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19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设有一对,各支承框架一端通过转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转接结构相连,各支承框架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承底板,该支承底板为弧形,其内侧边缘具有与电力杆架形状适配的配接凹口,其外侧边缘具有支承座板,支承座板向支承底板上方弯折,支承座板内壁安装有电动千斤顶,该电动千斤顶的顶杆沿支承底板的径向延伸,其末端安装有防坠夹板。该爬升设备在支承框架底部的支承底板上设置支承座板,并在支承座板内壁安装电动千斤顶,在电动千斤顶上安装防坠夹板,由电动千斤顶带动防坠夹板夹合于电力杆架外壁,以避免支承框架沿电力杆架下坠,提升爬升设备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维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一种电力杆架爬升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其形状与电力杆架适配,并采用吊升设备如起吊车辆带动其上升或下降,采用吊升设备将爬升设备运送到预定位置后,维修人员会站立到爬升设备上进行维修操作,这个过程中爬升设备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如果发生晃动或坠降,会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常用的爬升设备仅依靠吊升设备自身来维持其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几率发生晃动或坠降,安全性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爬升设备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设有一对,各支承框架一端通过转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转接结构相连,可将转接结构拆卸,支承框架通过转动结构展开后包覆于电力杆架外部,再通过转接结构将支承框架相连,其中:
[0006]各支承框架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承底板,该支承底板为弧形,其内侧边缘具有与电力杆架形状适配的配接凹口,其外侧边缘具有支承座板,支承座板向支承底板上方弯折;
[0007]支承座板内壁安装有电动千斤顶,该电动千斤顶的顶杆沿支承底板的径向延伸,其末端安装有防坠夹板,由电动千斤顶带动防坠夹板夹合于电力杆架外壁,以避免支承框架沿电力杆架下坠。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承座板与与支承底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角板,由加强角板对支承座板及支承底板的连接部位进行结构加强,电动千斤顶的结构及运行方式为现有技术,未作详述,防坠夹板采用弧形不锈钢板制作,可贴合于电力杆架外壁,其内壁嵌设有弹性橡胶衬片,以增加防坠夹板与电力杆架之间的摩擦阻力。
[0009]各支承框架顶部分别设置有支承载板,该支承载板的顶部具有站立空间,其外侧边缘设置有防坠凸边,该防坠凸边向支承载板上方弯折,以减少滑脱风险,提升安全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防坠凸边上安装有防护栏板,防护栏板向防坠凸边上方延伸,以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0011]各支承框架中还分别设置有支承顶板,该支承顶板中设置有承载凸台,承载凸台向支承顶板上方凸出,并抵接于支承载板底面,由承载凸台对支承载板进行支撑,支承载板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栓杆与支承顶板两端相连,使承载凸台与支承载板接合紧密;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栓杆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与支承载板及支承顶板锁定,其中部套设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两端分别与支承载板及支承顶板抵接。
[0013]各支承框架的支承顶板之间设置有转接顶片,各支承框架的支承底板之间设有转接底片,转接顶片及转接底片两端分别开设有转接通孔,支承顶板与支承底板之间通过支承立柱连接,该支承立柱两端分别贯穿支承顶板及支承底板的端部,并从转接通孔中伸出,再采用螺母锁定,使支承框架之间可通过转接顶片及转接底片做开合动作。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支承立柱上分别套设有隔离套筒,隔离套筒两端分别与支承顶板及支承座板抵接。
[0015]各支承框架中还分别设置有爬升吊板,各爬升吊板分别位于支承顶板与支承底板之间,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承立柱中部,爬升吊板外侧边缘设置有与吊运设备适配的连接吊环,吊运设备可通过连接吊环将带动支承框架沿电力杆架上升或下降。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该爬升设备在支承框架底部的支承底板上设置支承座板,并在支承座板内壁安装电动千斤顶,在电动千斤顶上安装防坠夹板,由电动千斤顶带动防坠夹板夹合于电力杆架外壁,以避免支承框架沿电力杆架下坠,提升爬升设备的稳定性,还在支承框架顶部设置支承载板,在支承载板边缘设置向上方弯折的防坠凸边,还在防坠凸边上安装防护栏板,以减少滑脱风险,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该爬升设备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设有一对,各支承框架一端通过转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转接结构相连,可将转接结构拆卸,支承框架通过转动结构展开后包覆于电力杆架外部,再通过转接结构将支承框架相连;
[0022]在实施例1中,各支承框架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承底板100,该支承底板为弧形,其内侧边缘具有与电力杆架形状适配的配接凹口,其外侧边缘具有支承座板110,支承座板向支承底板上方弯折;
[0023]支承座板内壁安装有电动千斤顶200,该电动千斤顶的顶杆沿支承底板的径向延伸,其末端安装有防坠夹板210,由电动千斤顶带动防坠夹板夹合于电力杆架外壁,以避免支承框架沿电力杆架下坠。
[0024]各支承框架顶部分别设置有支承载板300,该支承载板的顶部具有站立空间,其外侧边缘设置有防坠凸边310,该防坠凸边向支承载板上方弯折,以减少滑脱风险,提升安全性。
[0025]各支承框架中还分别设置有支承顶板400,该支承顶板中设置有承载凸台410,承载凸台向支承顶板上方凸出,并抵接于支承载板底面,由承载凸台对支承载板进行支撑,支承载板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栓杆420与支承顶板两端相连,使承载凸台与支承载板接合紧密;
[0026]各支承框架的支承顶板之间设置有转接顶片510,各支承框架的支承底板之间设有转接底片520,转接顶片及转接底片两端分别开设有转接通孔,支承顶板与支承底板之间通过支承立柱530连接,该支承立柱两端分别贯穿支承顶板及支承底板的端部,并从转接通孔中伸出,再采用螺母锁定,使支承框架之间可通过转接顶片及转接底片做开合动作。
[0027]各支承框架中还分别设置有爬升吊板600,各爬升吊板分别位于支承顶板与支承底板之间,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承立柱中部,爬升吊板外侧边缘设置有与吊运设备适配的连接吊环610,吊运设备可通过连接吊环将带动支承框架沿电力杆架上升或下降。
[0028]在实施例2中,各支承框架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承底板100,该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设有一对,各支承框架一端通过转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转接结构相连,其特征在于:各支承框架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承底板,该支承底板为弧形,其内侧边缘具有与电力杆架形状适配的配接凹口,其外侧边缘具有支承座板,支承座板向支承底板上方弯折;支承座板内壁安装有电动千斤顶,该电动千斤顶的顶杆沿支承底板的径向延伸,其末端安装有防坠夹板,由电动千斤顶带动防坠夹板夹合于电力杆架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支承框架顶部分别设置有支承载板,该支承载板的顶部具有站立空间,其外侧边缘设置有防坠凸边,该防坠凸边向支承载板上方弯折,以减少滑脱风险,提升安全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坠结构的电力杆架爬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支承框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旺桑云特尔格里焦亚琴庄友淳史金刚杨应仓陈俊德佘强任逸章张大平韩晓蕾赵晓敏王勇马广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西宁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