涤棉基布层;2

第一抗菌层;3

第二抗菌层;31

纤维素纤维;32

银纤维;33

聚乳酸纤维;34

天丝纤维;35

棉纤维;4

提花层;5

吸湿透气层;51

中空涤纶纤维;52

亚麻纤维;53

真丝纤维;54

竹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2所示,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包括,涤棉基布层1;所述涤棉基布层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抗菌层2、第二抗菌层3,且所述第二抗菌层3由抗菌合股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合股纱是由纤维素纤维31依次螺旋缠绕在银纤维32、聚乳酸纤维33、天丝纤维34而成,且所述抗菌合股纱外表面由棉纤维35缠绕固定;所述第二抗菌层3外表面设置有提花层4。
[0025]具体的,所述涤棉基布层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抗菌层2、第二抗菌层3,双层抗菌层设计能够满足面料的高抗菌性要求,所述第一抗菌层2设置在靠近使用者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抗菌层3外表面设置有提花层4,满足了涤棉织物的设计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0026]再进一步的,所述提花层4外表面喷涂有一层抗菌层,具体是将具有均匀抗菌剂的溶液喷涂在提花层4外表面,从而形成一层抗菌膜,使得涤棉织物外表面具有抗菌性。进一步的,所述涤棉基布层1的厚度是所述第一抗菌层3厚度的2

3倍,本实施例优选为,涤棉基布层1的厚度是所述第一抗菌层3厚度的2倍,涤棉基布层1起到织物力学支撑层的作用。
[002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抗菌层3通过胶黏层粘接固定在所述涤棉基布层1上,且所述胶黏层为抗菌热熔胶网。抗菌热熔胶网是在热熔胶网成型之前将抗菌剂粉末均匀搅拌在热熔胶中,从而使得热熔胶网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抗菌层3由抗菌合股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合股纱是由纤维素纤维31依次螺旋缠绕在银纤维32、聚乳酸纤维33、天丝纤维34而成,该抗菌合股纱利用多种不同具有抗菌性的纤维进行缠绕编织,能够提高纱线的抗菌效果。而且纤维素纤维31、聚乳酸纤维33、天丝纤维34具有天然可降解、吸湿性好的优点,对环境无害。在进一步的,为了稳固抗菌合股纱的结构稳定性,所述抗菌合股纱外表面由棉纤维35缠绕固定。
[0028]实施例二
[0029]如图3

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抗菌层2与所述涤棉基布层1之间设置有一层吸湿透气层5。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湿透气层5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为中空涤纶纤维51和亚麻纤维52交替排列,所述纬纱为真丝纤维53和竹炭纤维54交替排列而成。其中,所述中空涤纶纤维51的截面呈五角星形,该五角星相邻两个角之间形成沟槽,水汽等可以从沟槽中排到面料表面,从而被挥发,进而达到吸湿排汗的目的;而且异形结构的涤纶纤维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再进一步的,亚麻纤维52、真丝纤维53和竹炭纤维54均属于吸湿纤维和/或透气纤维,编织而成的吸湿透气层5具有吸湿性好,凉爽透气,柔软舒适的优点。
[003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涤棉基布层(1);所述涤棉基布层(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抗菌层(2)、第二抗菌层(3),且所述第二抗菌层(3)由抗菌合股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合股纱是由纤维素纤维(31)依次螺旋缠绕在银纤维(32)、聚乳酸纤维(33)、天丝纤维(34)而成,且所述抗菌合股纱外表面由棉纤维(35)缠绕固定;所述第二抗菌层(3)外表面设置有提花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层(4)外表面喷涂有一层抗菌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涤棉基布层(1)的厚度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金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芙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