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及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72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及灌溉系统,所述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形成有阀腔以及测压腔,所述阀腔用于输送流动介质,所述阀腔与所述测压腔通过连通结构相连通,以使所述阀腔与所述测压腔压力相同,所述测压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通结构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错位设置,以使由所述阀腔中流入测压腔中的介质不会直接冲击所述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在测压腔内液体保持稳定状态下通过测量测压腔内液体的压力得到阀门中流动液体的压力,其在检测时不会因受到阀腔中流动液体的冲击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冲击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冲击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门及灌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及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通常,为了对阀门内水流的压力进行检测,阀门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03]现有技术中,阀门的压力传感器一般直接安装阀体侧壁上,其中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受到阀门中水流的直接冲击而无法对阀门中水流压力进行准确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及灌溉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阀门上的压力传感器因直接受到水流冲击而无法对阀门中水流压力进行准确检测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提供一种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形成有阀腔以及测压腔,所述阀腔用于输送流动介质,所述阀腔与所述测压腔通过连通结构相连通,以使所述阀腔与所述测压腔压力相同,所述测压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通结构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错位设置,以使由所述阀腔中流入测压腔中的介质不会直接冲击所述压力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中形成有阀腔以及测压腔,所述阀腔用于输送流动介质,所述阀腔与所述测压腔通过连通结构相连通,以使所述阀腔与所述测压腔压力相同,所述测压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通结构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错位设置,以使由所述阀腔中流入测压腔中的介质不会直接冲击所述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包括若干阀段,相邻的所述阀段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阀腔成型于所述阀段的内部,所述测压腔成型于相邻的所述阀段的连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阀段中至少一阀段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相应的阀段的连接面共同形成所述测压腔,或,两所述阀段上的凹槽共同配合形成所述测压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绕所述阀段的周部设置的环状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为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测压腔的连通孔,所述测压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孔(111),所述连通孔与所述传感器安装孔(111)错位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45),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45)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孔(111)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包括第一阀段(11)、第二阀段(12)及第三阀段(13),所述第一阀段(11)内部形成第一阀腔(110),所述第二阀段(12)与所述第三阀段(1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阀段(11),且与所述第一阀段(11)共同组成第二阀腔(120)和第三阀腔(130);所述第二阀腔(120)、所述第三阀腔(130)均设置有相应的测压腔,两所述测压腔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包括第一阀段(11)、第二阀段(12)及第三阀段(13),所述第一阀段(11)内部形成第一阀腔(110),所述第二阀段(12)与所述第三阀段(1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阀段(11),且与所述第一阀段(11)共同组成第二阀腔(120)和第三阀腔(130);所述测压腔对应于所述第二阀腔(120)或所述第三阀腔(130)设置,所述测压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110)中设置有阀芯(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远铃曹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