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偏振光透反膜、挡风窗、显示装置和交通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3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4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S偏振光透反膜、挡风窗、显示装置和交通设备。S偏振光透反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层,第一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层的折射率,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层的层数;S偏振光透反膜设置为相对于法线以第一角度范围反射S偏振光,且相对于法线以第二角度范围透射环境光,S偏振光透反膜对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对除第一S偏振光以外的处于可见光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比对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低至少5%,其中,第一S偏振光包括至少一个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偏振光透反膜、挡风窗、显示装置和交通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抬头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S偏振光透反膜、挡风窗、显示装置和交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装置)也称为平视显示装置。通过将HUD的像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成像窗(后装的成像板或者车辆的挡风窗等)上,用户无需低头就可以直接看到画面,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在一些情形中,可以避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低头看仪表盘所导致的分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系数,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透反膜的光学效果。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S偏振光透反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层的层数;所述S偏振光透反膜设置为相对于法线以第一角度范围反射S偏振光,且相对于法线以第二角度范围透射环境光,所述S偏振光透反膜对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对除所述第一S偏振光以外的处于可见光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低至少5%,其中,所述第一S偏振光包括至少一个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
[000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挡风窗,包括:透明基板;第一增透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第一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和透反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的远离所述第一保护膜的一侧,其中,所述透反膜为如前所述的S偏振光透反膜。
[0006]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像源,所述像源被配置为发射S偏振光;和如前所述的挡风窗,所述挡风窗被配置为反射所述像源发射的S偏振光且透射环境光。
[000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装置。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或等于50%。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n1的范围为1.8<n1≤2.3,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n2的范围为1.2≤n2≤1.8。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n1的范围为1.9≤n1≤2.2,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n2的范围为1.3≤n2≤1.6。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50;和/或,所述第一层的厚度范围为1nm至200n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范围为1nm至200nm;和/或,所述第一层的材料包括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二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氧化物。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30度至89度,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为30度至
80度;和/或,所述S偏振光透反膜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对在可见光范围内的P偏振光的平均透射率大于60%;和/或,所述第一S偏振光至少包括波长不同的第一光分量、第二光分量和第三光分量,所述第一光分量、所述第二光分量和所述第三光分量均包括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所述第一光分量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410nm至480nm,和/或所述第二光分量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500nm至565nm,和/或所述第三光分量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590nm至690nm。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或者,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透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三层和至少一层第四层,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层的层数等于所述第四层的层数。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n3的范围为2≤n3≤2.5,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n4的范围为1.2≤n4≤1.7。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n3的范围为2.1≤n3≤2.3,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n4的范围为1.3≤n4≤1.6。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和/或,所述第三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所述第四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和/或,所述第三层的材料包括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四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氧化物。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三层和至少一层第四层,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四层为相同材料层。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包括:堆叠设置的多个子透明基板;和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多个子透明基板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子透明基板之间,其中,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多个子透明基板中的一个子透明基板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所述中间层为热塑性聚合物膜片。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透明基板为两个子透明基板,所述两个子透明基板包括:第一子透明基板和第二子透明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透明基板相比所述第二子透明基板更远离所述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一子透明基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子透明基板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一子透明基板、所述第二子透明基板和所述中间层中的至少一个为楔形。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反膜贴设或镀设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一保护膜贴设或镀设在所述第一增透膜的表面上;和/或,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为所述透明基板的外侧,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为所述透明基板的内侧;和/或,所述的挡风窗还包括:第二增透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增透膜的一侧;其中,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且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增透膜之间。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窗还包括:第二增透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增透膜的一侧;和第二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二增透膜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所述第二保护膜分别为抗指纹膜或硬化膜;和/或,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厚度和所述第二保护膜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50nm;和/或,所述第一保护膜的折射率的范围和所述第二保护膜的折射率的范围均为1.3至1.5。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透膜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保护膜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
[0025]上述S偏振光透反膜的结构和参数可以提高透反膜的光学效果,而且可以便于透反膜的生产和加工,从而实现批量生产。
[002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7]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8]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0029]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挡风窗的截面示意图;
[0030]图2是示出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偏振光透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层的层数;所述S偏振光透反膜设置为相对于法线以第一角度范围反射S偏振光,且相对于法线以第二角度范围透射环境光,所述S偏振光透反膜对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对除所述第一S偏振光以外的处于可见光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比对所述第一S偏振光的反射率低至少5%,其中,所述第一S偏振光包括至少一个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或等于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n1的范围为1.8<n1≤2.3,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n2的范围为1.2≤n2≤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偏振光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n1的范围为1.9≤n1≤2.2,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n2的范围为1.3≤n2≤1.6。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S偏振光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50;和/或,所述第一层的厚度范围为1nm至200n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范围为1nm至200nm;和/或,所述第一层的材料包括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二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氧化物。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S偏振光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30度至89度,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为30度至80度;和/或,所述S偏振光透反膜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对在可见光范围内的P偏振光的平均透射率大于60%;和/或,所述第一S偏振光至少包括波长不同的第一光分量、第二光分量和第三光分量,所述第一光分量、所述第二光分量和所述第三光分量均包括半峰宽小于或等于60nm的谱线或谱带,所述第一光分量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410nm至480nm,和/或,所述第二光分量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500nm至565nm,和/或,所述第三光分量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590nm至690nm。7.一种挡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第一增透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第一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和透反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的远离所述第一保护膜的一侧,其中,所述透反膜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S偏振光透反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或者,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
少一层第三层和至少一层第四层,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层的层数等于所述第四层的层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n3的范围为2≤n3≤2.5,所述第四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军徐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