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92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防伪码载体,所述防伪码载体用于承载信息,所述防伪码载体包括识别模块和防伪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明码,所述防伪模块包括暗码,具体防伪技术步骤如下,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防伪储存信息系统,包括防伪码扫描模块、防伪码分析模块、防伪码甄别模块和中央处理器;一件产品的二维码通过多个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进行组成,—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的有益效果是:提升了该防伪码群的防伪性能,避免了现有的二维码防伪技术无法确保产品在交易过程中能被消费者正确识别,从而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制假成本和风险,增大了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产品概率的问题。概率的问题。概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维码防伪
,具体涉及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

技术介绍

[0002]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二维码防伪技术具有防伪性能大多数并不完善,无法确保产品在交易过程中能被消费者正确识别,从而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制假成本和风险,增大了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产品的概率,且在产品交易后,不具有确定该产品生产者的重要证据,更容易产生纠纷。
[0004]因此,专利技术—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通过设置多个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组成的防伪二维码进行防伪,以解决现有的二维码防伪技术无法确保产品在交易过程中能被消费者正确识别,从而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制假成本和风险,增大了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产品概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包括防伪码载体,所述防伪码载体用于承载信息,所述防伪码载体包括识别模块和防伪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明码,所述防伪模块包括暗码。
[0007]优选的,具体防伪技术步骤如下:
[0008]S1: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防伪储存信息系统,包括防伪码扫描模块、防伪码分析模块、防伪码甄别模块和中央处理器;
[0009]S2:一件产品的二维码通过多个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进行组成,四个暗码通过方形均匀的排列,不同的产品二维码暗码的排列位置不同,使得每件的产品的二维码排列均不相同;
[0010]S3:通过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的而二维码通过防伪码分析模块进行分析,防伪码甄别模块对二维码进行甄别,最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对甄别后的二维码进行处理,确定其真伪;
[0011]S4: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二维码的多个明码以及按照规律排列的暗码进行扫描,以此进行二维码真伪的识别。
[0012]优选的,多个所述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每个单独的防伪码载体可以粘贴成一个不相互重叠的方形,每个防伪码载体彼此均不相同但组成的防伪码群主要参数均相同。
[0013]优选的,所述明码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明码呈不规则分布,所述暗码掺杂在多个明码的周围。
[0014]优选的,所述暗码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暗码按方环形阵列分布。
[0015]优选的,每相邻两个所述暗码的间距相同,且相邻两个所述暗码的间距等于暗码宽度的整数倍。
[0016]优选的,所述防伪码扫描模块与防伪码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防伪码分析模块与防伪码甄别模块电性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防伪码甄别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组成的防伪二维码进行防伪,二维码通过多个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进行组成,四个暗码通过方形均匀的排列,不同的产品二维码暗码的排列位置不同,使得每件的产品的二维码排列均不相同,提升了该防伪码群的防伪性能,避免了现有的二维码防伪技术无法确保产品在交易过程中能被消费者正确识别,从而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制假成本和风险,增大了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产品概率的问题。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防伪储存信息系统来对防伪码群进行扫描分析以进行真伪的区分,通过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二维码的多个明码以及按照规律排列的暗码进行扫描,扫描的而二维码通过防伪码分析模块进行分析,防伪码甄别模块对二维码进行甄别,最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对甄别后的二维码进行处理,以此进行二维码真伪的识别,有利于使得扫描产品二维码更加的准确,防止在产品交易后,不具有确定该产品生产者的重要证据而更容易产生纠纷。
[0021]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每个单独的防伪码载体设置为可以粘贴成一个不相互重叠的方形,通过每个防伪码载体彼此均不相同但组成的防伪码群主要参数均相同,以利于在扫描防伪码群时可以更加准确的识别到码群的真伪,提升了二维码防伪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防伪储存信息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参照附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包括防伪码载体,所述防伪码载体用于承载信息,所述防伪码载体包括识别模块和防伪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明码,所述防伪模块包括暗码,通过识别模块的明码以及防伪模块的暗码,明码和
暗码之间的排列组合,提升了二维码的防伪效果。
[0027]进一步地,具体防伪技术步骤如下:
[0028]S1: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防伪储存信息系统,包括防伪码扫描模块、防伪码分析模块、防伪码甄别模块和中央处理器,通过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二维码进行扫描,防伪码分析模块分析二维码分信息之后,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防伪码甄别模块中,防伪码甄别模块对二维码的多个明码以及按照规律顺时针排列的暗码进行甄别区分,中央处理器对二维码进行识别;
[0029]S2:一件产品的二维码通过多个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进行组成,四个暗码通过方形顺时针均匀的排列,不同的产品二维码暗码的排列位置不同,使得每件的产品的二维码排列均不相同,便于防伪储存信息系统对防伪码群进行扫描识别,从而进行防伪,提升了防伪码群的防伪性能;
[0030]S3:通过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的而二维码通过防伪码分析模块进行分析,防伪码甄别模块对二维码进行甄别,最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对甄别后的二维码进行处理,确定其真伪;
[0031]S4: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二维码的多个明码以及按照规律排列的暗码进行扫描,以此进行二维码真伪的识别。
[0032]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每个单独的防伪码载体可以粘贴成一个不相互重叠的方形,每个防伪码载体彼此均不相同但组成的防伪码群主要参数均相同,提升了该防伪码群的防伪效果,且使得防伪储存信息系统对二维码识别时更加的准确。
[0033]进一步地,所述明码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明码呈不规则分布,所述暗码掺杂在多个明码的周围,所述暗码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暗码按方环形阵列分布,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包括防伪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码载体用于承载信息,所述防伪码载体包括识别模块和防伪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明码,所述防伪模块包括暗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其特征在于,具体防伪技术步骤如下:S1: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防伪储存信息系统,包括防伪码扫描模块、防伪码分析模块、防伪码甄别模块和中央处理器;S2:一件产品的二维码通过多个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进行组成,四个暗码通过方形均匀的排列,不同的产品二维码暗码的排列位置不同,使得每件的产品的二维码排列均不相同;S3:通过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产品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的而二维码通过防伪码分析模块进行分析,防伪码甄别模块对二维码进行甄别,最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对甄别后的二维码进行处理,确定其真伪;S4:防伪码扫描模块对二维码的多个明码以及按照规律排列的暗码进行扫描,以此进行二维码真伪的识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防伪码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伪码载体组成的防伪码群,每个单独的防伪码载体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元成陈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佰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