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30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屋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及其系统,该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面层、防水层、种植层、绿植层,种植层的下方设有碳纤维蓄水板,碳纤维蓄水板用于存储维持种植层湿度的水分,种植层通过毛细效应从碳纤维蓄水板中获取水分,维持其湿度;防水层的上方设有导流层,通过导流层将上层渗透下来的多余水排出。在下雨或浇灌的时候,水将会透过种植层渗出,碳纤维蓄水板吸收渗出的水并将其储存,种植层通过毛细效应从碳纤维蓄水板中获取水分,维持其湿度。在碳纤维蓄水板作用下,可以降低种植层的厚度,减轻屋面上方的重量,降低屋面结构因上方的重量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重量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重量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及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屋面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屋面,是指铺以种植土种植植物的建筑屋面(包括屋顶、天台、阳台等)或地下建筑顶板。它具有既不占用土地资源,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美化城市景观,同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冬季保暖夏季隔热、减小屋面所承受温度波动范围从而延长屋面寿命、降低室内空调能耗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方向,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重视。
[0003]中国专利CN101514578B公开了一种绿色屋面系统,中国专利 CN205296611U公开了绿色屋面的优化结构,这两件专利均为绿色屋面结构,但现有的技术均存在一个相同的技术问题,即种植层的厚度,种植层大多为土壤,若种植层的厚度过薄,种植层的水分很快就回蒸发掉,为了保持种植层的湿度,需要经常为其浇水;若种植层的厚度过厚,其含水量可以得到维持,但其重量将会对屋面结构产生影响,尤其在主动浇水或雨后,其重量将会增加,屋面结构存在破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及其系统用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该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面层、防水层、种植层、绿植层,其技术特点在于,
[0006]种植层的下方设有碳纤维蓄水板,碳纤维蓄水板用于存储维持种植层湿度的水分,种植层通过毛细效应从碳纤维蓄水板中获取水分,维持其湿度;
[0007]防水层的上方设有导流层,通过导流层将上层渗透下来的多余水排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层上设有若干个凹槽和排水管,凹槽与排水管相通并通过排水管将导流层上的水排出。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层的材质为PVC,用于导流、防水、阻根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种植层内设有若干个净化导流装置,用于种植层上表面的水尽快引入种植层下方的碳纤维蓄水板内。
[0011]一种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系统,包括上述绿色屋面结构和监测终端、监控服务端,所述的监测终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湿度传感器、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绿色屋面结构的种植层内,用于监测种植层内的湿度;监测终端与监控服务端 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绿色屋面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用于对绿色屋
面结构的种植层进行喷淋,增加种植层内的湿度,喷淋装置与监控服务器电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绿色屋面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监控服务器电连接,用于查看绿色屋面结构的种植层内的湿度。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下雨或浇灌的时候,水将会透过种植层渗出,碳纤维蓄水板吸收渗出的水并将其储存,种植层通过毛细效应从碳纤维蓄水板中获取水分,维持其湿度;在碳纤维蓄水板作用下,可以降低种植层的厚度,减轻屋面上方的重量,降低屋面结构因上方的重量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碳纤维蓄水板作用下,减少浇水的次数,节能减排,节省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在碳纤维蓄水板作用下,可以吸收雨水并将其储存,进一步减少浇水的次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绿色屋面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净化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绿色屋面系统示意图;
[0018]图中:1

屋面层、2

防水层、3

导流层、301

凹槽、302

排水管、4

碳纤维蓄水板、5

种植层、6

绿植层、7

净化导流装置、701

上导流管、702
‑ꢀ
下导流管、703

进水孔、704

排水孔、8

绿色屋面结构、9

监测终端、901
‑ꢀ
数据采集模块、902
‑‑
湿度传感器、903

通讯模块、904

电源模块、10

括喷淋装置、11

用户终端、12

监控服务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0]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该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面层1、防水层2、导流层3、碳纤维蓄水板4、种植层5、绿植层6,这里的碳纤维蓄水板4采用的技术类似于海绵城市里的蓄水模块,海绵城市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海绵城市在设计上通过蓄水模块将雨水存储起来,环境需要时,在将蓄水模块的雨水释放出来。在下雨或浇灌的时候,水将会透过种植层5 渗出,碳纤维蓄水板4吸收渗出的水并将其储存,种植层5通过毛细效应从碳纤维蓄水板4中获取水分,维持其湿度。
[0021]导流层3将上层渗透下来的多余水排出,导流层3上设有若干个凹槽301 和排水管302,凹槽301与排水管302相通并通过排水管302将导流层3上的水排出,导流层3用于导流、防水、阻根刺,其材质一般采用PVC。
[0022]为了将种植层5上表面的水尽快引入种植层5下方的碳纤维蓄水板4,在植层5内设
置若干个净化导流装置7,请参阅图2净化导流装置7示意图,净化导流装置7包括上导流管701和下导流管702,上导流管701的管径大于下导流管702的管径,上导流管701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进水孔703,下导流管 702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704,上导流管701内设有滤料,上导流管701 与下导流管702之间密封连接。上导流管701设于种植层5内,下导流管702 设于碳纤维蓄水板4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结构,该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屋面层(1)、防水层(2)、种植层(5)、绿植层(6),其特征在于:种植层(5)的下方设有碳纤维蓄水板(4),碳纤维蓄水板(4)用于存储维持种植层(5)湿度的水分,种植层(5)通过毛细效应从碳纤维蓄水板(4)中获取水分,维持其湿度;防水层(2)的上方设有导流层(3),通过导流层(3)将上层渗透下来的多余水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层(3)上设有若干个凹槽(301)和排水管(302),凹槽(301)与排水管(302)相通并通过排水管(302)将导流层上的水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色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层(3)的材质为PVC,用于导流、防水、阻根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层内设有若干个净化导流装置(7),用于种植层上表面的水尽快引入种植层(5)下方的碳纤维蓄水板(4)内。5.一种采用碳纤维蓄水板的绿色屋面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旭杨添喆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天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