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77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包括串联而成的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低温蒸发器和省煤器由上至下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组合式结构的钢制容器,流化床气化生产的粗煤气依次下行通过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采用火管式结构,过热器和省煤器采用水管式结构;在省煤器的换热管迎向粗煤气流向区域的管壁外侧设有防磨件,且防磨件与管壁外侧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余热锅炉整体的传热效率,延长省煤器换热管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锅炉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流化床气化工艺中,出气化炉的粗煤气温度通常为850~ 1000℃,粗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煤灰、半焦)。粗煤气必须经除尘和降温后,方可供下游用户(如燃烧、变换、脱硫、和脱碳等)使用。对于高温介质的冷却,通常采用换热器间接换热的方式以回收热能。因粗煤气入口温度高达850~1000℃,当结构设计不合理时,接触高温粗煤气的设备部位很容易产生局部过热,导致设备局部的高温烧毁。除尘通常采用旋风分离器、干式除尘器(如金属除尘器、陶瓷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等)、湿式除尘器(如文丘里洗涤器、洗涤塔等)。粗煤气中的粉尘在换热管表面的沉积,导致传热效率严重下降,同时容易导致结露腐蚀。另外粉尘容易对换热器的换热管形成冲刷,从而产生磨损。
[0003]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2047038 B,授权公告日 2013.07.24,专利技术专利的名称为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包括串联而成的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其特征有:1)过热器、低温蒸发器和省煤器采用水管式结构,而高温蒸发器采用火管式结构且为斜置式蒸发器,流化床气化工艺生产的粗煤气依次下行经过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2)高温蒸发器的火管管束通过上下两个(蝶形)花板与高温蒸发器的壳体连接;3)高温蒸发器的火管管束的轴线与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同轴的轴线之间形成 5~10
°
的夹角;4)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均包括壳体和采用支架安装在壳体内的水平盘管,水平盘管沿管体轴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操作空间。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包括壳体和采用支架安装在壳体内的水平盘管,水平盘管沿管体轴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操作空间,便于工人进去安装,清灰,拆卸等活动。
[0004]但是目前的余热锅炉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粗煤气中的粉尘会对余热锅炉中的省煤器中造成冲刷,从而对其上的换热管造成磨损,不仅会影响余热锅炉整体的传热效率,而且还会对省煤器的寿命造成影响,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0005]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包括串联而成的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低温蒸发器、省煤器,所述高温蒸发器、所述过热器、所述低温蒸发器和所述省煤器由上至下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组合式结构的钢制容器,流化床气化生产的粗煤气依次下行通过所述高温蒸发器、所述过热器、所述低温蒸发器、所述省煤器,所述高温蒸发器和所述低温蒸发器
采用火管式结构,所述过热器和所述省煤器采用水管式结构;
[0008]在省煤器的换热管迎向粗煤气流向区域的管壁外侧设有防磨件,且防磨件与所述管壁外侧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磨件设为与换热管相平行的扁钢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磨件设为由扁钢板组装而成的截面呈倒v型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磨件设为由扁钢板组装而成的截面呈倒V型结构和一字型结构组合的结构,且该一字型结构位于倒V型结构连接拐点中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省煤器的换热管采用立式布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省煤器采用一组或多组串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省煤器的换热管下端连接有省煤器入口母管,省煤器入口母管连接有一根省煤器引入管,换热管的上端连接有省煤器出口母管,省煤器出口母管连接有一根省煤器引出管,省煤器入口母管和省煤器出口母管均位于省煤器壳体的内侧,省煤器引入管和省煤器引出管均有一端在省煤器壳体的外侧。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粗煤气接触的余热锅炉上口壳体和过热器壳体内设置浇筑料。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通过将承载余热锅炉大部分热负荷的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采用火管式结构,以减少积灰提高传热效率,并且利用火管式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热容量大的特点,能在停炉时较长时间内保持管壁的温度,避免烟气的低温腐蚀;
[0018](2)通过在省煤器上局部设置有防磨件,解决了粗合成气中粉尘对省煤器的换热管的磨损问题,以及解决了粉尘对省煤器换热管气流冲击的问题,起到保护换热管的作用,延长其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的省煤器出口母管的其中一个实施例;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的省煤器出口母管的另一个实施例;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的省煤器的防磨措施的各个实施例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的过热器的实施例。
[0024]附图标记:100、余热锅炉上口;110、余热锅炉上口壳体;120、轻质耐火浇筑料;130、重质耐火浇筑料;200、高温蒸发器;210、高温蒸发器壳体;220、高温蒸发器火管管束;230、高温蒸发器管板;231、耐火可塑料;240、高温蒸发器下降管管口;250、高温蒸发器上升管管口;300、过热器;310、过热器壳体;320、过热器水管管束;330、过热器蒸汽入口集箱;340、过热器蒸汽出口集箱;400、低温蒸发器;410、低温蒸发器壳体;420、低温蒸发器火管管束;430、低温蒸发器管板;440、低温蒸发器下降管管口;450、低温蒸发器上升管管口;500、省煤器;510、省煤器壳体;520、省煤器水管管束; 530、省煤器入口母管;531、省煤器引入管;540、省煤器出口母管; 541、省煤器引出管;600、余热锅炉下口;610、余热锅炉下口壳
体; 620、余热锅炉下封头;630、粗煤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如图1

5所示,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是由依次由上至下的余热锅炉上口100、高温蒸发器200、过热器300、低温蒸发器400、省煤器500、余热锅炉下口600六段组成的组合式结构,余热锅炉上口100位于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的最顶部,余热锅炉下口600位于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的最底部。
[0027]高温蒸发器200和低温蒸发器400采用火管式结构,过热器 300和省煤器500采用水管式结构。
[0028]流化床气化炉工艺生产的粗煤气首先通过余热锅炉上口100流经高温蒸发器火管管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包括串联而成的高温蒸发器(200)、过热器(300)、低温蒸发器(400)、省煤器(500),所述高温蒸发器(200)、所述过热器(300)、所述低温蒸发器(400)和所述省煤器(500)由上至下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组合式结构的钢制容器,流化床气化生产的粗煤气依次下行通过所述高温蒸发器(200)、所述过热器(300)、所述低温蒸发器(400)、所述省煤器(50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蒸发器(200)和所述低温蒸发器(400)采用火管式结构,所述过热器(300)和所述省煤器(500)采用水管式结构;在省煤器(500)的换热管迎向粗煤气流向区域的管壁外侧设有防磨件(542),且防磨件(542)与所述管壁外侧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件(542)设为与换热管相平行的扁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件(542)设为由扁钢板组装而成的截面呈倒v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气化工艺用余热锅炉,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昭肖陈长会钧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泽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