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09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包括第一焊接台、第二焊接台和转轴,第一焊接台和第二焊接台均水平设置,且沿转轴的径向镜像对称设置,转轴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若干转盘,转盘与转轴同轴设置,转盘绕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承载间隙,电池组可插入承载间隙内,承载间隙可带动电池组从第一焊接台翻转至第二焊接台,当转轴带动转盘旋转至对应的承载间隙与第一焊接台处于同一水平面时,第一焊接台上的电池组可滑进对应的承载间隙内,当转轴带动转盘旋转至对应的承载间隙与第二焊接台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对应的承载间隙内的电池组可滑出至第二焊接台上。有益效果:该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实现电池组的自动翻面,不需手动翻面。不需手动翻面。不需手动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返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返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光伏电池产业链中,组件封装属于下游产业链。该产业链需要将中游产出的太阳电池片进行封装,制作成电池组。焊接属于组件封装首道工序,该工序通过将焊带与电池片表面的正负极进行焊接,使电池片串联或并联,形成电池组。
[0003]在组件焊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要人工返修的情形,当前行业人工返修通常在焊接台面上进行手工焊接。手工焊接,需要焊接电池片的正反两面电极,因此,在焊接完一面后,需要手工将整串电池组拿离焊接台面,并进行手动翻面。这种手工操作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点,如,一方面会使焊接好的电池组出现电池隐裂、焊带虚焊风险,另一方面,手动翻转增加了手与电池组接触的次数,污染电池组,同时也增加了焊接工作时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太阳电池组焊接返修时手工翻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返修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焊接台(1)、第二焊接台(2)和转轴(3),所述第一焊接台(1)和第二焊接台(2)均水平设置,且沿转轴(3)的径向镜像对称设置,所述转轴(3)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若干转盘(4),所述转盘(4)与转轴(3)同轴设置,所述转盘(4)绕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承载间隙(41),电池组(7)可插入承载间隙(41)内,所述承载间隙(41)可带动电池组(7)从第一焊接台(1)翻转至第二焊接台(2),当所述转轴(3)带动转盘(4)旋转至对应的承载间隙(41)与第一焊接台(1)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焊接台(1)上的电池组(7)可滑进对应的所述承载间隙(41)内,当所述转轴(3)带动转盘(4)旋转至对应的承载间隙(41)与第二焊接台(2)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对应的所述承载间隙(41)内的电池组(7)可滑出至第二焊接台(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5),所述红外感应器(5)用于监测电池组(7)抵达对应的承载间隙(41)的目标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电机与红外感应器(5)信号连接,当所述红外感应器(5)监测到电池组(7)抵达对应的承载间隙(41)的目标位置后,所述电机延迟n秒后再驱动转轴(3)旋转,当所述转轴(3)带动转盘(4)旋转至对应的承载间隙(41)与第二焊接台(2)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电机驱动转轴(3)暂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红外感应器(5)监测到电池组(7)抵达对应的承载间隙(41)的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磊杨均炎张闻斌张忠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