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16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套板、横梁、墙板与卡板,所述套板内腔中间设置有条形板,所述横梁对称设置于条形板左右两侧,所述套板左右两侧顶部对称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与套板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栓,所述第一固定栓尾端贯穿第一固定板与横梁螺纹连接,所述墙板设置于横梁底部远离条形板的一侧,所述横梁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尾端贯穿横梁与墙板螺纹连接,且所述墙板等距设置有多个,对于该抗震加固结构,将其加装于建筑外壁而起到抗震加固效果,并且便于对结构内的各部件进行拆装,从而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以及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加固结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城市中数量大面积广的老旧建筑抗震改造的设防水平已成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薄弱环节,存在着抗震安隐患,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改造,预制结构作为一种工业化程度较高、绿色文明的技术,在新建工程中已有较多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外套预制结构在安装后不易将其进行拆卸,在结构内有部件发生损坏时,无法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套板、横梁、墙板与卡板,所述套板内腔中间设置有条形板,所述横梁对称设置于条形板左右两侧,所述套板左右两侧顶部对称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与套板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栓,所述第一固定栓尾端贯穿第一固定板与横梁螺纹连接,所述墙板设置于横梁底部远离条形板的一侧,所述横梁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尾端贯穿横梁与墙板螺纹连接,且所述墙板等距设置有多个,左右对应的两个所述墙板相背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设置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板一侧四角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尾端贯穿卡板与墙板螺纹连接,所述墙板前侧等距设置有圆杆,所述墙板后侧等距开设有与圆杆相卡合的圆孔。
[0008]作为优选,位于下方的所述墙板一侧底部设置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卡合于卡槽内,所述填充板一侧底部设置有方形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板顶部铰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栓,且所述第二固定栓尾端贯穿第二固定板与墙板螺纹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横梁靠近条形板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对称设置于第一加强板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均与条形板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连接呈十字形结构。
[0012]作为优选,所述套板内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滑动槽以及限制槽,且所述滑动槽连通于限制槽底部,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动板,所述限制槽内设置有限制板,所述滑动板上下两侧分别与限制板以及横梁连接,且所述滑动板与限制板连接呈T形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对于该抗震加固结构,将其加装于建筑外壁而起到抗震加固效果,并且便于对结构内的各部件进行拆装,从而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以及更换。
[0015]2、通过设置填充板、方形板、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一固定板,增加结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圆杆以及圆孔,加强前后相邻的两个墙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的条形板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套板;2、横梁;3、墙板;4、卡板;5、条形板;6、斜板;7、第一固定板;8、第一固定栓;9、第一螺栓;10、卡槽;11、第二螺栓;12、圆杆;13、圆孔;14、填充板;15、方形板;16、第二固定板;17、第二固定栓;18、稳定槽;19、第一加强板;20、第二加强板;21、滑动槽;22、限制槽;23、滑动板;24、限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套板1、横梁2、墙板3与卡板4,所述套板1内腔中间设置有条形板5,所述横梁2对称设置于条形板5左右两侧,所述套板1左右两侧顶部对称设置有斜板6,所述斜板6与套板1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栓8,所述第一固定栓8尾端贯穿第一固定板7与横梁2螺纹连接,所述墙板3设置于横梁2底部远
离条形板5的一侧,所述横梁2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螺栓9,且所述第一螺栓9尾端贯穿横梁2与墙板3螺纹连接,且所述墙板3等距设置有多个,左右对应的两个所述墙板3相背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板4设置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槽10内,所述卡板4一侧四角设置有第二螺栓11,所述第二螺栓11尾端贯穿卡板4与墙板3螺纹连接,所述墙板3前侧等距设置有圆杆12,所述墙板3后侧等距开设有与圆杆12相卡合的圆孔13,位于下方的所述墙板3一侧底部设置有填充板14,所述填充板14卡合于卡槽10内,所述填充板14一侧底部设置有方形板15,所述方形板15顶部铰接有第二固定板16,所述第二固定板16一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栓17,且所述第二固定栓17尾端贯穿第二固定板16与墙板3螺纹连接,将填充板14设置于位于下方的墙板3底部的卡槽10内,翻转第二固定板16至与墙板3相贴合,使用第二固定栓17将第二固定板16与墙板3固定。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套板1、横梁2、墙板3与卡板4,所述套板1内腔中间设置有条形板5,所述横梁2对称设置于条形板5左右两侧,所述套板1左右两侧顶部对称设置有斜板6,所述斜板6与套板1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栓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套板(1)、横梁(2)、墙板(3)与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1)内腔中间设置有条形板(5),所述横梁(2)对称设置于条形板(5)左右两侧,所述套板(1)左右两侧顶部对称设置有斜板(6),所述斜板(6)与套板(1)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栓(8),所述第一固定栓(8)尾端贯穿第一固定板(7)与横梁(2)螺纹连接,所述墙板(3)设置于横梁(2)底部远离条形板(5)的一侧,所述横梁(2)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螺栓(9),且所述第一螺栓(9)尾端贯穿横梁(2)与墙板(3)螺纹连接,且所述墙板(3)等距设置有多个,左右对应的两个所述墙板(3)相背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板(4)设置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槽(10)内,所述卡板(4)一侧四角设置有第二螺栓(11),所述第二螺栓(11)尾端贯穿卡板(4)与墙板(3)螺纹连接,所述墙板(3)前侧等距设置有圆杆(12),所述墙板(3)后侧等距开设有与圆杆(12)相卡合的圆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墙板(3)一侧底部设置有填充板(14),所述填充板(14)卡合于卡槽(10)内,所述填充板(14)一侧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标太谢殿伟王舒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经开区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