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89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涉及机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长方体状,由机箱主体、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左封板和右封板组成;所述左封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所述右封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将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包裹在内;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依次设置在所述机箱主体底面上;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为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以及电源安装室;所述电源安装室位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右方,所述第一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左方,所述第二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右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采用分区独立散热,提高机箱散热能力。提高机箱散热能力。提高机箱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


[0001]本技术涉及机箱
,具体涉及易拆卸的散热机箱。

技术介绍

[0002]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在机箱内部的电脑配件进行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积蓄在机箱内,导致机箱内部的电脑配件过热,容易产生故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散热。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机箱内的电脑配件都放置在一个区域,通风散热时,电脑配件产生的热风在各个电脑配件中相互影响,导致机箱内的热量难以减少,散热效果不好,容易导致电脑配件过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所述多风道散热机箱设有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以及电源安装室,将箱体中各电脑配件分割开来,实现分区设置,有效提高机箱散热能力。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长方体状,由机箱主体、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左封板和右封板组成;所述左封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所述右封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所述第一隔热板以及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左封板与所述右封板之间;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依次设置在所述机箱主体底面上;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为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以及电源安装室;所述电源安装室位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右方,所述第一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左方,所述第二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右方。
[0006]优选地,所述机箱主体顶部设有第一折面,所述左封板顶部设有第二折面,所述右封板顶部设有第三封面,所述第一折面与所述机箱主体底面平行,所述第二折面与所述左封板垂直相接,所述右封板与第三折面垂直相接,所述第一折面、所述第二折面和所述第三折面上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一压铆螺母。
[0007]优选地,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前面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方设有第一U形口,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底面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下设有电源固定平台,所述电源固定平台两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限位板;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后面设有槽口,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右面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上方设有第二盲孔。
[0008]优选地,所述槽口设有外口和内口,所述外口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一沉孔,所述内口设有第四折面,所述第四折面与所述内口垂直相接,所述第四折面上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二沉孔,所述槽口设有第二U形口。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板左侧设有第五折面,所述第一隔热板右侧设第六折面,所述第一隔热板底部设有第七折面,所述第五折面、所述第六折面和所述第七折面与所述第一隔热板垂直相接,所述第五折面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六折面设有第三圆孔和第
四圆孔,所述第七折面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五圆孔;第一隔热板顶部设有第三U形口和第四U形口,所述第三U形口与所述第四U形口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三U形口和所述第四U形口之间设有第十一折面,所述第十一折面与所述第一隔热板垂直相接,所述第十一折面上设有第二压铆螺母。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热板左侧设有第八折面,所述第二隔热板右侧设第九折面,所述第二隔热板底部设有第十折面,所述第八折面、所述第九折面和所述第十折面与所述第二隔热板垂直相接,所述第八折面设有第六圆孔和第七圆孔,第六折面设有第八圆孔和第九圆孔,所述第十折面设有数量若干的第十圆孔;第二隔热板顶部设有第五U形口和第六U形口,所述第五U形口与所述第六U形口呈对称分布。
[0011]优选地,所述机箱主体的前面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一排气口,所述机箱主体的后面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外设有数量若干的安装孔。
[0012]优选地,所述机箱主体的前面和后面设有数量若干的压桥位,所述机箱主体的前面设有第三沉孔、第四沉孔、第五沉孔和第六沉孔,所述机箱主体的后面设有第七沉孔、第八沉孔、第九沉孔和第十沉孔;所述机箱主体底部设有数量若干的第十一沉孔、第十二沉孔和数量若干的台阶。
[0013]优选地,所述台阶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风道散热机箱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以及电源安装区,实现对电脑配件的分区放置。该多风道散热机箱可以对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以及电源安装区进行独立散热,降低电脑配件运作时产生热量对其他电脑配件的影响,有效提高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多风道散热机箱的总体图;
[0017]图2是多风道散热机箱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是第一隔热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第二隔热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多风道散热机箱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6是多风道散热机箱结构示意图三;
[0022]图7是机箱主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8是机箱主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中:1

机箱主体,1
‑1‑
第一排气口,1
‑2‑
第二排气口,1
‑3‑
安装孔,1
‑4‑
压桥位,1
‑5‑
第三沉孔,1
‑6‑
第四沉孔,1
‑7‑
第五沉孔,1
‑8‑
第六沉孔,1
‑9‑
第七沉孔,1

10

第八沉孔,1

11
‑ꢀ
第九沉孔,1

12

第十沉孔,1

13

台阶,1

13
‑1‑
第一定位孔,1

13
‑2‑
第二定位孔,1

14

第十一沉孔,1

15

第十二沉孔,2

左封板,2

1第二折面,3

第一隔热板,3
‑1‑
第五折面,3
‑1‑1‑
第一圆孔,3
‑1‑2‑
第二圆孔,3
‑2‑
第六折面,3
‑2‑1‑
第三圆孔,3
‑2‑2‑
第四圆孔,3
‑3‑
第七折面,3
‑3‑1‑ꢀ
第五圆孔,3
‑4‑
第十一折面,3
‑4‑1‑
第二压铆螺母,3
‑5‑
第三U形
口,3
‑6‑
第四U形口,4

第二隔热板,4
‑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长方体状,由机箱主体、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左封板和右封板组成;所述左封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所述右封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所述第一隔热板以及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左封板与所述右封板之间;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依次设置在所述机箱主体底面上;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为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以及电源安装室;所述电源安装室位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右方,所述第一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左方,所述第二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右方;所述机箱主体的前面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一排气口,所述机箱主体的后面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外设有数量若干的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主体顶部设有第一折面,所述左封板顶部设有第二折面,所述右封板顶部设有第三封面,所述第一折面与所述机箱主体底面平行,所述第二折面与所述左封板垂直相接,所述右封板与第三折面垂直相接,所述第一折面、所述第二折面和所述第三折面上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一压铆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前面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方设有第一U形口,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底面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下设有电源固定平台,所述电源固定平台两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限位板;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后面设有槽口,所述电源安装室的右面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上方设有第二盲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风道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设有外口和内口,所述外口设有数量若干的第一沉孔,所述内口设有第四折面,所述第四折面与所述内口垂直相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高峰段非存段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矿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