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822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柔性输电的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用于连接两个临近低压交流配电台区的直流环形线路及跟直流环形线路交联的交流配电线路,直流环形线路上接有第一AC/DC模块、第二AC/DC模块,交流配电线路包括DC/AC模块,通过互联架构下AC/DC和DC/AC模块包含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可有效实现直流环路的电压稳定和交流配电台区间的能量互济和功率传输,同时通过功率环级联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环控制的方法还可有效实现单相分布式电源、负荷接入下低压交流配电线路的三相电压平衡,提高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保证了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交直流电压质量和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输电的,它涉及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低压配电台区是垂直结构单向供电,能量由台区流向负荷。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接入低压配电网,能量由单向变为双向流动。同时,高比例单相户用光伏的接入可能会导致配电网出现高电压问题,加剧低压配电台区本身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通过传统变压器、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难于改变传统配电台区在潮流控制及转供方面的需求。直流配电系统结构和控制相对容易(不存在频率、相位同步和无功环流等问题),具有转换环节少、能源利用率高、电能品质好、提高配网可靠性等优势。

2、通过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可实现交直流电能形式间的转换,并且多个vsc直流侧级联的结构可以实现各个交流系统的互联,使得能量在不同的交流系统之间转供,从而摆脱传统配电网单向潮流的约束,同时直流侧还可以实现直流型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然而,传统低压交流配电台区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彻底改变其结构并不现实,亟需通过新型装置实现低压配电台区间的柔性互联,并提出新型的控制方法实现台区间功率的双向流动、能量互济,同时保证单、三相分布式电源、负荷接入下的电压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台区间功率的双向流动、能量互济,同时保证单、三相分布式电源、负荷接入下的电压平衡的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及其控制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包括用于连接两个临近低压交流配电台区的直流环形线路及跟直流环形线路交联的交流配电线路,直流环形线路上接有第一ac/dc模块、第二ac/dc模块,交流配电线路包括dc/ac模块。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ac/dc模块均为三相三线制,dc/ac模块为三相四线制。

5、控制方法为:包括对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模块,其用于实现连接两个配电台区的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dc/ac模块的对等控制。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dc/ac模块共同维持直流环形线路的电压,同时根据直流电压偏差,通过有功指令进行直流电压的二次调节,确定两端交流配电台区功率交换/传输的数值,且两端可按任意比例分配。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虚拟同步电机模块具有功率控制,该功率控制为功率环通过有功功率指令和无功功率指令控制dc/ac模块的电压和频率。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电压外环控制模块和电流内环控制模块,电压外环控制模块为

9、比例谐振控制器,电流内环控制模块为pi控制器。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ac/dc模块用于直流型分布式电源、负荷的接入;dc/ac模块用于单相、三相交流分布式电源的集中接入。

11、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2、通过互联架构下ac/dc和dc/ac模块包含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可有效实现直流环路的电压稳定和交流配电台区间的能量互济和功率传输,同时通过功率环级联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环控制的方法还可有效实现单相分布式电源、负荷接入下低压交流配电线路的三相电压平衡,提高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保证了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交直流电压质量和水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两个临近低压交流配电台区的直流环形线路及跟直流环形线路交联的交流配电线路,直流环形线路上接有第一AC/DC模块、第二AC/DC模块,交流配电线路包括DC/AC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AC/DC模块均为三相三线制,DC/AC模块为三相四线制。

3.一种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模块,其用于实现连接两个配电台区的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DC/AC模块的对等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DC/AC模块共同维持直流环形线路的电压,同时根据直流电压偏差,通过有功指令进行直流电压的二次调节,确定两端交流配电台区功率交换/传输的数值,且两端可按任意比例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模块具有功率控制,该功率控制为功率环通过有功功率指令和无功功率指令控制DC/AC模块的电压和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外环控制模块和电流内环控制模块,电压外环控制模块为比例谐振控制器,电流内环控制模块为PI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AC/DC模块用于直流型分布式电源、负荷的接入;DC/AC模块用于单相、三相交流分布式电源的集中接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两个临近低压交流配电台区的直流环形线路及跟直流环形线路交联的交流配电线路,直流环形线路上接有第一ac/dc模块、第二ac/dc模块,交流配电线路包括dc/ac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ac/dc模块均为三相三线制,dc/ac模块为三相四线制。

3.一种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模块,其用于实现连接两个配电台区的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dc/ac模块的对等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架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dc模块和第二dc/ac模块共同维持直流环形线路的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强徐世山靳继勇王瑞东窦巍任逸章孙戬全李昌博朱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西宁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