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84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包括:端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异型柱,所述端板固定在上联箱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腰型孔滑动配合,所述异型柱设于百叶窗支撑框架的侧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异型柱之间设有高强螺栓,所述高强螺栓的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固定在所述异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适用性高。适用性高。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

技术介绍

[0002]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相当于直接空冷(ACC)和间接空冷(ISC)的完美结合,作为主角的冷凝器由绕塔一周的自支撑巨型冷却三角担任。冷却三角的两侧边由散热器SRC管束搭配上、下联箱,分上下两层并按照一定的角度布置,顺流管束与逆流管束混合布置;冷却三角的底边也就是迎风面,由防冻低漏风一体式百叶窗支撑框架组成。巨型冷却三角底部坐落在钢支墩上,百叶窗支撑框架左右两端的异形柱分别与冷却三角两侧边的上联箱通过支座连接,将水平荷载传递到冷却三角两侧边,钢支墩承受三角体系所有的竖向荷载和一部分水平荷载;巨型冷却三角顶部在上联箱Y型叉处通过支座与展宽平台外缘贯通的环向钢梁连接,将另外一部分的水平荷载传递至展宽平台。
[0003]由于SRC管束受热向上膨胀,冷却向下回缩,同时管束上、下联箱受热沿着长度方向膨胀与冷却回缩,但是现有的与每层上联箱端部连接的百叶窗支撑框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尺寸均不能发生变化,导致安装不方便,和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支撑框架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适用性高的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包括:
[0007]端板,所述端板固定在上联箱的侧面;
[0008]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板上;
[0009]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腰型孔滑动配合;
[0010]异型柱,所述异型柱设于百叶窗支撑框架的侧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异型柱之间设有高强螺栓,所述高强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固定在所述异型柱上。
[0011]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为螺杆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并螺纹安装有连接螺母。
[0012]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部还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设于所述高强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0013]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第一腰型孔与所述第二腰型孔均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端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腰型孔数量相匹配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异型柱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二腰型孔数量相匹配的所述高强螺栓。
[0014]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安装板和两侧板,所述第一腰型孔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两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腰型孔设于其中一所述侧板上。
[0015]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两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还固定有加强板。
[001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多个所述第一腰型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加强板的两侧。
[0017]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多个所述第二腰型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加强板的两侧。
[0018]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侧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均设为矩形结构。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0]本技术中在满足管束联箱与百叶窗支撑框架使用功能和结构传力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充分调节钢结构的制造误差和现场安装误差,极大地方便了支座处的现场安装工作,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的第二连接件与异型柱的配合示意;
[0024]附图中:1、端板;2、异型柱;3、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5、上联箱;6、高强螺栓;31、安装板;32、侧板;33、加强板;34、第一腰型孔;35、第二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的第二连接件与异型柱的配合示意,如图1

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包括:端板1、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3和异型柱2,端板1固定在上联箱4的侧面,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固定在端板1上,第二连接件3上具有第一腰型孔34,第一腰型孔34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第一连接件4与第一腰型孔34滑动配合,异型柱2设于百叶窗支撑框架的侧端,第二连接件3上具有第二腰型孔35,第二腰型孔35 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第二连接件3与异型柱2之间设有高强螺栓6,高强螺栓6穿过第二腰型孔35固定在异型柱2上。
[0027]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连接件4设为螺杆结构,第一连接件4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腰型孔34,并螺纹安装有连接螺母。
[0028]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连接件4的外部还套设有垫片,垫片设于高强螺栓与第二连接件3之间。
[0029]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腰型孔34与第二腰型孔35均阵列设置有多个,端板1上设有与第一腰型孔34数量相匹配的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3与异型柱2之间设有与第二腰型孔35数量相匹配的高强螺栓6。
[0030]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连接件3包括安装板31和两侧板32,第一腰型孔34设于安装板31上,两侧板32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 31的两侧,第二腰型孔35设于其中一侧板32上。
[0031]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侧板32与安装板31之间还固定有加强板33。
[0032]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多个第一腰型孔34对称分布于加强板33的两侧。
[0033]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多个第二腰型孔35对称分布于加强板33的两侧。
[0034]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侧板32、安装板31和加强板33均设为矩形结构。
[0035]本实施例中异型柱2与端板1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用于协调满足联箱受热膨胀二产生的尺寸变化。
[0036]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时,可以根据每个支座的实际情况,调整高强螺栓6 在第二腰型孔35和第一连接件4在第一腰型孔34的安装位置,然后拧紧设置于第一连接件4上的连接螺母,以及拧紧第二腰型孔35内的高强螺栓6,完成支座组装。
[0037]本实施例中在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所述端板固定在上联箱的侧面;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板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腰型孔滑动配合;异型柱,所述异型柱设于百叶窗支撑框架的侧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异型柱之间设有高强螺栓,所述高强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固定在所述异型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为螺杆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并螺纹安装有连接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部还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设于所述高强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双向可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琴方修彪陈红慧韩向东孟丽娜邹荣林然张菁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斯必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